商業資本家同商業工人的關系現在的問題是:商業資本家即這里所說的商品經營者所雇用的商業雇傭工人的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從某一方面來說,一個這樣的商業工人,和其他工人沒什么區別,他也是雇傭工人。
第一,因為這種勞動也是用商人的可變資本,而不是用其收入中拿來花費的那部分貨幣購買的;因此,購買這種勞動的目的并不是為其提供私人服務,而是為了使預付在這上面的資本發生增殖。
第二,因為這些勞動力的價值,從而他們的工資,也和一切其他雇傭工人的情況一樣,是由他的勞動力的生產費用和再生產費用決定的,而不是由他的勞動的產物所決定的。
但是,由于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之間的差別,進而在產業資本家和商人之間產生的某種差別,必然也會在商業工人和產業資本直接雇用的工人之間發生。
在這里,與在生產工人的場合一樣,我們同樣假定工資是由勞動力的價值決定的,因此,商人并不是靠克扣工資的辦法來發財致富,也就是說,他并沒有把他僅僅部分地支付了的對勞動的預付,加進他的成本計算中去,換句話說,他絕不是靠欺騙他的辦事員等等的辦法來發財致富。
就商業雇傭工人來說,其根本困難不在于說明他們是怎樣直接為他們的雇主生產利潤的,雖然他們不直接生產剩余價值(利潤不過是它的轉化形式)。
這個問題,在對商業利潤的一般分析中實際上已經解決了。
產業資本之所以能夠獲得利潤,是因為把包含在商品中并且在商品中實現的、但卻沒有為此支付任何等價物的勞動拿來出賣,同樣,商業資本之所以能獲得利潤,是因為對于包含在商品中的無酬勞動(這是投在這種商品生產上的資本作為總產業資本的一個相應部分來執行職能時包含在商品中的)沒有給予全部支付,相反,在出售商品時他卻讓購買者把這個仍然包含在商品中的、但他并沒有支付報酬的那部分支付給自己。
商人資本和剩余價值的關系與產業資本和剩余價值的關系是有不同之處的。產業資本通過直接占有別人的無酬勞動來獲取剩余價值。
而商人資本則是間接地使這個剩余價值的一部分從產業資本手里轉移到自己手里,從而分享了這部分剩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