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
換手率=某一段時期內的成交量/發行總股數×100% (在中國:成交量/流通總股數×100%) 量比很大,但換手率卻很低,是怎么回事?
量比和換手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量比=當天成交量/昨天的5日均量
換手率=當天成交量/流通盤
如果前5天的成交量很低,今天的成交量雖然一下子增大很多,但成交總量并不是很高,這樣計算的量比會較大,但當用流通盤除的時候,換手率仍然不大. 因為基數不一樣
比如:一支股票的換手率雖然不高但是他的流通盤大 流通盤是10億換手率是4% 那么他的成交量是4千萬股 另一支是1億換手率是10% 那么他的成交量是1千萬股
成交量大而換手率低漲停是什么意思?
成交量:是指股票交易過程中,股票的成交總數量!
換手率:是指股票交易中,股票交易的頻率!
成交量大反映了股票交易過程中的數量很大,但是其換手率不一定就很大,因為:同樣是成交量為1000000股的股票,可能由于買賣過程中單筆交易數量較大,那么可能在一兩次交易就完成了這樣的成交量,但是,它的交易頻率很小。相反,如果單筆交易的成交量很小,那么可以看出它的交易頻率就高了!
漲停就是股票當日上漲幅度達到交易所限定的幅度(一般股票為10%,ST、*ST以及其他特別處理的股票為5%,特殊原因的可以不受該限制)
從定義來分析。“換手率”也稱“周轉率”,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之一。其計算公式為:周轉率(換手率)=(某一段時期內的成交量)/(可流通總股數)x100%,所以周轉率和成交量是呈正比,不會是反比。故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周轉率(換手率)=(某一段時期內的成交量)/(發行總股數)x100%
例如,某只股票在一個月內成交了2000萬股,而該股票的總股本為 l億股,則該股票在這個月的換手率為20%。在我國,股票分為可在二級市場流通的社會公眾股和不可在二級市場流通的國家股和法人股兩個部分,一般只對可流通部分的股票計算換手率,以更真實和準確地反映出股票的流通性。按這種計算方式,上例中那只股票的流通股本如果為200O萬,則其換手率高達100%。在國外,通常是用某一段時期的成交金額與某一時點上的市值之間的比值來計算周轉率。
換手率的高低往往意味著這樣幾種情況:
(l)股票的換手率越高,意味著該只股票的交投越活躍,人們購買該只股票的意愿越高,屬于熱門股;反之,股票的換手率越低,則表明該只股票少人關注,屬于冷門股。
(2)換手率高一般意味著股票流通性好,進出市場比較容易,不會出現想買買不到、想賣賣不出的現象,具有較強的變現能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換手率較高的股票,往往也是短線資金追逐的對象,投機性較強,股價起伏較大,風險也相對較大。
(3)將換手率與股價走勢相結合,可以對未來的股價做出一定的預測和判斷。某只股票的換手率突然上升,成交量放大,可能意味著有投資者在大量買進,股價可能會隨之上揚。如果某只股票持續上漲了一個時期后,換手率又迅速上升,則可能意昧著一些獲利者要套現,股價可能會下跌。
一般而言,新興市場的換手率要高于成熟市場的換手率。其根本原因在于新興市場規模擴張快,新上市股票較多,再加上投資者投資理念不強,使新興市場交投較活躍。
換手率的高低還取決于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l)交易方式。證券市場的交易方式,經歷了口頭唱報、上板競價、微機撮合、大型電腦集中撮合等從人工到電腦的各個階段。隨著技術手段的日益進步、技術功能的日益強大,市場容量、交易潛力得到日益拓展,換手率也隨之有較大提高。
(2)交收期。一般而言,交收期越短,換手率越高。 (3)投資者結構。以個人投資者為主體的證券市場,換手率往往較高;以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證券市場,換手率相對較低。
換手率區間意義
一般情況,大多股票每日換手率在1%——2.5%(不包括初上市的股票)。 3%就成為一種分界,70%的股票的換手率基本在3%以下。
那么大于3%又意味著什么?當一支股票的換手率在3%——7%之間時,該股進入相對活躍狀態。
7%——10%之間時,則為強勢股的出現,股價處于高度活躍當中。(廣為市場關注)。
10%——15%,大莊密切操作。超過15%換手率,持續多日的話,此股也許成為最大黑馬。
我們可以把換手率分成如下個級別:
絕對低量:小于1%
成交低靡:1%——2%
成交溫和:2%——3%
成交活躍:3%——5% 相對活躍狀態
帶量:5%——8%
放量:8%——15% 高度活躍狀態
巨量:15%——25%
成交怪異:大于25%
我們常使用3%以下這個標準,并將小于3%的成交額稱為“無量”,更為嚴格的標準是2%。以上是通過籌碼密集區的無量上穿來判斷主力的持倉量的方法,即一旦發現籌碼密集區以低靡成交量向上穿越,則被穿越的籌碼大部分是主力持倉。這種估計主力持倉的方法盡管簡單,但對于低位捉莊的參考價值卻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