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前景與整個經濟的前景相關,基本面分析必須考慮公司運作的經濟環境
政府宏觀經濟政策,影響需求政策:
財政政策:最直接刺激經濟或者減慢經濟方式;
貨幣政策:通過對利率的影響來間接影響經濟;
影響供給政策:提高經濟系統的生產能力;
激勵機制,提高國民教育水平,基礎建設,技術創新
宏觀分析:決定將來的經濟情況是否適合投資
產業分析:分析產業的贏利前景,選定良好的行業
公司分析:在產業內選擇優良的企業。
主要工業化國家進行經濟分析,推斷經濟前景,Performance in countries and regions is highly variable(在不同國家投資的差異顯著)。
例如: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GDP與股票市場的經濟表現
分析內容:各國的先行經濟指標(Leading economic indicator)、GDP以及匯率等
國際經濟影響一個公司的出口,價格競爭,國外投資的利潤
國家的經濟環境是各個行業業績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例如政治風險的影響、國際貿易政策和壁壘、匯率、石油價格都是影響企業發展的因素
人均GDP的增長率,人們消費水平的變化
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經濟運行中生產能力的運用程度
通貨膨脹率、通脹和失業的權衡、得到實際的GDP增長率、利率等
高利率會減少未來現金流的現值,因而會減少投資機會的吸引力,例如:房地產投資
通貨膨脹對投資的影響
早期的通貨膨脹:
處于經濟較為繁榮時期,物價雖有上漲,但仍處于市場可以接受的范圍,這種漲幅還不至于影響市場的各種交易。
企業訂單不斷,購銷兩旺,就業狀況也令人滿意,收入呈上漲趨勢,所以證券市場的交易勢頭十分旺盛,各種證券的價格能夠上揚。
中期通貨膨脹:
供需比例的嚴重失調,企業效益的減少和收入的降低,證券價格立即呈下跌形態。
投資者再也沒有信心去涉足證券市場,而逐步將資金撤離,經過急劇下挫,證券市場交易清淡,其價格也一蹶不振。
晚期的通貨膨脹:
市場恢復仍需要通過一個較長時期的休整,投資者對前景不持樂觀態度,證券價格因此也十分低迷。
溫和、穩定的通貨膨脹對證券價格上揚有推動作用,刺激就業和企業的生產,中國需要溫和的通脹,奔騰式的通貨膨脹將導致證券市場衰退,價格被嚴重扭曲,貨幣大幅貶值,人們為保值而囤積商品,故資金流出資本市場,證券價格隨之下跌
需求政策:二戰后,需求管理成為主流
財政政策:影響經濟最直接的方式,
方法:政府支出和稅收
指標:政府的赤字(刺激經濟)
貨幣政策:控制貨幣供應量而影響利率,對經濟具有間接的非常深遠的影響
指標: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率和準備金要求
供給政策:提高經濟的生產能力,而不是刺激對產品和勞務的需求,市場沒有需求是因為滿足需求的供給不足。供給政策的目標: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從稅率等措施來激勵投資。例子:稅率降低對經濟的作用。
盡管政府付出了努力,經濟還是持續不斷地出現高漲或蕭條,呈現周期性的波動。政策只是維持低失業率和低通脹的微調工具。預測宏觀經濟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經濟周期。
圍繞經濟周期的有關指標
確定經濟是否處于周期的底部(Trough)或頂部(Peak)并不是明顯的。從事后來看經濟擴張與蕭條之間的轉折一般比較明顯,但在當時,任何人都很難說出經濟到底是在加速發展還是會逐步衰退。
經濟周期具有循環特性
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s - tend to rise and fall in advance of the economy.
注意:股票指數是一個先行經濟指標。
股價是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預報器,故股票市場上揚(下跌)領先GDP增長(下降),這是對有效市場假設的進一步證明?!肮善笔袌鍪墙洕拇翱凇薄荒軓腉DP來預測股票市場,而只能由股票市場預測GDP。
判研規則:領先指標必須持續3個月,例如,若股票指數持續3個月上升,則意味著未來7~11個月時間內,經濟將增長。
同步指標:Coincident
Indicators - indicators that tend to change directly with the economy.
同步指標:失業率、因公司增加雇傭工人使該比率立刻降低失業率,意味著現階段的經濟活動正在擴充中,工業生產指數,零售額,國民生產總值
滯后指標:Lagging Indicators - indicators that tend to follow the lag economic performance.當經濟活動已經轉強(弱),滯后指標才開始變化
滯后指標與同步指標的應用
若經濟前景趨好,則同步指標上升,但滯后指標尚未上升,即使上升,其速度也比同步指標慢且幅度小同步指標與滯后指標的比率呈現上升意味著經濟前景更好。
若經濟進入衰退期,則同步指標下降,而滯后指標尚未下降或仍處在上升中,所以,若二者的比值下降則表明經濟進入衰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