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讀書很重要,但是看不進去?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相比打游戲、追劇、刷朋友圈這些做起來很輕松的事情,閱讀和學習這種“反人性”的行為,就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努力,完成起來相對就困難很多。
很多人都沉迷于手機無法自拔,每天玩手機的時間高達幾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導致我們的專注力急劇下降,做什么事情都無法集中注意力。
明知道讀書很重要,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機的手,只要拿起手機就忘了其他事情,做事情的效率大大降低。
如何才能讓讀書更有效率?你可以試試這2個方法:
一、改變閱讀方法,對閱讀產生興趣
我們總會下意識地選擇更容易的事情去做,比如在閱讀和玩手機之間,多半人會選擇玩手機。
一是因為容易的事情完成起來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二是因為容易的事情不會超出我們的舒適圈,不會對自己形成挑戰。
同樣的,閱讀的過程中,如果讀一些有難度的書,或者超出自己理解范圍的書,就會產生排斥心里,對書中的內容失去興趣。
讀不下去的時候,就不要強迫自己硬堅持了,因為硬著頭皮讀完,非但無法保證閱讀效率,反倒會對閱讀失去興趣。
從閱讀小白成長為職業讀書人,結合自身的經驗,我總結了2個對閱讀產生興趣的方法:
1.換一本更容易理解的書。
可以先從繪本版,或者學生版的書讀起,因為這類書會把內容講解地比較淺顯,能大大降低閱讀難度,不會遇到讀不下去的問題。
之前讀《原則》的時候,一看那么厚一本書,加上有些內容超出了自己的認知范圍,讀了2頁就怎么都提不起閱讀興趣,最后只好擱置了。
后來《原則(繪本版》出版以后,懷著好奇之心我讀了一下,結果一口氣就讀完了,理解起來非但沒有任何困難,還記住了很多重要的內容。
有了繪本版的基礎,當我重新拿起《原則》讀的時候,內心不再排斥它,讀起來也順利了很多,每天堅持讀幾頁,1個月也輕松讀完了整本書。
2.用聽書代替閱讀。
可能有些人并不提倡聽書,覺得聽到的是別人對書本內容的理解,屬于“二手”信息,但是我覺得對于有閱讀困難的人來說,聽書是一種很有效的閱讀方法。
雖然每年閱讀100+本書,但我還是會利用坐車、做家務的時間聽書,因為我覺得聽書有2大好處:一是能快速抓住一本書的核心內容;二是幫助自己高效選擇更多值得深入閱讀的好書。
對于閱讀新手,或者沒有時間閱讀的人來說,聽書就能幫助我們快速理解一本書的內容,并且能從中判斷一本書是否值得深入閱讀,如果自己感興趣,就可以買回來認真閱讀,加上對書的內容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讀起來也會容易很多。
無論是選擇更容易理解的書還是聽書,都是在幫助我們降低閱讀難度,讓我們對閱讀不再有畏難情緒,進而能夠專注于書中的內容。
二、與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讀書,提高閱讀效率
我們在學校之所以學習效率高,是因為大家都在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學習氛圍非常濃厚。
但是進入職場以后,學習知識全靠自學,缺乏學習的氛圍,很多人學習都沒有了方向和動力,看書的效率也大打折扣。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因為學習沒有動力,導致閱讀效率非常低。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加入了一個線上讀書會,每天跟著大家的節奏閱讀、總結、輸出讀出筆記和心得,堅持了一個月,居然讀完了2本書,還寫了2篇書評,閱讀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之所以建議大家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讀書,就是給自己行動找一個同行者,每當自己想放棄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看看同伴都在努力學習,自己會不自覺地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在同行者的陪伴和鼓勵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閱讀效率。
我們可以找幾個喜歡閱讀的伙伴,大家每周抽出半天的時間共同閱讀一本書,然后分享讀書收獲。也可以加入線上讀書會,和一群人共讀一本書,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閱讀、輸出閱讀筆記,然后交流讀書心得。
這兩種方法都能幫助我們提高閱讀效率,一是因為有了同頻伙伴的陪伴,閱讀的效率和動力會增加,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二是經過大家的思維碰撞,對一本書的理解會更加深入,比自己一個人讀書能收獲更多的知識,讀書的意義也會被數倍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