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不太愛看女性為主的片子,總覺過于柔弱或是過于剛強,過于工于心計或是過于家長里短,很難客觀全面反映女人的多面?!杜粡姶筇觳蝗荨?,聽名字,其實我是拒絕的,恐怕流于雞湯。追了幾集后,發現樂趣,這是一部關于在互聯網信息時代極具爭議的角色,女媒體人的成長奮斗故事。
該片陣容不容小窺,中國實力派女星海清、秦海璐、陳小藝聯袂一臺戲。女主角海清是報社文字記者,新聞從業15年間她經歷報道過多次特大又緊急而危險的新聞事件。剛在報社工作便經歷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她跟隨師父陳小藝在暴風雨的夜晚搖曳著一尾連蓋子都沒有的小舟到受災嚴重的島上采訪漁民,連夜寫稿將第一手新聞發布在第二天一早的報紙上。師父陳小藝因此事被評為了優秀新聞工作者。懷有身孕的海清和攝影記者搭檔為了探究到地溝油的真實情況,扮演投資人找到老窩又一路跟到買家現場,后被發現,在開車追逐過程中,兩人的車躲閃不及摔下了懸崖被卡在了山石中,撿回了一條命,孩子卻沒了。為了拍攝到毒品販子交易的全過程,海清把自己懸掛在六層樓的窗外,后被發現摔下樓去。再次命大。
“記者,它意味著一種責任,一種關愛一種付出,不管狂風暴雨,都要奔赴新聞的第一現場,去探索新聞的真相,盡管這個真相讓你心潮澎湃”,社長在評優大會上的講話令我不禁唏噓,那時候報紙上的一條新聞可以牽動千千萬萬人的心;那時候的記者為了新聞真相不惜生命;那時候的記者無論面對多大的生存壓力和多小的報道空間,都當恪守良知,尊重常識,緊守媒體職業道德底線;那時候的記者們有植根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再看看現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新聞都活在了微小說里,在家敲敲鍵盤就拿著AK47到了利比亞,做起了戰地記者,還獲得了勛章。有媒體是“敝報雖小,窮骨頭,還是有那么兩根的”,有媒體老總批捕罪名涉及強迫交易、敲詐勒索及多宗個人犯罪,涉嫌勒索資金上億元,有媒體動輒標題黨、移花接木、掩蓋事實、制造新聞。有女媒體人前一天批評中國式過馬路,后一天就贊揚美國式自由,上一秒批評中國人素質低下,下一秒就對準女娃私處拍照。媒體們紛紛說自己受迫害,政府們連天說自己被冤枉。新聞,資本,權力,哪還有陽春白雪!如今,看山還是山,看媒體卻已是霉體!
被臨危受命的海清,一夜之間當上了報社總經理,如何在信息化異常迅猛快速的互聯網時代讓報社扭虧為盈,成為了她新的挑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