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丞林又接到一個家長咨詢孩子便秘。
說是,寶寶九個月,拉羊糞蛋,排便不規律,沒有胃口,怎辦啊?
說實話,當下便秘的孩子,可以說是太多太多了,尤其是這種拉羊糞蛋的,如何來解釋這種現象?
大腸燥結,脾虛不運,氣滯血瘀等等但這種專業的詞。
家長很難理解。怎么解釋家長更容易明白?
我通過大量的案例發現,這類孩子有共同特點。
一是都屬于過敏體質,而且特別隱蔽,不像濕疹表現于皮膚,看得見摸得著,但的確這就是過敏現象,是刺激了腸黏膜導致的慢性過敏。
這種過敏一天不解除,便秘就很難緩解!
二是家長出現喂養錯誤,往往發生在6個月左右,添加輔食開始。如果不是喂養錯誤,也不至于孩子這樣,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我發現家長喜歡用破壁機給孩子打米糊,添加各種營養的食物。
我認為這個破壁機的出現就是為了消滅孩子牙齒,滅絕孩子脾胃功能。
很多家長覺得不可理解,這個東西好啊,各種食材混合,打成米糊,不是利于孩子吸收嗎?
家長想過一個問題嗎?孩子的消化吸收系統,難道只有脾胃嗎?生出來牙齒是干什么用的?咀嚼是干什么的?
最要命的是,各種食材混合,犯了喂養大忌,就是孩子剛添加輔食,尤其是過敏的孩子適合少量循序漸進原則。
因為這類孩子極易過敏,尤其是對各種魚蝦,豆類,海鮮等。
這種米糊而且高營養,高熱量,少纖維,最易導致大腸積熱,形成便秘。
所以,便秘的根源是過敏+喂養錯誤
破壁機
很多家長會問,怎么判斷孩子屬于過敏體質呢?
嚴格來說,最好去醫院檢測過敏原,但有這種情況,就是檢測過敏原沒有事,或者屬于輕度,還是出現頑固便秘,怎么解釋?
因為檢測的食物,不過是十幾種常吃的食物,但過敏的食物非常多,很可能出現遺漏,而且容易出現“假陰性”,即檢測某種食物不過敏,但家長可以注意觀察,如食用之后出現便秘,腹瀉,搔癢癢就要盡量規避或減少食物量。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累積到一定量即出現過敏癥狀,最常見的就是慢性食物過敏。
第三種是,很多孩子雖然對某種食物不過敏,但出現不耐受,最常見的是奶粉,糖類食物,也會刺激腸胃。
特別點出來,很多便秘的寶寶可以適當更換奶粉品牌,因為很多進口奶粉營養成分高,國外的孩子適應,中國的寶寶可能不適應,所以并不是說國外的好。
第四是家長尤其警惕,魚蝦的攝入,肉泥的攝入,溶豆,手工烤制品的攝入,這些東西熱量高,極易過敏。
添加輔食,盡量少量,單一,逐漸增加,如果實在不知道吃什么,可以選擇小米油,吃點菜泥,蛋黃,這些食物是最適合中國寶寶脾胃吸收的。
很多家長有個誤區,認為天天喝小米油怎么會有營養,其實對于脾胃虛弱的寶寶,此物最擅長補脾胃,否則吃再好的營養,孩子依然很不長肉,容易便秘。
讀完,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