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霍思燕曬10歲孩子日常,許多網友紛紛提醒“腺樣體面容”,此事也在網上引起熱議。
”打呼嚕“,”腺樣體肥大“、”腺樣體面容“。讓多家長焦慮得睡不著覺。
到底什么是腺樣體面容?腺樣體腫大的根源是什么?孩子張嘴呼吸該怎么辦?
”腺樣體面容“多表現為齙牙、牙齒排列不齊、咬合不良、唇厚上翹、唇收縮突出、眼距增寬、下巴收縮等。
但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這種面容一定是腺樣體肥大導致的,很多是遺傳,比如遺傳了父母一方的嘴巴形態。
但需要注意是如果孩子自嬰兒階段就有張嘴呼吸的習慣,一定要引起重視,這個后面會解釋。
先說腺樣體面容的原因:即因為長時間張嘴呼吸,導致氣流持續沖擊上腭,造成面部、嘴部壓力不同,進而導致頜面部發育異常、牙齒參差不齊。
腺樣體和扁桃體一樣,都屬于咽部淋巴組織,只是腺樣體的位置相對隱蔽,不像扁桃體一樣張嘴就能看見,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腺樣體的位置比較特殊:
位于鼻咽結合部,如上圖直角拐彎處,就像河道一樣,有彎道必然有兇險,上面與鼻腔相通,下面與氣管食管相通,所以極易受到外邪與內部濕熱的影響導致肥大,進而堵塞氣道。
比如反復外感流涕(鼻炎),鼻涕倒流,尤其是現在的很多孩子不會擤鼻涕,總是吸溜鼻涕,這個最要命,臨床如果發現這類孩子,基本就是奔著腺樣體的目標去了。
還有就是反復積食,反復咳嗽痰多,好上火,肺胃肝火旺。
這些熱邪就會導致腺樣體腫大,如果有痰不斷包裹,這個腺樣體就像滾雪球一個樣,越來越大,最后不能平臥呼吸,輾轉反側。
其實等到孩子鼾聲四起,堵塞已經很嚴重了,所以最好的預防辦法,就是注意在孩子有張嘴呼吸癥狀的時候,提前處理。
這個處理,不是說把嘴巴用膠帶封上,這種是”掩耳盜鈴“的做法。
家長要思考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為什么張嘴呼吸?肯定是鼻塞不通了,而且這種現象往往在嬰幼兒階段就很容易出現,只是很多家長沒有在意,一單形成習慣,即使以后鼻子通了,孩子還是張嘴呼吸,習慣很難改掉。
3歲左右的孩子是腺樣體腫大高發期,除了生理性腫大(40%左右),就是這個年齡段孩子鼻炎,反復感冒,咳嗽,飲食不當問題比較突出。
這個階段孩子最善于模仿,所以家長可以演示給孩子如何擤鼻涕,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有意無意的展示,比如用紙巾擤鼻涕,并演示給孩子。
吸鼻涕最大的危害是源源不斷地給”腺樣體穿衣服“,而且很容易導致晨起咳嗽。
家長要明白,吸鼻涕或鼻涕倒流根本原因。即鼻腔粘膜絨毛被破壞,清潔功能被破壞,比如孩子摳鼻子,鼻子干癢,流鼻血等。
更深層的原因是孩子脾肺功能不足,因為肺主宣發,宣即肺氣外散,肺氣弱的孩子無力將鼻涕或氣管里的痰推出來。
還有肺氣有溫煦鼻腔的作用,鼻腔有加熱空氣的作用,當鼻腔溫度低,就容易對外界空氣絨毛過敏,不停打噴嚏,產生鼻涕,然后倒流。
很多家長問,這么多鼻涕,都是從哪里來的。
鼻涕來自于沒有被肺輸布的津液,稱為廢水,除了肺氣虛,也和脾氣虛有關,脾肺為母子關系,母病及子。
另外鼻涕痰多的根源于胃,就是現代的孩子飲食結構出了問題,飲食肥甘,貪食寒涼,生冷之物,肉食攝入太多,甚至灌水太多。
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少吃以下食物:
酸奶、牛奶
冷飲、碳酸飲料
水果,尤其是寒涼水果
奶油蛋糕
海鮮、牛羊肉
最后就是告誡家長,孩子已經腺樣體面容了,也不要過度擔心,及時止損,忌口,增強抵抗力。
如果確實因為腺樣體堵塞導致呼吸困難,比如晚上憋醒影響睡眠,反復發作,反復感冒,家長比較焦慮,那就果斷切除,不要猶豫了。
切除后,家長需要注意其實鼻炎的癥狀依然存在,如果不能糾正吸鼻涕不良習慣,腺樣體還有可能復發,一定注意忌口,不要積食,不要過度肉食。
如果孩子比較配合,能嚴格忌口,沒有吸鼻涕不良習慣,堅持推拿調理保守治療。
從臨床效果看,小兒推拿,臍灸配合飲食調理,改善腺樣體腫大效果非常顯著,但家長一定要堅持。
關于腺樣體的相關資料,家長還可以參考以下兩篇文章。
對于嬰幼兒,如果張嘴呼吸,可以參考以下視頻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