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升麻湯:尹老家素貧寒,形志皆苦 , 于手陽明大腸經分出癰 ,幼小有癩疝 , 其臂外皆腫痛 , 在陽明左右,寸脈皆短,中得之俱弦,按之洪緩有力 。 此癰得自八風之變 ,以脈斷之,邪氣在表。其證大小如故,飲食如常,腹中和,口知味,知不在里也。 不惡風寒 , 止熱躁, 脈不浮 , 知不在表也。 表里既和 ,邪氣在經脈之中。 《 內經》 云 : 凝經絡為瘡癰 。 其癰出身半已上 ,故 風從上受之。故知是八風之變為瘡者也 , 故治其寒邪 , 調其經脈中氣,使無凝滯而已。
炙甘草一分升麻桔梗已上五分白芷七分當歸梢生地黃上各一錢生黃芩一錢五分酒黃連翹黃芪已上各二錢中桂少紅花少許。
“中得之俱弦”,按到中間的時候就感覺到一點弦脈,洪滑有力說明氣郁到里面,李東垣解說,這個瘡是因為感受八風之變,(八卦的八個方位風)這種變化造成的。
“其證大小如故,飲食如常,腹中和,口知味,知不在里也”這句話說明沒有里證
“ 不惡風寒 , 止熱躁, 脈不浮 , 知不在表也”這句話說明邪氣不在表。表里既和,那么邪氣堵在經絡上”
他說內經云“ 《 內經》 云 : 凝經絡為瘡癰 。 其癰出身半已上 ,故 風從上受之。故知是八風之變為瘡者也 ”,瘡長在上半身所以風是從上面受的。
瘡癰在經絡血分,用當歸引諸藥入血分,再清熱涼血,黃芩清熱,連翹散熱,生地涼血當歸活血,加桂枝黃芪溫通托毒外出,配伍非常嚴謹,這是基本處方。
這里面還是用《傷寒論》的方子,排膿湯(桔梗,甘草),病在陽明經,方子里用了白芷升麻,白芷是手陽明引經藥,白芷是足太陰升陽藥,調陽明一定要調太陰,白芷跟升麻引經到頭面,手經絡也是走到頭面的,一個升陽明,一個升太陰,太陰跟陽明是表里關系,在調陽明時必須同時調太陰。
我常用這個方子治療青春痘,痤瘡
雖然取名叫白芷升麻湯,白芷跟升麻是引經藥,升麻可以透疹,白芷可以透膿,本質不是白芷升麻湯,本質是桂枝黃芪湯,升麻,白芷,桔梗只是引經藥,桔梗甘草又是排膿散,都是傷寒論的方子
“癰”要治瘡就要知道他是血分的問題有形之物都是血分的問題都要從血分去調,陰成形陽化氣,所以此方用當歸引其他藥入血分,黃芩清熱,連翹透熱
李東垣講的都是實戰,非常佩服他的思維
次方不止治療陽明經的瘡,把升麻和白芷去掉,剩下的就是排膿湯要網哪個經絡引就假如其他的引經藥,還用到活血的紅花,,沒有用桃仁因為瘡長在經絡,不是長在腑(痔瘡就長在腑),如果長在腑就用桃仁。
從這個方子看李東垣學《傷寒論》很到位
李東垣在瘡瘍門有很多方子,都針對不同的部位大的方向是一樣的,引經報使不同,第一要學習基本方,第二要學習特殊用藥,第三要學習引經報使,這本書是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