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01
尿酸高,危害不僅僅是痛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尿酸高”的危害就是痛風。只要沒有發展為痛風,血尿酸高一點沒事。然而,多項臨床研究發現,高尿酸血癥不僅僅是痛風的病因,還與多種疾病相關。
近年來,痛風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發病年齡也呈齡化趨勢,“痛風”也從醫院常見逐漸走到了藥店和普通老百姓的面前。
在藥店經常有些痛風病人在急性期關節炎時候被店員判斷成普通的關節炎進行導購,或者在已知為痛風病人情況下,出現了售藥有誤或者導購過程不完善的情況。
下面我們來看看,我們忽略了哪些知識點,或者說我們錯過了哪些潛在性顧客的回頭率。
痛風大軍早已悄然崛起
在門店,如果問店員,痛風病人多嗎?
大部分店員會回答:不多。
那么實際上呢?
實際上你錯過了很多發現、和發掘銷售痛風相關的契機。
作為藥店員工,大家請記住這樣一句話:有一種富貴病,叫做“痛風”!
痛風定義
痛風為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障礙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組代謝性疾病。
痛風病因
病因可分為原發性(排除其他疾病基礎上先天性或尿酸排泄障礙)和繼發性(繼發于患者本身某些疾病基礎上導致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障礙等),其中原發性痛風,占95%;繼發性痛風, 占5%;男女之比為 10~20:1。
痛風知識
痛風最重要的生化基礎為高尿酸血癥,即尿酸生成過多或者排泄障礙。
由于尿酸是嘌呤的代謝終產物,高嘌呤食物(高蛋白為主)有:動物內臟,海鮮、濃肉湯,雞湯、沙丁魚、魚子、肉類、豆類食品、啤酒等。這就是為什么痛風逐漸年輕化、并且數量激增的原因。
這些知識是藥店在銷售痛風藥品時候,必備的溫馨提示,顧客即使在網絡上查閱很多相關知識,但是從店員的口中聽到,不但對疾病知識,同時對這家藥店和店員都會產生深刻的印象。
什么樣的病人會聯想到痛風病人
預知基礎癥狀,先從基礎知識看起,即痛風臨床表現:
1、無癥狀期(無癥狀高尿酸血癥)
2、急性關節炎期(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3、間歇期
4、慢性關節炎與腎病變期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是痛風病人到藥店自行詢問和購藥的最常見時期。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最大的表現特點為:
第一:小關節紅腫疼痛(最常見為第一跖趾關節(約50%,其他部位依次為足底>踝>足跟>膝>腕 >指>肘等關節);
第二:常在夜間發作。
第三:有明顯誘因,比如喝酒,吃肉,關節勞累、受寒等。
第四:不止一次發作。
痛風與關節疼痛
很多情況下,在藥店,我們會經常遇到因為關節疼痛腫脹的病人來藥店詢問病情和藥品,這其中可分為二類人群。
第一,知道自己病因并知道需要服用何種藥品的。
第二,不知道病因,來咨詢購藥的。
在來到藥店咨詢關節紅腫熱痛情況的,作為店員需要詢問以上問題,一旦有疑似顧客,即可以建議顧客去往醫院檢查尿酸情況。或者給以診斷性治療,以及合理性意見和建議。
我堅信藥店人的專業可以給顧客帶來切身的藥學健康知識,并建立彼此信任,達成永久往來。
痛風藥賣完就了事了嗎?
在門店的調查走訪中,很多店員在根據顧客要求銷售痛風疾病藥品時,也進行了痛風疾病的相關溫馨提示。
比如多喝水,少吃高嘌呤食物等,但是最關鍵的地方卻沒有說到,那就是痛風疾病用藥和其他疾病用藥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根據疾病不同時間段,選擇用藥,很多顧客不懂甚至店員也稀里糊涂。
痛風用藥選擇
別嘌醇片、秋水仙堿片、地塞米松片、布洛芬緩釋膠囊
用藥時期選擇示例
分清急慢期售藥,導購后進行用藥解釋。
第一:發作期(關節疼痛發作)
秋水仙堿、潑尼松(地塞米松片)、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布洛芬緩釋膠囊
第二:間歇期和慢性期(即高尿酸血癥,并且無癥狀)
別嘌醇片(抑制尿酸生成)、苯溴馬隆(促尿酸排泄藥)、碳酸氫鈉片(堿性藥物)
用藥注意
很多藥店工作人員在銷售痛風藥品中,很多人把秋水仙堿和別嘌醇片一起銷售,要知道對藥品的不熟悉使用導致用藥無效甚至起反作用,就是我們的失誤。
因為在使用秋水仙堿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時,應避免與別嘌醇同用,因為在急性發作期,別嘌醇促使尿酸結晶溶解會加重疼痛癥狀,應在平穩期服用別嘌醇等藥物控制尿酸水平。并定期監測尿酸。
聯合用藥
通風性關節炎急性期先口服秋水仙堿片+布洛芬緩釋膠囊+地塞米松片,等關節疼痛消失即可停藥。
非發作期再口服苯溴馬隆片+痛風定膠囊/痛風舒膠囊等中成藥。
保健品類
B族維生素或者維生素C。可以促進使得組織沉積的尿酸鹽溶解。
案例:全面掌握實戰經驗
這幾天,孫先生左足的腳踝突然紅腫疼痛起來,行走更甚。
下班后他路過藥店,便走進去詢問:“你好,能幫我看看,我這腳踝是咋的了?”
店員小敏看了看,說:“應該是痛風,要到醫院檢查一下血尿酸。”
醫師點評
不能根據關節紅腫疼痛就診斷為痛風,若關節合并感染、風濕性關節炎,也可能出現類似癥狀。
但如踝關節、第一足趾關節紅腫疼痛,要高度疑為痛風。
根據最新診斷標準,在有關節癥狀的部位穿刺發現尿酸鈉晶體即可診斷為痛風,然而臨床上并不能普遍開展這種方法,需由醫生根據評分量化表診斷。
“不會吧?”孫先生說,“我體檢尿酸正常,怎么會是痛風?”
醫師點評
血尿酸的高低并不能診斷是否患有痛風,因為痛風時血尿酸可能升高或正常。研究顯示,有一半的急性痛風病人血尿酸水平是正常的。
“那么,是不是要用點消炎藥才能緩解病情呢?”孫先生問道。
小敏搖搖頭,說:“可以吃點止痛藥,沒必要使用消炎藥,同時要根據情況進行降尿酸治療。”
醫師點評
痛風引發的關節炎是無菌性炎癥,無需使用抗生素。
痛風急性期為突然發病且逐漸加重,24小時內要盡快選用非甾體抗炎藥、秋水仙堿或糖皮質激素。其中首選非甾體抗炎藥,例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
急性期或者癥狀緩解兩周后均可進行降尿酸治療,治療藥物包括碳酸氫鈉片、別嘌醇、苯溴馬隆和非布司他等。
1、使用別嘌醇時
初始劑量:每次50mg,每日2~3次。2~3周后增至每日200~400mg,分2~3次;
嚴重痛風者:每日可用至600mg;
維持量:成人每次100~200mg,每日2~3次;
腎功能不全時:劑量為每日50~100mg;
密切監視有無皮膚過敏反應。
2、使用苯溴馬隆時
應從低劑量開始(每日50mg),可增量至每日100mg;
過程中增加飲水量,避免與其他肝損害藥物同時使用,同時監測肝功能;
3、使用布司他片時
推薦劑量為40mg或80mg,每日1次。
第二天,孫先生去醫院,確診為痛風,他很感謝小敏。對于痛風患者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項,醫生說得并不詳細,為此孫先生又專門去請教小敏。
小敏笑了笑,說:“孫先生,請問您平時經常吃些什么呢?”
孫先生撓撓頭,說:“我很注意了,總是少吃葷多吃素,就是怕得痛風!”
“您的理解有些片面了!”小敏認真地說。
醫師點評
一般來說,痛風患者應遵循下述原則生活進行調護,改善病情。
限酒禁煙:經常吸煙比偶爾吸煙的痛風患病率高35%,禁啤酒和白酒,如飲紅酒宜適量;
控制飲食:減少富含果糖飲料的攝入,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如海鮮、動物內臟等,大量飲水(每日2000ml以上);增加新鮮蔬菜的攝入,蔬菜中的嘌呤含量與動物性食物相比,總體來說確實要低一些。
規律運動:防止劇烈運動或突然受涼,此二者往往是痛風發作的重要誘因,每日中等強度運動30分鐘以上,痛風性關節炎急性期宜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保護受累部位免受損傷,直至緩解后72小時方可恢復活動。注意選擇舒適的鞋子,避免傷害關節。緩解期做適量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如快走、慢跑、打太極拳等;
控制體重:肥胖者應減體重,使體重控制在接近理想范圍;
“謝謝您。”孫先生說。
小敏笑道:“除了西醫治療,咱們中藥也有內服外用的調理方法,建議配合使用,效果倍增呢!”
醫師點評
痛風屬中醫的“痹癥”范疇,病位主要在脾、腎兩臟,病因多為先天稟賦不足,引起脾失健運,從而脾腎功能發生失調,久之形成氣滯血瘀,傷及肝臟,可謂“本虛標實”。
中醫治療痛風有獨特優勢,可采用“內外夾擊”的方法,即中藥內治加外用。
1、內治:分四型辨治
濕熱蘊結——
癥狀:下肢小關節紅腫熱痛、拒按,觸之局部灼熱,得涼則舒,伴發熱口渴,心煩不安,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療原則:清熱利濕,通絡止痛。
治療:四妙丸合痛風定膠囊口服。
瘀熱阻滯——
癥狀:關節紅腫刺痛,局部腫脹變形,屈伸不利,肌膚色紫暗,按之稍硬,病灶周圍或有硬結,肌膚干燥,皮色暗黧,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苔薄黃,脈細澀或沉弦。
治療原則:清熱利濕,化瘀通絡。
治療:復方伸筋膠囊合新癀片口服。
痰濁阻滯——
癥狀:關節腫脹,甚則關節周圍漫腫,局部酸麻疼痛,伴有目眩,面浮足腫,胸脘痞悶,舌胖質黯,苔白膩,脈緩或弦滑。
治療原則:健脾化痰,祛濕通絡。
治療:香砂六君丸合舒筋活血片口服。
肝腎陰虛——
癥狀:見病久屢發,關節痛如被杖,局部關節變形,晝輕夜重,肌膚麻木不仁,步履艱難,筋脈拘急,屈伸不利,頭暈耳鳴,顴紅口干。舌紅少苔,脈弦細或細數。
治療原則:補益肝腎,通絡止痛。
治療:杞菊地黃丸合益腎祛痛丸口服。
2、外治:簡單易于操作
濕熱蘊結、瘀熱阻滯——
做法:可取季德勝蛇藥片10片搗碎,以白醋適量調成糊狀,外敷于關節腫痛處,緩解疼痛。每次敷藥保留6小時,每日1次,3日為一療程。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息風止痙、通絡止痛。
溫馨提示:亦可選用青鵬膏、如意金黃膏外敷。痰濁阻滯、肝腎陰虛者不適合本法。
高尿酸血癥對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的危害,等同于高血壓、糖尿病,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大量臨床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癥與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和慢性腎臟疾病等密切相關,是這些疾病發生和發展的獨立危險因素。也就是說,痛風只是高尿酸血癥所致危害的“冰山一角”。
研究發現:
血尿酸水平每增加 60 微摩/升,新發糖尿病風險增加17% ;
高尿酸血癥患者發生高血壓的風險增加81%,且血尿酸每增加60 微摩/升,高血壓風險增加9% ;
高尿酸血癥患者的冠心病總體發生風險增加9%,冠心病死亡風險增加16%,且血尿酸每增加60 微摩/升,冠心病死亡風險增加12%,女性患者尤甚;
高尿酸血癥患者的腦卒中發生風險增加22%,腦卒中死亡風險增加33%。高尿酸血癥對腎臟的損害更為直接和明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約70% 的尿酸經腎臟排出體外。
高尿酸血癥與急慢性腎病的發生與進展密切相關,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
高尿酸血癥可以導致急性尿酸性腎病和慢性尿酸性腎病,乃至腎功能衰竭。慢性腎病患者由于腎臟功能下降、尿酸排泄功能減低,會進一步加重高尿酸血癥。
研究發現:
血尿酸每升高60 微摩/ 升,急性腎衰的發生風險增加74% ;
血尿酸>392 微摩/ 升的患者,發生慢性腎衰風險,男性增加94%,女性增加420%,提示血尿酸水平與慢性腎衰的發生率顯著相關,女性尤甚。
此外,國外有報道指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合并高尿酸血癥者更容易發生嚴重肝損傷。亦有報告指出,對于肥胖的青少年,高尿酸血癥更容易提高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水平。
02
“降尿酸”,“管住嘴”效果有限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旦得了痛風,一定要管住嘴,大魚大肉不要吃,一定要吃得清淡。然而,要降尿酸,“管住嘴”真的有用嗎?答案是否定的。
痛風的產生與尿酸密切相關,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產物。人體代謝會產生嘌呤,從食物中也會攝入嘌呤,嘌呤代謝之后產生尿酸。血液中的尿酸,20% 來自食物,80% 由體內代謝產生。
也就是說,僅僅通過“管住嘴”,限制嘌呤的攝入來降尿酸,效果十分有限,因為只有20% 的尿酸來自食物。另一方面,在正常情況下,尿酸經腎臟由尿液排出體外。如果嘌呤過多,產生的尿酸也多,一旦人體不能很好地排出尿酸,尿酸就會在體內蓄積。
研究發現:
導致高尿酸血癥的原因,“生成增加”僅占10%,“排泄障礙”占90%。在此狀況下,光靠限制嘌呤類食物的攝入,對血尿酸的影響更加有限。
03
“尿酸高”,“促排泄”最關鍵
為減少高尿酸對人體的進一步傷害,患者需要通過服用藥物來降低血尿酸水平。
常用藥物有兩種:
一種是減少尿酸合成的藥物,如別嘌醇等;
另一種是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如苯溴馬隆等。由于導致高尿酸血癥的原因,排泄障礙占90%,故加強尿酸排泄是治療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指出,超重人群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往往偏高,減重之后,血尿酸含量可明顯下降。因此,運動減肥可以幫助減少尿酸含量,防止痛風發生。不過,當痛風發作時,一定要避免運動并抬高雙腿,并對患處進行適當冰敷。
04
尿酸高,不止痛風還傷腎
提起尿酸高,很多市民都知道會引起痛風,危害關節,甚至致殘。但其實尿酸高還會變成一個潛伏在腎臟的“殺手”,引起不同程度的腎損害甚至尿毒癥。
廣州市醫院腎內科主任指出,近年來,因為高尿酸血癥而引發各類腎病的情況在臨床上越來越多。而且有大量醫學研究已經證實,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會對心腦血管帶來危害。
05
病例:高尿酸血癥引發尿毒癥
今年43歲的周先生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老總,平時工作壓力大,一旦有空就特別喜歡呼朋喚友喝啤酒吃夜宵,而海鮮更是他的至愛。早在3年前體檢時,醫生就提醒過周先生存在尿酸偏高的問題,但仗著自己年輕、身體一向沒啥毛病,周先生根本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然而就在上個月,周先生發了一周的低燒,而且排出的小便顏色渾濁。到醫院一檢查,竟是尿毒癥。
這個消息對周先生猶如晴天霹靂,他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怎么無緣無故就會得尿毒癥。然而,醫生的一席話讓他如夢初醒——病根就在尿酸高。原來,尿酸高不僅會引起痛風性關節炎,還會在不知不覺中對腎臟產生危害。
有些人可能會出現血尿、蛋白尿或腰酸背痛等癥狀,但有些人,例如周先生卻什么癥狀都沒有,一發現就是尿毒癥甚至慢性腎衰竭。
06
危害:無癥狀尿酸性腎病更可怕
廣州市醫院腎內科主任介紹,尿酸是人體內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謝產物,每天代謝產生的尿酸主要從腎臟排出體外。過量的尿酸形成結晶,如果沉積在關節,就會引起大家所熟知的痛風性關節炎。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微小的結晶還常常會沉積在腎臟,引起一系列可以危害腎臟的疾病。“最常見的是尿酸性腎結石,患者常常因為感染而出現疼痛和血尿,而此類患者通常也伴有痛風。”
此外,如果尿酸形成的微小的結晶沉積在腎組織,并阻塞腎小管,就會引起尿酸性腎病。有些患者會出現腰酸背痛、血尿或蛋白尿,通過腎穿刺檢查一般能及早發現病情。“但最可怕的是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是沒有癥狀的,直到出現尿毒癥甚至腎衰竭時才發現。”
值得注意的是,高尿酸血癥常常還會與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癥等一系列代謝綜合征互相影響,互相加重病情,增加冠心病、腦卒中等危險。
因此,近年來醫學界已經將高尿酸血癥列為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07
提醒:高尿酸血癥年輕化趨勢明顯
“在上世紀80年代,我們曾經有一個統計數據,高尿酸血癥在一般人群中的發病率為1.3%~1.4%,但10年后,這個數字已達到13%~14%。目前,雖然沒有最新的統計數據,但按照估算,我國最少有一億多高尿酸血癥患者。”廣州市醫院腎內科主任說。
不僅如此,高尿素血癥的發生還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
“我曾經接診過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他是生意人,平時應酬多,經常喝酒,愛吃動物內臟、海鮮等富含嘌呤的食物,年紀輕輕就痛風了,之前一直靠吃止痛藥維持,但后來出現了蛋白尿,說明尿酸已經對腎臟造成了損害。”
廣州市醫院腎內科主任提醒年輕人,如果出現疲勞、疲倦感就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一個信號,需要及時來醫院做血尿檢查。確診以后,及時調整生活方式,外加藥物的治療,一般一兩個月就能恢復正常了。
08
預防:人到中年,每年查次尿
據了解,嘌呤核苷酸80%由細胞代謝產生,20%源于飲食,可見血尿酸水平受飲食影響較大。人類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變是高尿酸血癥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
當高尿酸血癥出現后,接受正規的治療是很有必要的。“藥物治療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改變生活方式。”廣州市醫院腎內科主任給患者提出了一些建議:
飲食:少吃含嘌呤的食物,多吃素,少吃肉,遠離動物內臟和海鮮。
限酒:啤酒會嚴重抑制尿酸的排泄,白酒、紅酒次之,患者最好不要碰酒,實在不行就喝少量的紅酒。
飲水:一個人正常飲水要每天達到1500毫升,飲水量過少會引起結石。
運動:每天保持3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慢跑、快走、羽毛球、乒乓球、太極拳都可以,不要太劇烈就好。”
另外,人到中年,腎功能會走下坡路,最好能每年做一次尿液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學完了我們來鞏固一下知識點
和全國數十萬藥店人比一比誰是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