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做父母的似乎都有一個雄心,要親手安排好孩子的整個未來,從入學、升學到工作、出國,從買房、買車到結婚、生子。皆未雨綢繆,為之預籌資金,乃至親自上陣拼搏,覺得這樣才是盡了責任。 但是孩子的成長應該是多方位的,對孩子的教育也得是立體的。把自己孩子的一切都交給老師,是家長極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老師再好,再負責任,也不可能代替家長做到以下這幾點:
一個孩子無論成績好壞與否,品行是關鍵!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與家庭有關。老師只是傳業受道解惑,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父母的言傳身教永遠大于老師45分鐘的課堂教育。
因此,想要讓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關鍵!
麻將桌、電視機前長大的孩子肯定和愛看書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差別很大。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家長邊看電視邊督促孩子認真讀書時,收到的往往是強烈的逆反心理。
積極進取,有良好生活習慣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熱愛學習,能夠合理安排自己時間的小大人兒。所以當家長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為什么有那么多壞毛病時,先好好檢討一下自己。
很多家長埋怨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不愛看書。但是卻沒有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否愛看書學習呢?孩子讀書的興趣是從小培養的,而不是等到了學校之后,讓老師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
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會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家長做別的事情。
老師更多的是教給孩子課本上的知識,良好的生活習慣、做人道理、堅強的意志,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養的。如果家長忽略了,那孩子也許成績很好,但是意志力薄弱,受不得半點挫折。
所以,意志力的教育也很重要。
一個人所在的原生態家庭對他一生的影響都很大,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在充滿愛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天吵鬧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要心里陽光很多。
孩子是家長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每位家長最重要的事業。
來源:內容來源于育兒大本營,有刪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