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信息混亂與知識不能共享該如何解決? | |
時間:2004-12-02 05:18:59 作者: 來源:中國金融網 閱讀次數: 170 |
業內曾流行著這樣的一個故事,如果你向某個大企業的老總劈頭劈腦的說一句:“你的企業溝通有問題。”那么,十個這樣的老總,你能唬住九個。
溝通問題,是大型企業的普遍頑疾。如果中小型企業要向大型企業進發,就必須正視這個問題,并且要拿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溝通問題,它給企業帶來的障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信息混亂;二是知識不能共享。
信息混亂是由于企業內部沒有開辟有效的信息傳遞途徑,而導致信息傳遞過慢造成的新舊信息混亂,和信息傳遞不完整造成的信息理解混亂。其造成的直接后果有:企業內部的協同作用降低;政策與計劃執行不力;員工主動性降低;部分產品供不應求,但部分產品積壓嚴重;物料倉庫要不積壓嚴重,要不經常要緊急采購;對外無法建立統一的形象等。
由于信息管理問題很早就已經為人們所注意,所以現在有不少的信息管理理論已經步向成熟,甚至在理論的指導下已經出現了相當多的以IT技術為支持的解決方案,有代表性的有MRP、CRM、SCM、ERP等。企業可視自己的需要不同,向解決方案提供商購買不同層次的方案(如IBM就提供三種服務,分別是:解決方案;解決方案+管理員培訓;解決方案+代管)。
但其中要注意的一點是,這種企業管理解決方案與財務管理方案不同。由于財務制度的統一,所以各企業的財務管理都大同小異,而解決方案當然就可以買現成的。但在信息管理上,各企業的要求就因為企業目標、管理風格等迥異而相去甚遠,所以企業在購買解決方案時一定要注意其適用性。
知識不能共享則是原因知識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是隱性的,它必須通過顯性化后,才能通過溝通進行傳遞。這個“癥結”比信息混亂更難解決,因為它不但要解決如何有效傳遞的問題,更要解決如何識別知識,以及如何將隱性知識顯性化的問題。而這一障礙給企業帶來的直接后果是:新人上手的時候相當長;企業經常犯已經犯過的錯誤;企業文化形象進程緩慢;各類成本居高不下等。
知識不能共享問題近年來也開始為人們所重視,針對它,人們提出了知識管理的概念,但成形的管理產品尚未存在。所以我也只能列出業界對這個問題比較有共識的幾點,以作參考:
1.知識管理是建立在有效的信息管理之上的。知識管理同樣有開辟有效傳播途徑,方便易用的導航方式,靈活多變的信息組合等要求。如果企業在實行知識管理之前已經實行信息管理,那么企業就能通過“共享”信息管理的成果來解決上述問題。
2.知識顯性化是最初的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隱性的知識占知識全體的70%以上,只有全面開發隱性知識,使其顯性化,知識管理才具備真正的意義。而如何開發深藏在人們腦中的,或許連本人也說不清的隱性知識呢?這在業界尚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提出。
3.知識是員工的個人資產,是其在企業中生存的資本,所以員工的“知識私有化”意識比較明顯。這一意識與知識管理的“知識開發共享”的要求是根本對立的。所以,知識管理的實行,必須要與激勵體制相結合,才能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