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
財報能讓我們更加了解公司的真實情況,識別出壞公司,能讓我們更加理性客觀的地做出投資決策
財報是財務報告的簡稱。它記錄了公司經營主要財務指標,是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面文件。可以理解為財報就是上市公司的一張體驗單,可以告訴我們公司哪方面比較強,哪方面弱,哪方面存在隱患。
根據證監會規定,上市公司要定期發布財報以及重大事件的臨時報告,持續地把公司的相關信息向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披露。
根據披露時間不同,可以分為:
一季報(4月1日-4月30日)
半年報/中報(7月1日-8月31日)
三季報(10月1日-10月31日)
年報(次年1月1日-4月30日)
查找/或下載年報的網址
1. 理杏仁:https://www.lixinger.com/
2. 巨潮資訊網:http://www.cninfo.com.cn/
3. 上海證券交易所:http://www.sse.com.cn/
4. 深圳證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
通常以年報的數據為基準來研究上市公司
年報共有12章節
一、釋義
這一章節主要是用來表述年報中提到的一些公司、機構、行業專有名詞的簡稱和詳細說明
二、公司簡介和主要財務指標
公司簡介包含上市公司的中英文名稱、注冊地、法人代表等基礎信息。
主要財務指標則是挑選了營業收入、總資產等幾個主要經營數據展示在這里,但并不全面。
三、公司業務概要
這一章節會對公司的業務做個介紹,就是企業是做什么的、經營模式是什么樣、賣些什么產品等等
四、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這一章節會提供企業發展情況的一些分析和解讀。如:市場情況、重要措施、戰略規劃等
五、重要事項
正如這一章節的題目,整份年報中重要的事項都會羅列在此,包括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并購、投資、利潤分配、股本變動,以及事務所出具的審計意見等等。
六、普通股股份變動及股東情況
這一章節介紹的是企業所有大小股東的變化情況
七、優先股相關情況
這一章節用來表述優先股的相關內容。如果公司通過發行優先股籌集了資金,就需要優先給持有優先股的股東利潤分紅,本章節就記錄與此相關的信息。適用就詳細記錄信息,不適用就代表公司沒有發行優先股。
八、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員工情況
這一章節記錄了公司高管履歷、薪酬水平、員工結構、員工人數等信息。
九、公司治理
這一章節主要包含了公司治理的相關信息,比如公司內部管理體系、控制制度等
十、公司債券相關情況
這一章節介紹的是公司發行債券融資的情況。如果沒有用債券融資,則顯示『不適用』
十一、財務報告
這部分是一公財務的核心部分,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三張財務表和相關的說明解釋。便面記錄了公司這一年的各項開支、盈利情況、資產變動等信息。
十二、備查文件目錄
這一章節列出的是公司年報的相關原件資料。
重點
財報分析『6步走』
1、財報是否值得讀?
審計意見:標準無保留
2、了解上市公司的商業模式
賣什么?賣給誰?怎么賣?
3、透析利潤表
學習如何評估成本和費用的變化,看公司的成本管控能力如何?最后綜合分析公司的利潤情況,看看公司的產品、核心業務、整體效益一否有足夠競爭力
4、透析資產負債表
查看公司的負債情況,評估公司是否有長期的破產風險;
整體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看看公司的償債能力如何;
分析公司的資產結構,識別公司類型,并評估公司的資產利用效率
5、評估公司經營能力
結合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綜合分析公司的運營能力高低
6、透析現金流量表
通過公司不同方面現金的收入、支出情況,逐一分析公司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
一個數據指標放在不同公司,意義也是不同的
公司用什么方式賺錢?
銷售渠道:線上線下,內銷和外銷
銷售模式:直營和經銷
利潤表
利潤=收入-成本
構成:
收入
營業收入:企業經營業務獲得的收入
營業總收入:
成本
營業成本:銷售商品所支付的成本
稅金及附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應繳納的相關稅費
銷售費用:促進商品銷售而花的費用
管理費用:維持日常管理產生的費用
研發費用:研發新產品而產生的費用
財務費用:企業為了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產生的費用
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統稱『期間費用』,即『四費』
資產減值損失:因資產本身價值下降造成的損失
營業總成本:所有和經營有關的成本費用
其他收入
其他收益:指政府補貼帶來的收入
投資收益:公司對外投資獲得的收益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資產允價值變動產生的賬面收益,如果投資虧損,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就得記為負數
資產處置收益:處置資產獲得的收益。如果這東西還可以用,其價值是100元,賣出是50,這時的資產處置收益記為負值
營業外收入:和營業沒有關系的收入。如,報答
營業外支出:和經營沒有關系的支出。如,捐贈
所得稅費用:企業在獲得經營利潤后向國家繳納的所得稅
利潤
毛利潤:銷售收入扣除直接成本后的利潤部分
公式:毛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
指標1、毛利潤是判斷產品優勢的重要指標
營業利潤:將所有經營相關的因素都考慮進去,體現企業經營業務的能力高低
公式:營業利潤=營業總收入-營業總成本+其他收入
利潤總額
公式: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公式: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凈利潤:在利潤總額上減去上交國家的稅后,公司真正能獲得的利潤
凈利潤是公司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加上營業外收入和支出,再扣了稅,即公司真正能落下的錢。凈利潤越高,說明公司拿到手的錢越多(看指標10)
營業收入的質量
收入并不是越大越好,收入的大小只代表了公司規模的大小,并不能說明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強弱
評估公司的收入質量如何
指標2、看營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高低
公式:營業收入占比=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其他收入+營業外收入)
一般來說,營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最好大于90%
營業收入占比高,說明企業集中精力在發展業務上,是個好的現象
注意點
公司的業務是否集中在一個行業上,專注一個行業深耕細作的公司有更大概率能出好公司
公司的營業收入僅僅做到持續增長還不夠,我們還得要求它的增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指標3、營業收入增長率
公式:營業收入增長率=(本期的營業收入-上期的營業收入)/上期的營業收入
一家公司的收入增長率大于行業平均,就是有競爭優勢的(數據要看5年)
注意點
公司收入長期看是增長的,但是行業平均水平卻一直下降,這樣的公司需要警惕
如果公司處在一個需求不斷萎縮的行業,會讓能夠獲取的利潤總量越來越小,公司經營得再好,也很難維持增長
指標4、收入結構合理
收入結構合理的兩個要求:
1、大客戶銷售額占比不能太高,如果前5大客戶銷售額占比超過25%甚至過半,那可就要警惕了
2、公司業務腹蓋地區不能太小
這樣經營風險更小
營業成本
一家公司的營業成本,是不能過度節省的,否則很可能影響公司的產品質量與口碑
經營過程中付出的營業費用,同樣是不能過度節省的
無論如何,一家公司的營業成本和收入同步增減才是合理的
指標5、營業成本率(和它的發展相關)
公式:營業成本率=營業成本/營業收入
營業成本率保持穩定屬于正常現象。
1)如果在穩定的基礎上能夠小幅地減少,說明在有效地控制成本;
2)如果大幅增長、減少都說明成本和收入不同步,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問題,需要深入尋找原因
(營業成本率大幅增加或減少,就得去財報中尋找答案,看看導致變化的因素是長期問題還是短期問題,如果是長期問題導致的成本率上漲,那就需要重新考慮是否要投資)
指標6、費用率
公式:費用率=(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營業收入
如果費用率保持穩定,就是同步的,反之不同步;
如果在穩定的基礎上,費用率小幅下降,說明公司在有效地控制成本
如果出現費用率大幅增加或減少,就得去財報中尋找答案,看下是短期問題還是長期問題
(在費用和營業收入雙雙下滑的前提下,營業費用率之所以會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營業收入下滑的幅度遠大于費用下滑的幅度)
(政策和公司的戰略)
指標3-6:
最好的狀態是隨著營業收入的增長,成本率、費用率不僅保持穩定,并且逐漸小幅下降,說明企業在行業里的地位越來越強
利潤表
利潤是最直接反映公司是否盈利的數據,但數據卻不能全信。
利潤表是按照權責發生制為標準編制的
權責發生制,又稱為『應收應付制』,它是以權利和責任是否發生為標準,來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就是說,商品賣出去了,就算沒有收到錢,也會在表中記錄獲得了一筆營業收入,自然利潤也會增加)
現金流量表
指標7、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判斷:利潤表的營業收入是否真實的是現金流量表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現金流量表是記錄公司現金流入流出的表,按收付實現制編制,即以款項的實際收付作為標準,記錄收入和費用(簡單的來說,現金流量表記錄的是公司真正花掉的現金和真正收到的現金)
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和營業收入進行對比,看企業是否真正收到了現金。
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除以營業收入算出比值
如果比值大于1,那說明公司賣東西的錢都收回來了,營業收入是真實的
如果小于1說明公司賣東西的錢還沒全收回來,營業收入中有一部分錢還沒拿到手。(連續看5年數據)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評估公司的營業收入真實情況
指標8、毛利率
毛利率:好行業和好產品
不同公司的規模不同,光看毛利潤沒有意義,就要看毛利率
公式:毛利率=毛利潤/營業收入
評估企業整體的毛利潤時,因為規模不同,就毛利率更準確(與同行比較)
每個行業都有賺錢的公司,但毛利率高的行業天生有著更強的盈利能力
毛利率低的行業,意味著公司和同行的競爭比較激烈,要想從中勝出,對管理層的要求就會更高
建議多關注毛利率排前四行業中的公司,畢竟,在高毛利率的行業中,找到好公司的概率更大,風險也更小
指標9、核心利潤率
判斷公司的真實盈利情況
營業利潤考慮了銷售、管理等費用,但還有些業務沒太大關系的其他收入。如投足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資產處置收益、匯總收益等等
我們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是看公司在經營過程中賺錢能力,而不是從其他地方賺錢的能力。剛剛那些與公司的業務能力可沒啥關系,因此想要精確地評價公司的盈利能力,我們需要將其他收入單獨剔除,只看和經營相關的成本和費用。
這就是核心利潤,也是利潤表中的核心數字。
公式:核心利潤=營業總收入-營業總成本
為了衡量核心利潤的高低,我們需要看核心利潤率
公式:核心利潤率=核心利潤/營業總收入
核心利潤率越高,說明公司業務的盈利能力越強。(連續看5年的數據)
核心利潤率是判斷公司業務的業務能力情況(與同行對比)
毛利率評估的只是行業和產品的競爭力,用核心利潤率評估公司業務的盈利能力。
指標10、凈利率
凈利率是評估凈利潤的高低
公式:凈利率=凈利潤/營業總收入
凈利率越高,說明公司整體的經營效益越好。切記:與業務無關的收入占比不能太高
了解利潤表這些信息,我們才知道企業在未來是否會出現財務危機,甚至破產,以及公司的資產結構是否良好。
資產負債表
所有者權益,也被稱為『股東權益』它指的是公司的資產扣除負債后,股東享有的剩余權益
企業的總資產:由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兩部分組成的,它們之間的關系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個等式被稱為『會計恒等式』,就是說,無論發生什么情況,這個等式是永遠成立的
等式的右邊代表公司擁有的資金的來源,包括借來的負債或股東給的所有者權益;
等式的左邊代表公司擁有的資產的去處,即公司把這些錢花到了哪里,變成了什么資產。
通過分析錢的來源,來考察公司的財務結構,評估它是否有破產風險以及償債能力的強弱;再分析錢的去處,了解公司的資產狀況,評估企業的資產結構和經營狀況是否合理
實收資本:從股東那里實際收到的資本。【所有者權益】
貨幣資金:以貨幣形式存在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或存放在類似『余額寶』等靈活理財產品中 的資金。【資產】
固定資產:企業為生產經營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運輸工具等。【資產】
存貨:企業等待出售的商品、生產到一半的半成品或者是還沒有正式開始生產的原材料。【資產】
未分配利潤:它屬于所有者權益項目,是公司留待以后年度分配或待分配的利潤。【所有者權益】
應收賬款:企業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資產】
長期借款:還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借款。【負債】
應付賬款:企業購買商品應支付的款項。【負債】
短期借款:還款期限在1年以內的借款。【負債】
交易性金融資產:用公司資金買的股票、債券等資產。【資產】
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資產】
符合會計恒等式是最基本的要求
證監會統一要求,企業在編制時,各個項目必須按流動性的強弱排列
流動資產:1年及以內就能變現的資產
流動負債:1年及以內要償還的欠款/債務
指標11、負債占總資產的比例——資產負債率和有息負債率
負債占總資產的比例的值叫作資產負債率,代表負債在公司資產中的占比,用來反映公司的財務結構是否合理
公式: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資產負債率在0-1,數字越大,說明負債的占比越大,公司越不安全,出現破產的可能性越大。那些經營穩定的公司,資產負債率一般不超過50%-60%
滬深300指數基本上都是銀行保險一類的高負債公司
行業的轉運模式決定公司是否是高資產負債率
三大高負債率行業
1、金融行業
它們的行業模式注定了需要高負債,包括銀行、保險、券商等
2、房地產行業
和金融一樣,房地產的正常運轉模式也需要高負債
3、重工業
它們的買賣涉及到的資金量太大,包括建筑建材、航空航運、汽車制造、金屬冶煉等等
以上三種行業并不能用這個指標來判斷是否破產
一家公司越是強勢,在行業內的地位和話語權越高,越是容易獲得沒有利息的貸款。有利息負債越少越能體現公司行業的地位和實力
有息負債率:有利息的負債占總資產的比例。這個值越小,說明公司越是處于強勢地位
【強調】有息負債率并沒有一個絕對的參考值,它只有在拿同行業的公司進行比較時,才會有參考意義。(看連續5年數據)
【總結 】
考察企業的資產結構質量時,一方面要看它的資產負債率是否過高,另一方面要注意它的有息負債率,同一行業中的公司的息負債率越低,往往行業地位和實力越強
指標12、長期資產占不動產及設備比率
長期資金:公司的自由支配資金的時間在1年以上。這種資金用于公司的長期經營
長期資產占不動產及設備比率來判斷公司的長期資金充足情況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對應在資產負債表中,指的注是固定資產,在建工程
公式:長期資金占不動產及設備比率=長期資金/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所有者權益合計+非流動負債合計)/(固定資產+在建工程)
這個比率小于100%,則說明長期資金不能覆蓋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資金支出,反應企業的長期資金不太夠。(可能存在長期資金不夠的問題)任何一家穩健經營的上市公司都不應該發生長期資金不足的問題,一旦比率小于100%,一定要多留個心眼
這個指標大于100%,說明企業的長期資金遠大于它搭建生產線、購買生產設備時所花的錢有著大量的長期資金可供使用
在看資產負債表的時候在記住,資產負債率正常只能說明長期上沒有破產危機,并不能說明短期上也同樣健康,如果短期償債能力差,同樣會影響企業的形象和經營,嚴重的話同樣會帶來破產風險,所以這些企業也不值得投資
指標13、流動比率
流動負債主要由4類構成:
短期借款、應付賬款、預收款項以及應付職工薪酬
短期借款:由于生產經營需要,從銀行等金融機構借入的、需要在一年內償還的借款。
應付賬款:公司由于采購等原因,暫時欠別人的錢。
預收款項:公司貨還沒賣出去,卻提前收了錢
應付職工薪酬:應該發給員工的工資、獎金、社保以及公積金
流動負債合計的金額就是企業在一年內要償還的欠款
流動資產主要由5類構成:
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預付賬款以及存貨
貨幣資金:現金、銀行存款以及其他可以靈活支取的資金
應收賬款:應該收實際還沒到賬、別人欠公司的錢
預付賬款:給別人打錢了,對方還沒發貨
存貨:堆在倉庫里,暫時還沒賣出去的產品
流動資產直接看『流動資產合計』
流動比率反映公司短期償債能力的強弱程度
公式: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在2左右,比較理想,說明公司的流動資產是流動負債的2倍,通常都能穩穩地覆蓋住短期債務
流動比率1-2,可以接受的范圍,說明公司的流動資產比流動負債多,但是并沒有多出太多,一般的短期償債能力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流動比率小于1,是個比較糟糕狀態,可以不考慮了
流動比率不是越大越好,如果遠大于2,說明公司有較多的資金滯留在流動資產上未加以更好運用。如:大量存貨沒賣出去,大量的應收賬款沒有收回來等,這些都是公司經營能力不足的體現
指標14、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可以刨除存貨以及預付賬款的影響,更真實地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
公式: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在1左右,比較理想狀態,說明公司扣掉了存貨和預付賬款,公司剩下的流動資產依舊比流動負債多
速動比率在0.5-1,可以接受范圍,可以快速變現的資產只比流動負債略少一些。
速動比率小于0.5,可以不用考慮了,說明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比較弱
速動比率不是越大越好,如果遠大于1,同樣可能存在大量的資金閑置的問題。如:出現大量公司資金被用于購買理財產品或大量的應收賬款有有收回來等,這都是公司經營能力不中的體現
兩個指標結合使用:
流動比率在2左右且速動比率在1左右,兩個指標都很優秀,是最理想的狀態,說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強
流動比率小于1或速動比率小于0.5,兩個指標只要其中一個表現糟糕,就要警惕,說明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差
其他情況:
流動比率1-2或速動比率在0.5-1,都說明短期償債能力可以,但是重點看其他方面的經營表現如何 (結合其他指標來進一步分析)
資產結構
資產結構:企業用于生產的資產占企業總資產的比重。分為兩種:重資產公司和輕資產公司
重資產公司:為了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需要投入大量機柜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的公司
輕資產公司:需要投入少量設備,就可以開始經營的公司
輕資產公司回本速度快,并且(資產)折舊金額少。
資產折舊: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固定資產,發生損耗而導致的價值減少
輕資產公司的折舊金額遠小于重資產公司
指標15、有形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有形資產比例)
生產用的資產可以分為兩種,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
無形資產包含: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
有形資產包括: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生產性生物資產
公式:有形資產比例=(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生產性生物資產)/總資產
固定資產:指的是使用時間超過12月,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等等
在建工程:指的是造到一半的『固定資產』,造完后就會從在建工程科目劃到固定資產科目。如:公司為了擴大生產,造到一半的廠房等
生產性生物資產:只要是為了生產而養的生物都可以算在內。不過由于很多公司這個科目的金額為零,所以實操中可以忽略。如:伊利股份就沒有這一塊的資產
所以公式簡化:有形資產比例=(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總資產
一般來說,有形資產占比在30%以上的公司,被歸為重資產公司,投入高,折舊高,相對不說并不適合新手投資
注意:這里的總資產=資產總額
根據行業情況的不同,分兩種情況
對于競爭激烈,參與者眾多的新興行業來說:
重資產的公司模式,日子通產不好過
對于那些穩定的成熟行業來說:
重資產的公司模式,反而成了一種優勢。它增加了行業的準入門檻,可以防止潛在競爭者來入場攪局。(規模護城河)
重資產公司投資的方式:找那些行業成熟、賺錢能力強的公司來進行投資。
指標16、利潤總額/有形資產
判斷重資產公司賺錢能力強弱的指標:利潤總額/有形資產
利潤總額:企業繳稅前的利潤
不采用凈利潤是為了避免由于稅收優惠等原因而帶來的誤差
這個指標的意思是:每1單位的有形資產,能給企業帶來多少錢的利潤
這個比值理論上肯定是越高越好,說明就算是重資產公司,企業的賺錢能力依舊很強
這個指標(利潤總額/有形資產)和社會平均資本回報率進行比較,如果這個比值比社會平均資本回報率高,說明比較優秀
社會平均資本回報率:當前國內所有用于生產投資的資金,平均的收益多少、
不過中國的社會平均資本回報率,實際上并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官方數據,我們一般按照銀行標準長期貸款利率的2倍來進行估算,大約在10%左右。
如果一家重資產公司『利潤總額/有形資產』的比值大于10%,就可以認為公司經營狀況不錯、賺錢能力強,具有進一步考察的價值
運營能力:公司運用各種資產賺取利潤的能力
指標17、總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要評估公司的整體的運營能力,就要看它在一段時間內,用所有的資產能賺到多少錢。
一般來說,我們用一年作為周期。一年內賺到的錢,即公司當年的營業總收入
公式:總資產周轉率=營業總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即
總資產周轉率=營業總收入/((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根據公式可知道,總資產周轉率越高,說明公司投入總資產賺到的錢越多
注意
不同行業周轉率差異大,同行業對比才有意義
連續看5年數據,與同行做對比
公司從投入資產到獲得收益,經歷了一個完整的生意周期。在生意周期內,公司的資產以不同形式變化著,直至最后成為現金,再次回到公司賬上。
指標18、存貨周轉天數
做生意的完整周期
從購料到銷售之前,資產以存貨的形式存在;從銷售到收到貨款,資產則以應收賬款的形式存在
要評估公司對存貨的運營能力,就是看在一個完整的生意周期里,存貨占用資金的時間長短。就是看存貨周轉天數
存貨周轉天數,可知道公司對存貨的運營能力如何。
存貨周轉天數越短,代表產品占用資金的時間越短,公司對存貨的運營能力越高。這樣公司就可以快速拿到資金去做其他事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代表一年之內,存貨給公司做了多少趟生意
存貨周轉率=營業成本/平均存貨總額
平均存貨總額=(期初存貨總額+期末存貨總額)/2
這樣計算下來,得出的就是一個完整生意周期里,存貨事用資金的長短,即存貨周轉天數
一般情況下,和同行業對比,存貨周轉天數越短,說明公司存貨運營能力越高
指標19、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要評估公司對應收款的運營能力,就是看一個完整的生意周期里,應收賬款占用資金的時間長短,即公司收回貨款的時間長短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判斷公司收回貨款的速度如何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越短,代表收回賒銷貨款的速度越快,公司的收現能力越強。這樣公司就可以快速拿到資金去做其他事
公式: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總額
平均應收賬款總額=(期初應收賬款總額+期末應收賬款總額)/2
應收賬款率:一年之內應收賬款轉變成營業收入的次數
(數據看5年,與同行相比)
如果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變長的同時,營業收入也增長了,說明這可能是因為放松銷售收款政策帶來的營業收入;如果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穩定或變短,還伴隨著營業收入的增長,說明營業收入的增長是可靠的、值得信賴的
現金流量表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由于這些現金都是公司在經營活動中產生的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處置資產屬于有意縮小對公司的投資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找股東籌資的現金流入或向銀行借貸獲得的現金流入
現金流量表的每個部分,會分別記錄現金流入流出的明細,并計算總和
如果合計凈額是正數,則代表流入大于流出,現金流增加
如果合計凈額是負數,則代表流入小于流出,現金流減少
通過每個部分的現金流凈額正負情況,我們可以知道一家公司在經營、投資、籌資三方面,是否有現金增加。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經營活動中現金流入之和-現金流出之和
影響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流出的科目:【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公司靠經營業務賺到的錢
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公司采購生產資料支出的資金
經營活動現金流還包括給員工支付的工資、繳納的稅費等
如果凈額為正,代表公司通過銷售產品、提供服務賺到的現金,足以覆蓋經營相關的所有支出,并且還有盈余,也就是說公司通過經營活動賺錢的能力比較強
如果是負,代表公司在業務上賺不到足夠的現金支撐開銷,入不敷出。
連續看5年的數據,對比同行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投資相關活動有三種:
1、對內投資
2、對外投資,出資組建子公司等
3、對外投資,投資金融資產
1、對內投資
公司對內投資,就是把錢花在自己身上,來打造自身的競爭力,比如買土地擴建廠房、打造品牌等;
當支出這部分現金時,在投資活動中被標記為『構建固定資產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回的現金』,就是把資產賣掉變現,獲得現金流入;如果一家公司開始大肆處置資產,一般是經營上遇到了問題,不是好兆頭
2、對外投資,出資組建子公司等
出資組建子公司或者與其他人合資成立公司,無論哪一種情況,都說明公司處于對外擴張的階段,是件好事。但要關注投資項目是否能取得預期結果。
3、對外投資,不過是投資基金、股票等金融資產
公司投資金融資產,當它支出這部分現金時,會記錄在『投資支付的現金』科目下。
公司投資股票收到投資相關的收益,就會記錄在『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科目下。
公司賣出股票,結束投資時,會獲得現金流入,這錢被記錄在『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科目下。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負值時會更好,說明公司在大搞投資建設,處于花錢擴張的階段
如果投資活動現金凈額為負,說明公司正變賣家產,這很可能是公司業績進入下滑跑道有信號燈,是經營能力衰敗的標志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公司籌資的方式有兩種:
1、權益性籌資
2、債務性籌資
權益性籌資:向他人出售公司的所有權,來獲得資金的融資方式。如:向股東增發股票
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現金,在現金流量表中被記為『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
債務性籌資:通過負債籌集資金的方式。如: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錢。通過這種方式籌集來的現金,就叫作『取得錯款收到的現金』
與吸收投資對應的就是『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出的現金』,意思是把公司的盈余、利潤等分配給當初籌資的投資人,這對投資者來說自然是好事,大多數情況,也只有盈利不錯的好公司才會分紅
與取得借款對應的就是『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意思是公司歸還借來的本金和利息,說明還有能力償債
一般來說,優秀的公司不會經常到處籌錢,籌資活動現金流入金額較小;籌資活動現金流出主要以分配股利(分紅)為主,且分紅比較大方,因此,籌資活動現金凈額常常為負
缺錢的公司籌資活動現金凈額很大,企業會想方法四處借錢,并且少分紅甚至不分紅,遇到這樣的公司就在小心了
現金等價物:公司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易于轉化為現金的資產
我們還要看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是否大于有息負債,如果結果為對的,說明年底賬面上的現金足以償還有利息的債務。
現金流肖像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出的情況有四種:-++、-+-、--+、---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的情況有四種:+++、++-、+-+、+--
妖精型:+++
+++現金流肖像,表示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投資活動現金流入,籌資活動現金流入,看起來一副財源滾滾、招財滿滿的樣子。明明很有錢卻還要籌錢,很反常,這類公司要么是剛上市不久要么是業務不景氣被迫轉型,都是不值得考慮投資的
蠻牛型:+-+
+-+現金流肖像,表示公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說明有真金白銀入賬;投資活動現金凈流出,說明公司在花錢擴張;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入,說明公司有借貸或出讓股權等融資行為。從這三個現象可以看出公司把經營活動掙的錢,加上籌來的錢,一起投入到發展擴張中。如果一家公司連續5年,現金肖像都是+-+,我們可以把它稱作:蠻牛型。
對于這種公司,只有項目前景良好,且經營和籌資的現金流入凈額持續遠遠大于投資支出凈額時,才能納入『投資觀察清單』,做進一步分析
奶牛型:+--
+--
一般來說,奶牛型的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吸金能力較強,具備滿足自身發展和回饋股東的能力。前提是:經營現金流入持續大于投資和籌資的現金流出之和。這樣的公司是靠經營業務賺來的錢不斷擴張,同時還有能力償債、分紅、這才是典型的奶牛型企業。
老母雞型:++-
++-:雖然經營和籌資活動都正常,但投資活動現金流凈流入,無論造成投資流入的是投資收益還是變賣資產,都逃不開公司不再發展擴張的事實,成長已成為過去式。老母雞型的公司能否投資,主要看它的價格便不便宜、產蛋率高不高。如果它的價格便宜,產蛋率高,說明投資回報率較大,就值得我們考慮。相反,它價格貴,產蛋率還低,說明投資回報率底,就不值得考慮了
市盈率(PE)來判斷股票的估值高低
PE=市值/凈利潤,PE越低越好,與股息率配合使用。股息率越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