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年人常常會有腰痛、腿痛、關節痛。醫學上稱為退行性關節炎,又稱肥大性關節炎。由于它多見于老年人,因而也稱作老年性關節炎。老年性退化,是引起退行性關節炎的主要原因。中老年后,一切組織器官都會發生退行性變化;骨和關節組織也不例外,退行性變化好發于承重的關節和多活動的關節,過度的負重或過度的使用某些關節,可促進退行性變化的發生。此外,如關節內骨折、糖尿病、長期不恰當地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因素,均可促使退行性變化的形成和加速已存在的退行性變化的發展。紹興市中醫院中醫特色康復中心姒學東
老年退行性變化的主要損害在關節的軟骨,關節軟骨變性、軟化、彈性喪失、裂碎和脫落。軟骨內骨化形成關節邊緣的骨贅,關節中央軟骨由于受磨損最大甚至消失,關節外圍軟骨也可出現肥厚和增生,使關節腔變狹和不平,骨端變形。這樣常常導致運動受限,關節畸形。
關節疼痛是退行性關節炎的主要癥狀,表現為鈍痛,晨起或關節處于某一位置過久后,疼痛最為明顯,稍加活動即可減輕。但活動過多時,由于關節磨擦又感疼痛,氣候變化時疼痛加重。患者感到關節不靈活,休息后更覺明顯。關節出現僵硬狀態,活動時關節可發出粗糙的磨擦聲。這些癥狀可隨著病理變化的加劇而加重。除疼痛外,局部關節腫脹、有滲液,肌肉萎縮,甚至出現關節畸形,活動受限。
退行性關節炎,在目前尚無特效療法,但若經過適當的治療,疼痛還是可以減輕的。當急性發作時,應短期休息。急性期過后,應當進行適當的活動和有計劃的功能鍛煉。老年人適當地鍛煉,可加強關節的穩定性,提高關節周圍肌肉力量,減慢退行性變化的發生。不過要注意避免過度活動和慢性損傷。各種透熱療法和手法按摩,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服芬必得、消炎痛、散利痛、瑞力芬等藥物,可以緩解疼痛。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草藥,也可緩解癥狀。對有局限性壓痛點的患者,可作局部封閉,起抗炎、消腫、止痛的作用,但不能消除關節退行性變化,而且應避免長期大量使用。若應用上述療法無效,出現明顯關節畸形及關節功能障礙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大多數退行性關節炎的病人經過上述綜合康復治療,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好轉。所以患了退行性關節炎,應該積極診治,堅持鍛煉,只要治療得當,疾患還是可以緩解和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