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科學健身,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Feifan健身
關于硬拉是練背?還是練腿?還是臀部?其實這些都是能夠鍛煉到的,只是訓練時側重點不一樣,硬拉訓練的部位就會發生變化。
先來看一下標準的硬拉動作硬拉練大腿前側肌肉,主要的關鍵點還是在于膝蓋的彎曲程度,膝蓋彎曲角度越大,大腿與膝蓋大角度越接近90度,大腿前側股四頭肌肌肉發力就越多,對前側肌肉鍛煉效果也就更好。
這是為什么?
首先來看一下,股四頭肌的肌肉起止點和運動功能。
肌肉起點: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體前面;股外側肌起自股骨粗線外側唇;股內側肌起自股骨粗線內側
肌肉止點:它們合并成一條肌腱,包繞髕骨,向下形成髕韌帶止于脛骨粗隆
肌肉功能:主要是伸膝關節,股直肌有屈髖作用。
我們可以通過肌肉的功能可以得出,股四頭肌主要的功能是伸膝,那么我們在蹲下時,角度越接近90度,那么股四頭嗯肌肉是拉得最長的,同時在發力起來時,股四頭肌也有一個明顯的收縮。
那么,可以得出結論就是硬拉在屈膝角度越接近90度時,大腿前側肌肉是主導作用,因此股四頭肌能夠得到很好的鍛煉。
其實硬拉在整個過程中,背部的參與都是很多的,只是背部的肌肉保持一個等長收縮的狀態,它的肌肉張力會得到很大的增加,從而鍛煉到背部肌肉。
當然也有一個小細節,也能夠幫助我們更充分的鍛煉到下腰背的肌肉,來看一下是怎么鍛煉到的。
起點: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點:頸、胸椎的棘突與橫突、顳骨乳突和肋角。
功能:下固定時,一側收縮,使脊柱向同側屈;兩側收縮,使頭和脊柱伸。上固定時,使骨盆前傾。
當身體俯身時豎脊肌為了防止骨盆后傾和穩定身體,它是緊繃不變的,作為鍛煉的一種方式,等長收縮也能鍛煉到肌肉力量。那么要更好的鍛煉下腰部肌肉,可以在起身時身體快要直立時(差不多在身體與地面160度左右),腰腹臀部收緊,骨盆保持不動,借助豎脊肌向后伸展的功能,讓上半身向后挺身,發力點上移到腰部肌肉。
用硬拉鍛煉大腿后側肌肉和鍛煉股四頭肌原理差不多的,都是要控制好膝蓋的角度,膝蓋角度越大那么大腿后側肌肉參與就會越多,因此動作更偏向直腿硬拉。
腘繩肌肌肉起止點
起點:長頭起自坐骨結節,短頭起自股骨粗線外側唇下半部。
止點:腓骨頭。
功能:近固定時,使膝關節屈和外旋,長頭還可使髖關節伸。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大腿在膝關節處屈;當小腿伸直時,使骨盆后傾
鍛煉都是根據肌肉收縮功能來設計運動的,我們在硬拉時,膝蓋始終保持微屈不鎖死狀態,先是屈髖向后,骨盆保持中立,腰背挺直的情況下,身體向前俯身,俯身時的角度越小,腘繩肌是拉伸越長,當然這個時候也需要豎脊肌來穩定骨盆不要向后傾斜,這也是有的人硬拉腰酸痛的問題。
腘繩肌肌肉通過拉長,在起身時控制腘繩肌去先主動收縮拉動骨盆,這個時候骨盆和上半身就要化作一個整體,以骨盆為支撐點,讓身體起身挺直。
綜上所述:硬拉屬于復合動作,運動時需要全身大部分肌肉都參與其中,對力量,腰腹核心都有很大的益處,在運動時不同的細節對鍛煉都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