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譽海內外的遵化籍大寫意藝術家老甲,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3月11日18時45分在北京小湯山療養院辭世,享年86歲。
賈浩義,別署老甲。1936年生于河北省遵化縣雞鳴村。1954年畢業于遵化一中,后考入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師從衛天霖、張安治、陳緣督、阿老、吳冠中諸先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研究中心顧問,中央文史館書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北京畫院一級美術師、老甲藝術館館長。
有大愛之人定不忘初心,凡大成就者必不忘反哺。2002年遵化一中百年校慶,老甲欣聞母校喜遷新址,慨然捐贈二百萬元,襄助教育。
老賈捐資助學紀念碑碑記
遵化一中始創于1902年,系我國清末首批公立學堂之一。百年來,以造就人材名播遐邇,但以聲譽日隆,生員日盛,規模建制不敷,乃新建校園,以奠“科教興邦”之千秋基業。
有賈浩義(老賈)先生者,一九五四年畢業于遵化一中。現為北京畫院一級美術師、著名畫家。聞訊母校遷建,慨然捐獻人民幣二佰萬元,一償襄助教育,造福桑梓之夙志。若此寸草春暉之古道熱腸,一中師生,不勝感戴,特勒石銘碑,一以旌其義舉,再則志念功德而昭示后生焉。
公元二千零二年十月
2005年,遵化一中特建“老甲藝術陳列室”,以旌其義舉,彰顯其藝術成就,志念功德,昭示后生。
老甲認為,“心無界,畫亦無界”。從藝幾十年,他不斷修正步履,使之歸于“一”,即“以我法,寫我心”。“大寫意,是中國畫的高端,是險峰,是藝術殉道者的標識”。老甲先生畢生都在探險,都在為之殉道。其作品飽含彪悍、雄渾與博大氣場,且極富現代意蘊。諸多學者認為,老甲壯闊非凡的大寫意作品,亦是其獨立思考后,熠熠發光的藝術思想之延伸。其作畫不分類別,人物、山水、花鳥均有涉獵。
老甲在繪畫牛、馬一科上,創造了不朽的奇跡。他寓馬的造型于筆墨之中,造型為筆墨服務。他的筆墨是一種哲學、一種精神、一種美學觀念的升華。他用濃焦墨縱刷橫涂,狂飛肆舞,其猛烈的筆觸、雄強之氣勢,有沖洗千古、壓倒一世之氣概。他的畫是力的宣泄,勢的技法,人稱非常大寫意。看老甲的畫,如賞十級風暴,如觀火山爆發,似有雷霆萬鈞之力,并吞八荒之勢,是陽剛大氣、正大氣象的一個典型。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老甲的畫,皆噴薄著大氣磅礴的美。老甲尤喜游歷,其足跡遍及祖國山川大河,以及亞歐和北美。青壯年時代幾乎每年都要進行兩三個月的寫生,等身的速寫本則向世人展示著他的勤奮與才情。其創作來源于生活,卻皆高度凝練。濃重的水墨團塊構筑出一種剛健、雄強、渾樸的藝術世界,一掃古代文人水墨畫的秀逸、典雅之風和柔弱、萎靡之氣,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正如老甲自己所說:“我畫我想畫的東西,用我可能用的方法,達到我想要達到的效果——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老甲諸多代表作輯入《中國現代美術作品全集》《百年中國畫集:1911-2000》《國手畫典》等出版物。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韓國拉密爾美術館、韓國亞洲美術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藝術館以及英、德、日、瑞士、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藝術機構和收藏家收藏。還有《老甲大寫意畫集》(天津人美2002年版)、《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賈浩義》(人民美術2010年版)、《當代畫史.經典范本——賈浩義》(江西美術2011年版)、《老甲大寫意》(10卷本,天津人美2016年版)等數十部(冊)存世。出版作品爭鳴集《老甲——畫壇內外如是說》(花山文藝1993年版)、《當代中國畫文脈研究——賈浩義卷》(江西美術2012年版)、《老甲藝術文獻叢書》(三卷本,河北教育2016年版)等。
不知是誰的大手,使繪畫變成我的首要需求。我跟著感覺走著,無東無西,無古無今。
幾十個春秋廢寢忘食地畫,失敗多成功少。如農民鋤地,只看腳下禾苗,一鋤鋤地耪。怎樣傳承?畫什么?我曾以海不辭流”和“畫我之所見,而動我情者。畫己之所想,而我未見者。為指南,意為先,神為本。沒有力量,何談生命?我畫陽光畫歡樂,是給自己一個釋放,給生命一種釋放。無論抒情還是表現崇高,都必須是瘋狂的藝術。其振波必須強于一般,才能震蕩人心.曾幾何時,覺得自己尚身強力壯,還可做很多事。回頭西望,太陽只剩不多的光輝。由此我想到稻谷。天下稻谷大都可以發芽,但能傳宗接代者,只占其萬分之一。種到田里的微乎其微,其余卻變成糞便或其他。雖然它們本是更棒的種子,命運卻拋棄了它們…我固執地認為,自己是被賦予傳宗接代重任幸運的稻種。至于是否愧對農夫、愧對土地,誰能告訴我?
——賈浩義
個性到極致才能引起共鳴,壯闊到極點才會引起震撼,一切高尚的藝術人生都將引發普渡的結果!
天收英才,卒年西歸。何以申罔極之痛?祭逝者以微文;安能托緬邈之哀?祀故人于北荒。舉校志哀,同此神殤。嗚呼哀哉!哀哉尚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