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再回周莊|一場“藝術與古鎮”的深情對話

名稱:

“再回周莊”楊明義先生周莊藝術現場

地點:

周莊古鎮

(古戲臺/中市街66號/中市街86號)

開幕式時間:

10月29日下午三時

這是一場“藝術與古鎮”的深情對話,

詩寫江南意 小橋流水情

美麗的地方總是帶著鄉愁

水鄉夢鄉 是心安處的故鄉

保存著歷史千年的文化脈絡

青磚白瓦間描一筆江南古鎮

搖櫓船上 欸乃櫓聲

枕河而居 如畫周莊

PART.1

緣起

光陰荏苒,周莊宛如一顆明珠,從默默無聞蛻變為風采絕倫之地。這座古鎮被賦予多項珍貴贊譽,它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躋身國家首批5A級景區的殿堂。坐落于蘇州城的東南,周莊古鎮交織在昆山、吳江和上海三地之間,四周被靜靜的水系環繞。宛如自水中崛起的城市,水街城市,如此絕妙的布局與風景成就了周莊。

周莊的美麗深深吸引著無數藝術家前來,將這座古鎮的風景點滴化為藝術之作。這些碎片化的藝術創作如拼圖般完美嵌合,使周莊的形象愈加豐滿、多彩、栩栩如生,以更多層次展現在世人眼前。

在這個充滿藝術氛圍的大舞臺上,楊明義先生是藝術傳承的重要使者。他以獨到的筆墨和靈感,將周莊的景致、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化為了絕美的畫卷。每一件作品都透露出他對周莊特殊的情感和珍視,仿佛周莊在他的畫筆下變得更加珍貴和獨特,如一顆耀眼的明珠,在藝術之光中閃爍不已。

周莊是楊明義先生在1978年新發現的藝術創作土壤,來之不易。因為蘇州周圍的水鄉古鎮,在“文革”前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許多原來的水鄉風貌,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已引不起他的創作欲望。待到了周莊后,原汁原味的水鄉景色,讓他重新得到了創作水鄉題材的靈感。所以他一直說:“我從內心感恩周莊,感恩我的幸運,它成了我藝術上的摯愛和生活原點。”

1978年起,自楊明義先生第一次從周莊寫生歸來后,他激動萬分,迫不及待地連夜創作刻制,并連續創作了水印版畫《雙橋秋雨》《水鎮細雨》《小巷深處》《舟過石橋》《歡樂的假日》等都是以周莊為主題的作品。蘇州文壇之主陸文夫老師看了這些作品后特別贊賞,用楊明義先生的水印版畫《小巷深處》作為他文集中的重要插畫,并把這幅作品一直懸掛在他書房之中,直到他去世。這幅刻畫周莊太平橋前的小巷畫面,后來又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的一家畫廊里作為重要的展品進行展覽。

那幅描繪周莊的水印版畫《水鎮細雨》,在中國美術館于2022年春天舉辦的“能見大義”個展中展出,后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1978年歲末前,楊明義先生經過反復構思,把他從周莊帶回來的寫生素材結合蘇州周邊水鄉古鎮的典型景色,綜合起來創作了“水鄉節日”主題的中國畫,畫面宏大,刻畫各種人物近三百人,被美術評論家稱為“當代的《清明上河圖》”,在蘇州、南京、北京展出,獲得各界人士的好評,后來又在拍賣場內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水鄉節日》

楊明義先生用從周莊得來的素材又創作了不少水墨畫,這些作品2001年在香港隆重展出,由吳冠中老師為畫展題字“楊明義畫周莊”,在香港宣傳了水鄉周莊,得到了很好的反響。

2002年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了楊明義先生的畫集《水墨·水鄉》,由陳丹青撰寫前言,并在江蘇美術館舉辦畫展,展出了許多以周莊為題材的作品。

2004年楊明義先生為黃永玉老師家鄉鳳凰古城新建的“玉氏山房美術館”創作了《周莊煙雨圖》,得到了黃老師的稱贊。

2006年楊明義先生創作了《江南百橋圖》,內有描繪周莊古橋景色的作品52幅。2008年為《絕版的周莊》一書創作插畫,該書獲評“最美的書”。2008年楊明義先生創作的《水鄉瑞雪夜》,以周莊原型建筑為題材,入選法國盧浮宮國際藝術沙龍展覽,并獲法國美術家協會頒發的“特別獨立藝術家”大獎,后作品由楊明義先生捐贈給蘇州博物館收藏。

《日出東方》

PART.2

展覽

“再回周莊”楊明義先生周莊藝術現場充分利用古鎮沿線建筑、水巷空間的植入,以古戲臺和源豐順酒作坊為首尾呼應的時空節點,分為楊明義影像文獻展、(凌聽)聲音記憶博物館、小鎮藝術客廳三個空間單元,搭建并展開一個多層次、多維度、多時間線、多形式的楊明義藝術作品展覽。

#01

楊明義影像文獻展

地點:周莊古戲臺

這里是藝術和歷史的融合現場。

古戲臺內,以影像和文獻資料展出為主,集中梳理和展現楊明義先生幾十年的創作中記錄周莊、寫生周莊,以及他與文化藝術界名人交友往來的文獻資料和部分描繪江南水鄉風物的繪畫作品。

#02

(凌聽)聲音的記憶博物館

地點:中市街66號

聲音的記憶,記憶的聲音。

藝術家們在周莊采集日常生活的聲音、自然的背景音、昆曲演員的演唱、楊明義先生與朋友們的對話、現代流行音樂的片段,形成一個關于周莊的聲音記憶作品,讓周莊以一種更加鮮活的方式與當下和未來接軌。

Tips:(凌聽)聲音的記憶博物館目前在設備調試中,暫不對外開放,后續開放時間以現場公告為準,敬請期待!

#03

小鎮藝術客廳

地點:中市街86號

“站在未來看過去”,一處熾熱的藝術打卡地。

未來美學風格與傳統水鄉建筑風格的在此碰撞,形成一個文化展示空間、一個新媒體藝術空間和一個美術館,展示著楊明義先生的繪畫原作和江南水鄉畫作的數字影像。

本次展陳設計充分考慮作品與空間的互動效應,運用人工智能、互動投影等裝置輸出藝術家的繪畫作品、生活聲音等,充分調動起觀眾在不同層面的觀感。

PART.3

后續

從一九七八年至今,已整整過去四十五周年了,周莊的快速發展所呈現出的美好明天和未來激勵了每個人,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昆山市周莊人民政府舉辦“再回周莊”畫展和藝術空間的構建,同時出版發行了由吳冠中題名的“周莊身世”集冊,收集了四十多年前楊明義先生多次拍攝的周莊老照片近四百余張,溫故知新,這些照片和圖文將展示我們新時代里周莊古鎮不斷向前的風采和美好前程。

70年代末的周莊古鎮 楊明義攝

70年代末的周莊古鎮 楊明義攝

70年代末的周莊古鎮 楊明義攝

周莊閑話-楊明義隨筆

周莊這一顆江南水鄉的明珠,經過了我們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洗禮,不斷閃發出它迷人的光芒和魅力,從我第一次踏上這塊土地,至今已差不多有45年了,這僅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間,卻給水鎮帶來了無限的生氣和驟變。而“周莊”這個響亮的名字,以前卻根本沒有聽說過,在1976年10月,黨中央宣告文革結束,我們開始了正常的創作工作,我構想創作一幅水鄉人民在歡慶節日的日子里,用熱烈又舒暢的氣氛,以典型的江南水鄉作背景的大作品。又去跑了幾處水鄉古鎮,卻引不起我的畫興,因為許多古鎮由于小工業的興起,改建而破壞了許多原汁原味的古建筑,使舊時的水鄉風貌弄得不倫不類。在一次偶然的午飯后,我在蘇州博物館的一位剛退休的人員辦公桌上的玻璃板下,看到一張被濕氣沾住了的老照片,拍的是很典型的江南水鄉,白墻黑瓦,古老房屋和小橋流水,引起了我的興趣,我立即把它用速寫本描繪了下來,后來到處打聽,終于才知道照片拍的地方叫“周莊”。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了這四面環水的古鎮的名字。

我這個人心急,在下一星期天即去南門輪船碼頭,買到了去周莊的船票,從清晨五時半出發,到中午十二時余才抵達,途中要經過好幾個湖泊,漳水圩、白蜆湖、澄湖、淀山湖等等,才抵周莊,我只身一人攜帶了用慣了的“珠江”單反相機,還有兩卷黑白膠卷、一本速寫本,裝在小挎包內,水路上浩浩蕩蕩,小火輪行駛甚快,但無奈停頓小碼頭太多,上上下下探親訪友的鄉民,扛著拎著各種土產貨物,要跨過船和岸邊中間的大跳板,時后又接上了在小碼頭上等待著的旅客鄉親,才能開船離去,我在船上只有耐著心,好的是能欣賞水路上的景色,看湖上風帆揚起,風吹動掌舵人的衣衫,瀟灑而氣派,岸邊時有見到正冒著煙的各種造型的土窯正在燒磚作器,水浪隨著船沿岸邊掀起的層層翻滾,時近時遠,近時也會有遇到行駛中的小舟,被輪船行走時的水浪搖晃不定,船上漁民急忙用長篙牢牢撐入水中,以穩定船只的晃動,到了十二時三刻,終于周莊到了,我回頭一看,怎么下船的連我一起只剩三人,其他滿船的人應該都在途中上岸了,周莊碼頭上卻站著好多人,帶著行李物品等待我們這班船啟程再回去外地和蘇州。

周莊到了,卻一下子變得寂靜無聲,另二位同行的旅人,也馬上消失在附近的小巷中,孤獨的我在哪里啊?是鄉郊野外?還是世外桃源?眼前全是原汁原味的水國天地,突然,我不由自主地攜著背肩挎包狂奔起來,快些去看前面那是一個全新的水鄉世界。

中午靜悄悄的,我連連神經質地按著掛在脖子上的相機快門,處處景色入畫啊,但一下子又緊張起來,我僅帶了兩卷膠卷,還是特價便宜的過期黑白膠卷,真怕一下子膠卷被我全用完了,走進一條橫街,街上的門板基本上都閉上了,開的店面很少,只遇到一片點心店,有兩只小桌在內,前面是賣燒餅油條的爐子和油鍋,桌上鐵絲簍子中還有兩三條過時的油條,懶懶的靠在鐵絲架上,我頓時感到肚皮奇餓,不顧一切買下,三口兩口吞下肚子。

跑上了周莊中心的富安橋,圓形的石拱橋,上橋前端左右兩旁為理發店和裁縫店,內有一位帶深度近視鏡的老師傅,衣著異常整潔,在安靜地裁剪衣料,寂靜得只能聽到裁布的聲音,猶如回到了民國之時,上下橋的石階均用幾種質地的巨條石組成,讓人踩上去感到厚重又平穩。橋下墻壁上有手寫放映的露天電報海報和周莊招待所的指示牌,過橋向西,兩邊民屋夾成一條小巷,黑乎乎的走了數十步后,才露出天光,穿過小巷至空曠處眼前一亮,一望前面河道小橋,喔,這里原來就是我之前偶然在博物館內見到的那張水鄉周莊舊照樣,正是攝影的此處,橋后是貞固堂,周圍的白墻上面嵌著陶制綠釉色花窗格,看上去色彩和灰墻異常的協調。屋前為太平橋,再向前只見二橋相連,就是大家都稱為的雙橋,左邊一圓拱形,右側轉角處是方形橋,拱橋邊上均架石條,可供行人坐下稍歇。景致甚為優美,處處入畫,幾年后我介紹并陪同陳逸飛去寫生攝影,他畫成“故鄉的回憶”一畫,此處為作品之原型處。

鎮西邊河畔停泊了許多小漁舟,架起竹竿,曬網,修補漁具船只之地,亦有不少木舟集中在此,猶如一個小小的漁村,一聽全是外地口音,他們來此在周莊魚米之鄉謀生,優哉游哉。向西南有一座橋,上橋前有筑一過街屋,造型優美,橋名“通秀橋”,下橋亦有一石圍墻,都是我喜歡的景色。對面湖畔有一竹棚,置小桌竹椅,一桌一放,猶如一露天茶館,亦有一位阿慶嫂類型之婦女在整理茶具,腳邊放二只紅漆木桶,古色古香,路兩邊的雜草被秋陽染成了金色,眼前的一切都美的真讓你邁不開腳了。

第一次抵周莊,還有難忘的是東側街道一小巷里,在敞開著門的一間小屋里,落地長窗前坐著一位執筆作畫的長者,我大膽闖入和他聊了起來,才知道這位擅長山水畫的畫家正是大名鼎鼎的黃賓虹的入室弟子,他前在上海中國文藝學院受業足有四年,他長期悉心鉆研賓虹老師的藝術,最終回到了他的故鄉——周莊,默默地在傳承黃老的衣缽,周莊鎮上幾個地方都能看到他的作品,我那晚入住的周莊唯一旅店,進門服務臺后靠上樓的木梯右側掛著一張大幅的迎客松畫作,筆法遒勁,色彩厚重鮮明,右側落款為“黃山迎客松,許南湖畫于周莊”,上樓一排筆直的一間間臥室一望到底,室門對面是每一木窗間相隔的白墻,上面整齊的掛了許南湖先生的一排山水作品。

一九八五年時,我陪吳冠中老師去周莊寫生,我們也去看了許先生,吳老師看了他的作品,應他之請,在他的一本山水集的封面題上了“許南湖山水畫冊”幾字。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那次在鎮中心處幾棵老樹下幾間老屋中,只見有幾位長者在閱報讀書,右側坐著一位小伙子,也在看閱書報雜志,我問他這是什么地方?答“周莊文化站嘛,我就是站長'莊春地’”,他看我挎著相機畫夾,也問我從哪里來?我說是蘇州來的,我接著說,這里水鄉人家的景色每個角度都是畫,都好看啊,他搖搖頭答,“我們這里又窮又苦,交通不便,沒什么人來的,有什么好啊”。后來幾年,他當上周莊鎮的領導,在開發周莊發展旅游事業中起了極大的作用,成為周莊的一位有功之人。在一次的電視節目訪談中,他還講到當年遇到我的這件事呢。

我第一次發現了這樣好的水鄉圣地,第二天回蘇即去蘇州文化局報告了錢瓔局長,錢局長看我這樣興奮,說美協可以組織畫家去寫生,并且她也要去看看。后來我邀許多蘇州、上海的畫家們來寫生,又給不少老師、畫家朋友們寫信,請他們有空來水鄉周莊,不少畫人都聞風而至,周莊也慢慢熱鬧起來了。后來陳逸飛、吳冠中、華君武、黃苗子、郁風、丁聰、傅小石等名畫家,還有許多來自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地的我的朋友們和同行們來過周莊后,都對周莊古鎮贊不絕口,周莊從此名聲大振,名揚世界,“東方威尼斯”“中國第一水鄉”“周莊是國寶”等贊聲不絕。想不到,當年被淹沒在江南無數小鎮中的周莊,因為我要創作一幅“水鄉節日”作品,我跑遍了江南許多處,最后卻在周莊這樣清冷的地方找到了靈感,找到了江南水鄉的本來面目,這里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最令人感動、最讓人難忘的水鄉原型,因而我后來花了近三個月的時間畫出了這一幅近三百人的“水鄉節日”——這一場面宏大的作品,受到了大眾的歡迎,被美術評論家稱為是當代的“清明上河圖”,其中許多周莊和各地的水鄉建筑造型都在此作品中體現。

從一九七八年至今,已整整過去四十五周年了,周莊的快速發展所呈現出的美好明天和未來激勵了每個人,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昆山市周莊人民政府舉辦“再回周莊”畫展和藝術空間的構建,同時出版發行了由吳冠中先生題名的“周莊身世”集冊,收集了四十多年前我多次拍攝的周莊老照片近四百余張,溫故知新,這些照片和圖文將展示我們新時代里周莊古鎮不斷向前的風采和美好前程。

讀明義師的周莊老照片-陳丹青

自照片發明,人憶及故人往事,總不免取出從前的照片,呆呆地看。抑或就因翻尋舊物,無意間發現了老照片,于是歷歷如見,猛然想起那一時、那些人、那份依稀記得的快樂——每幅照片拍攝之際,人活在當下,隨時止步,隨手拍攝。誰也不會認真想到:照片,提前預支了未來的懷舊,在未來成為孤證。

所謂未來的孤證,即待我們老了,曾有過的光陰,曾經相熟、相愛、相敬、相偕言笑的人,皆盡過去、消失,化為烏有,只剩發黃的照片。

歷數明義師照片中的江南水鄉,或因鄉鎮改造,消失殆盡,或因過度建設、人口暴增、環境污染等原因,面目全非,僅剩從前的地名。若去尋訪而動問當地的路人,怕都不曉得這老地名了。周莊能夠僥幸保存下來,實屬難能可貴,也算是一種緣分吧。

記得1975年至1980年前后——那委實是一段快樂的時光。多少歷經磨難的中老年人回到原籍,逐漸恢復了正常的生活。譬如畫畫,譬如短暫的出游,一時有恍然隔世之感。全國也好幾年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單說文藝界,那些復出的名流不但恢復了生趣、名譽、地位,而且受到社會加倍的敬重珍惜,大有再生之感——這一切,今日的年輕人不能目擊并體會了。瞧著這批照片,唯那幾代的過來人,才是感慨萬千。

明義師有心。那些年他才三十出頭,人在蘇州,對老文人與老畫家格外敬重。沈從文、華君武、吳作人、吳冠中、袁運甫……都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先后來過蘇州,到明義師位于馬醫科十五號的江南舊宅下榻。承青年明義盛情款待,明義師親自陪同這些老人前往蘇南小鎮,游覽名勝,行至周莊,即席作畫,度過了一小段閑適的光陰。

改革開放后,京城老畫家接連南下作畫,意興勃發,那是另一番豪情了,殊可追念。但三十多年前的中國尚不發達,沒有舒適先進的航班與高鐵,沒有五星四星賓館,沒有隨行的私家轎車,更沒有豪奢精良的高消費。諸位看,照片中幾位畫界大佬的裝束樸素無華,與一般市民無異,旅途中的吃食落宿,也都簡樸之至。然而他們笑意盎然,心情舒暢。而明義師所懸懸在念的周莊,也正是他在此時和眾多老人共同留下美好回憶的一處世外桃源。倘若細細觀賞他們當年在周莊留下的畫作,不難發現,那正是這群老畫家最開心、最投入、也最為成熟出彩的一批作品。

明義師家中,至今仍懸掛著沈從文、吳作人等老前輩贈予的書畫,這在今日已是有價無市的珍寶。若打開私人家藏,更有許多當年老畫家寫給明義師的書信,滿紙語氣,如兄如弟,是當年長輩與晚輩相偕相知的佐證。其中最最珍貴的饋贈,我想,是明義師對那段在周莊度過的美好時光與故人的記憶。時至今日,先師一一故去了,明義師也步入晚歲,他已沒有人可以分享這份記憶了。唯獨這些周莊的老照片,還能稍慰人心。

所幸他當年拍攝了不少照片,亦且留存下來,并將刊印發表了。我不曉得將會怎樣地排版,會有怎樣的效果。僅以上述文字,算是表明我曉得他這份照片的價值,理解他這份延綿迄今的好心意。

2014年5月12日

PART.4

感恩

楊明義先生致謝:

感恩周莊,感恩多年來為周莊的開發和發展作出貢獻的所有藝術家,這里我把接觸過的和周莊有重要緣分的人和故事寫出來,以作紀念。

陳逸飛先生

1982年楊明義和陳逸飛在周莊

陳逸飛是我的至親好友,我們結識在20世紀60年代末,那時我經常去滬看他作畫創作,他也常來蘇州,與我一起談藝術聊人生,我們有好幾次徹夜長談的經歷,他在事業上的奮發精神讓我非常敬佩。

他在20世紀70年代末只身赴美留學,我在80年代初去中央美院學習,我們通信交流著彼此對新生活的感受。他告訴我,在美除了學習藝術外,他還在紐約一家畫廊打工,修補名畫,雖然辛苦,但很有意思,他說自己連畢加索的畫也修補過。后來又來信說他在為一本紐約雜志期刊繪制中國的風景插畫,如長城、天壇、頤和園和其他的一些北京風景等,他問我:“你看還可畫些什么內容?”我的回信中寫了這樣幾句話:“現在我正在用水墨畫江南水鄉景色,現在西方威尼斯名揚天下,大家都知道,但對東方威尼斯卻鮮有所聞,你可用油畫來描繪江南水鄉這個主題,黑瓦白墻小橋流水,中國式水鄉的幽雅一定會得到美國收藏家的喜歡。”陳即回信,要我把拍攝的水鄉照片資料全部郵寄給他。這之后逸飛的新作——“江南水鄉”系列作品在美國的藝術市場上初露頭角,受歡迎的程度超過了大家的預料。1982年的暑假期間,剛從紐約歸來的陳逸飛急匆匆地和我表兄一起趕來蘇州,由我陪同他們跑遍了蘇州周圍水鄉的村鎮。待第三天結束時,疲倦的逸飛在我家整理行裝準備返滬,但臨走時他問我:“還有更好入畫的水鄉地方么?我覺得這次水鄉看得還不過癮。”我想了下說:“要么有個'周莊’,可惜交通太不方便了,乘小火輪去要五個多小時呢,并且一天只有一班船,要去,也要等明天的早班輪船了。”陳逸飛馬上說:“要去,去包只船馬上出發!”我們三人立即趕到輪船碼頭,我跑在前頭,自上而下沿著高高的層層石階奔向南門水岸邊。“有沒有船去周莊?”“要馬上走!”我喊了半天,終于有一位站在鐵皮機帆船上的人答道:“我去,但是包只船要二十八元錢呢。”陳逸飛也趕到了,喊道:“去!去!去!快!” 趁著黃昏的夕照,我們三人立即跳到船上,鐵皮機帆船的馬達頓時啟動了。到周莊時天已快黑了,住進旅店后,再走上橋頭,逸飛見到橋下、墻上的電影海報,周莊小學晚上有放露天電影的,馬上說去看。電影在小學的銀杏樹前放映,人倒有不少,我們三個人坐在長板凳上看完了一部國產電影,真的很累了,回到旅店倒床就睡。第二天天剛亮,我還未醒,逸飛即來敲門,喊我快起床,說外面風景好得不得了,快去拍照啊。我跟著他倆跑到河邊,果然河光疊影,水如明鏡,清晨薄霧纏繞下,水鄉景色真是太動人了。我們在河畔竹欄桿處穿梭,沿河而行,逸飛精神煥發,對我說:“我真想把這條河買下來!”后來到了我向他隆重介紹的“雙橋”,逸飛拍了好幾張照片。逸飛在那次回紐約后以雙橋為題的油畫作品,讓他和周莊都出了大名,也是他最后為美國哈默畫廊那次水鄉畫展中創作的油畫《故鄉的回憶——雙橋》。時隔一年后,該作品由哈默來北京時贈送給鄧小平,在當時轟動一時,從此描寫江南水鄉的作品更為大眾所青睞,也成為逸飛以后眾多創作中的重要題材之一。周莊,給我們畫家創作帶來了無數的靈感,陳逸飛在重游周莊時感慨萬分,認真地在接待處寫下了“我愛周莊”四個大字。

——楊明義

吳冠中先生

2000年楊明義請吳冠中老師指教其創作的周莊古鎮水墨畫

1973年秋,我陪著黃永玉、吳冠中等四人在蘇州寫生十余天,我和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以后只要有機會去北京,總抽時間去拜見幾位老師,帶上自己的作品向老師們請教。吳老師是江蘇宜興人,對家鄉對江南水鄉特別有感情,他在20世紀70年代起已開始對中國水墨畫進行新探索,并在藝術上取得很大的成就。

我寫信給吳老師,告訴他我發現了一個水中的古鎮——周莊,特別入畫,邀他來寫生。他知道了很高興,回信說:“我相信你的眼光,等到有時間我一定會來。”到1985年5月,接到他來自北京的信,他決定在參加安徽黃山舉行的全國油畫創作探討會議后直接來蘇州,要我陪他去水鄉周莊寫生。我們先到了古鎮黎里,除了寫生還順便參觀了柳亞子的故居,記得他在留言本上寫了八個字:“來尋水鄉,又逢前賢。”之后去莘塔鎮,我設法在那里弄到了一條汽艇,專程送我們一行到了周莊,吳老師很激動,在鎮上轉了一圈馬上對我說:“如你忙,你可先回蘇州,我要在這里安心畫幾天呢!”那天晚上在旅店,吳先生精神很好,大概是周莊周圍的自然靈性深深感染了他。他應我要求給我們講了探討當前中國畫的創新之路等許多問題,很生動又實際,我當場記下了他的全部講話,之后整理了一篇吳冠中“周莊夜談”的筆記。

我陪吳老師和師母在周莊待了兩天,和老師一起寫生,聽他講對水鄉的認知和感想,又安排好他們的生活起居后,我先返蘇州,待十余天后,吳老師寫生結束,我再去接他們返回。吳老師那次寫生,畫滿了兩大本速寫本,他后來愁眉苦臉地對我說:“我每次外出寫生,會有許多人熱情幫助我,但最后卻開口要我贈畫留念,怎么辦呢?”看了吳老師無奈的樣子,那時還沒有仿真印刷,我想了下,說:“回蘇后我設法把您的速寫每件去復印數份,然后您簽名贈人不是就可以應付了嗎?”后來吳老師把簽了名的復印件也送我幾頁,我至今還一直保存著他那時留給我的幾張泛黃了的速寫復印件呢。

我陪吳老師走上一座小石橋,只見前面的另一石橋上搭起了鐵皮房,用來銷售外地的衣料雜品,吳老師見了很氣憤,說這是一條碧玉帶,被人為截成兩段。回蘇后即著文《拔掉周莊的眼中釘》,后來我收到他發表在《中國旅游報》上的這篇文章,隨即寫信給昆山政府領導并附上發表的剪報,轉達吳老師的意見:一定要保護好原生態的水鄉周莊古鎮。吳老師在文章中寫道:“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而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吳老師的文章引起了很大反響,他創作的周莊系列作品,在社會上受到很大歡迎。由于我們畫家把水鄉之美通過美術作品表達出來,配合古鎮的開發和種種保護措施,使江南水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開發和發展,形成了當代旅游的新亮點,通過旅游形式不斷把水鄉的人文歷史,以及江南特有的典雅和美好傳播到世界各地,產生了巨大影響。

——楊明義

華君武先生

1984年楊明義陪同華君武遊周莊

1984年楊明義陪同華君武乘小火輪到周莊

我又把發現江南水鄉周莊的事告訴了北京的華君武老師,希望他百忙中能抽空來看看,因為他是我國美術界的大領導,又是南方人,對江南一定有特別的感情。1984年秋天,他從北京來信說:“我會抽兩三天時間從上海來蘇州,要去水鎮,如能騎車下去亦妙,坐車(不要小車)差些,坐船亦好,煩你陪我兩天,不要驚動別人。”華老如期來了,他說這次要做老百姓,不要特殊,要自己乘公共汽車及輪船下去才好。我完全聽從他的意見,只是路上怕不安全,故又請了一位同行一起照顧。在去周莊的水路上,我們真的和普通老鄉一樣買票乘船前往,還好我隨身帶了兩包香煙,以便能在擁擠的船上得到一些照顧。船果然很擠,我們三人勉強擠在艙內角落。后來,我用香煙和船老大交涉,總算讓我們進了后艙休息。華老感嘆說:“要做個老百姓真不容易,還要靠香煙起作用。”

我們爬到了小火輪的頂篷上,任憑夕陽沐浴著全身,船兒行走在水鄉澤國中。到了周莊,華老很高興,在周莊小鎮上散步上橋,和我們回憶起他的年輕時代,從上海偷偷跑到延安去革命的艱苦經歷。返京后,他來信致謝說:“周莊印象甚佳,惜飯店差些……那天累得你們夠受了,謝謝你們的保駕,我才能下去。”1990年他的畫展在蘇州展出,我在紐約收到了他寄來的展覽請柬,里面還提到了當年我們陪他去周莊的事呢。

——楊明義

黃苗子、郁風夫婦

2002年楊明義和黃苗子、郁風在他們的新居里

我寫信把發現周莊水鎮的事也告訴了他們倆,他們夫妻兩位是中國文藝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也是南方人。改革開放后,郁風曾帶她美國的親戚全家來蘇州游覽,住了幾天,我陪他們玩遍了蘇州。著名的黃苗子的書法,郁風的人物速寫和水墨畫,既抒情又生動,我一直非常喜歡,那次我把近年來創作的畫和木刻給她看了,郁風老師大為稱贊,讓我得到了很大的鼓勵。但這次寫信告訴他倆周莊一事,卻沒有回音。后來來信了,說他們馬上在上海圖書館開夫妻畫展,邀我去參加開幕式。開幕那天人頭攢擁,他們僅和我打了個招呼。但后來遇到漫畫家丁聰先生,因為前一年黃永玉老師邀我去鳳凰城過年,遇到過他,故很是親切,在鳳凰時丁老還給我畫像呢。丁老說:“你介紹苗子郁風去周莊玩,他們一直沒時間,說這次在上海的畫展開幕后,我們準備三人一起去玩一次。”我說:“要不要我陪你們去?”他說:“不必了,他們太忙,現在時間還定不了呢。”后來郁風見到我,說去了,在鎮上吃了頓飯,周莊很不錯,保護甚好,很有味道。

——楊明義

秋日游水鄉

重溫千年歷史

走進“再回周莊”楊明義先生周莊藝術現場

沉浸式體會藝術家筆下周莊的文化魅力

尋找江南文化的藝術密碼

藝術家簡介

楊明義:出生在江蘇蘇州,畢業于蘇州工藝美術專科學校,又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1987年赴美留學,后畢業于紐約青年藝術學生同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他是蘇州水印木刻的領軍人物,其后在繪畫上繼承發展了中國水墨畫傳統,開創了吳門繪畫的現代新生面,創造了水墨水鄉畫的新體式,生動地表現江南水鄉的濃郁韻味,形成了鮮明、獨特的個人畫風,具有留住鄉愁和傳承人文的重要屬性,其意義已遠遠超越了江南景物的本身。他獨特的個人畫風深受國內外藝術界的高度評價和贊譽,影響巨大。

吳冠中稱楊明義為“創新派中國畫家”, 黃永玉稱贊他為“在森林中發現金鹿的人”。

今年4月,楊明義在中國國家美術館 1、8、9 號廳舉辦盛大個展,曾在俄羅斯國家美術館、紐約、華盛頓、香港、蘇州博物館、蘇州金雞湖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金陵美術館等各地舉辦個人畫展近 40 余次。

1982年作品《江南漁村》《白蘭飄香》入選中國首次赴法國春季沙龍畫展,1989年他創作的水墨畫《杭州西湖》被選印成特種小型張郵票在華盛頓舉辦的二十屆世界郵政博覽會和中國杭州同時發行。并先后獲得“中日書畫交流展金獎”“20世紀亞太藝術大展銀獎”“世界華人藝術大獎”,2000 年又獲美國亞太藝術中心頒發的“20 世紀藝術貢獻獎勛章”,獲“第五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1978年因創作《水鄉的節日》一畫在寫生中發現周莊,并把周莊介紹給世人 , 被評論界稱譽為“發現周莊第一人”,獲得周莊榮譽鎮民的稱號。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人民大會堂、江蘇省美術館、蘇州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倫敦大英帝國博物館等諸多中外美術館、美術學院和美國前總統布什和夫人及社會名人等私人收藏家收藏了他的作品。2006 年4 月15日,在法國朗布依埃市博物館舉行的“巴黎·中國美術周”開幕式上,楊明義代表中國美術家代表團把他的江南水鄉作品送給巴黎朗布依埃市市長。2008 年《姑蘇瑞雪夜》入選法國盧浮宮國際藝術沙龍展,經法國美術家協會嚴格評選榮獲特別獨立藝術家大獎。并將此畫捐贈給自己的家鄉蘇州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0年榮獲藝術之巔中國畫十大年度人物,2018 年獲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和文聯頒發的最高藝術成就獎,2020 年獲得法國巴黎藝術學院 ESLAP 學術委員會嚴格評選的終身藝術成就勛章。自 1989 年起,楊明義曾出版《心帆飛揚 - 楊明義的江河湖海》《大義》《楊明義的藝術世界》《蘇州漁歌》《楊明義畫周莊》《絕版的江南》《江南百橋圖》《楊明義寫生作品集》《水墨水鄉》《近日樓散記》《“葉茂”楊明義書法集》《詩畫江南》等四十余集。

楊明義先生部分作品欣賞

《月光》 1967 楊明義

《江南晨霧》 1982 楊明義

《水鄉晨霧》 1985 楊明義

《雨中江南》 1997 楊明義

《蘇州夜》 1998 楊明義

《金蓮花開》 1999 楊明義

《小巷春色》 2000 楊明義

《古橋明月》 2001 楊明義

《漁鄉晨曦》 2003 楊明義

《河上新雨后》2004 楊明義

《東山瑞雪》 2004 楊明義

《憶江南》 2006 楊明義

《石頭記》 2009 楊明義

《姑蘇五老峰》 2009 楊明義

《江南處處是家鄉》 2009 楊明義

《水鄉處處是吾家》 2010 楊明義

《西太湖風光》 2018 楊明義

《今日蘇州人間天堂》 2019 楊明義

《日出之城》 2021 楊明義

《水鄉月出》 2021 楊明義

《春水》 2021 楊明義

《江南人家煙雨中》2021 楊明義

《中秋夜》2021 楊明義

《車去洛杉磯公路上所見》 2022 楊明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楊明義個人美術史上最大展,來了!
他畫了一輩子的江南水鄉,美得有如身臨其境
江蘇蘇州周莊古鎮如畫的春色,古樸安靜的江南水鄉春日風光很動人
他是發現周莊之美的第一人,他筆下的周莊美得令人心醉
楊明義作品選(1)
獨立人格和獨立的審美追求——楊明義的繪畫藝術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沃县| 西盟| 金沙县| 顺义区| 长治县| 乐都县| 深泽县| 安溪县| 富源县| 乌兰浩特市| 长兴县| 乌海市| 长寿区| 丽江市| 蓝田县| 昌吉市| 长寿区| 岗巴县| 福海县| 台东市| 宁晋县| 潞城市| 台南市| 洞头县| 仙居县| 镇赉县| 监利县| 罗山县| 宝丰县| 鹰潭市| 平湖市| 乌恰县| 额尔古纳市| 伊川县| 抚宁县| 奉节县| 驻马店市| 邓州市| 濉溪县| 虹口区| 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