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開悟益智集(六)
可笑的掩飾,可悲的行徑,那些所謂的架子與排場,其實就是一種裝腔作勢,除了笑笑,還能做啥?
當已經不再在乎所謂的境外,內心的堅定更加篤實了匆忙的一切,走吧,放野縱橫,所謂的因果。有時候,就這么寂寞的生長。苛求的安靜,就是煩躁的源頭。越來越能體會到名聲所帶來的因果,人們所關注的只是內心的投射,缺少一種宏觀的整體,所想的,所做的,無非就是內心的美或丑的投射而已。不在一個框架下,除了無語還能做什么?
學佛的目的,是在以智慧及慈悲來自利利他,而不是以怪力亂神及稱圣稱佛來迷惑眾生。智慧必然是合乎因緣觀念及因果觀念的,必然是合情合理的。慈悲的表現,不在于討好殷勤,乃在于--感謝恩人,原諒仇人,幫助苦人,救濟窮人,調伏狂人,啟導愚人,感化惡人,鼓勵善人,警策懶人,醒覺迷人。
認識一個人,需要機遇; 了解一個人,需要時間; 交往一個人,需要真誠; 相處一個人,需要肚量; 使用一個人,需要智慧; 欣賞一個人,需要內涵; 學習一個人,需要謙卑; 接納一個人,需要胸懷; 相信一個人,需要謹慎; 交托一個人,需要信任。 生命中,相遇的人很多,相知的人并不多;生活里,相識的人很多,相依的人并不多,大千世界,并不是缺少一個說話的朋友,而是渴望一個理解自己,讀懂自己的朋友,蕓蕓眾生,并不是沒有相識的朋友,而是渴求一個適合自己,懂得體會自己的朋友。假如,生命中,有這樣一個人出現了,一定記住一個詞:珍惜。。。。
不相信什么,就會失去什么。只有堅信什么才會守住什么。比如說,一個人患病之后,不相信會痊愈就一定不會痊愈,而堅信會康復就一定會康復。再比如說,一個人堅信愛情的存在就一定會得到真愛,而不相信真愛就一定會失去真愛。因為,人心中的意識形成一種念力,進入大腦中樞,指導者此人對某一種事情的行為。
夏蟲不可語冰。是說對一個夏天的蟲子,無論你怎么和它討論冬天的冰雪它都不會明白。人生百態,境遇不同,學識不一,立場不同,我們難看法一致,不必嗔怪別人無法認同我們的觀點。因為我們是夏蟲,無法理解對方的寒冷。
把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毫不吝嗇地布施給眾生,這樣做可以使你的財富圓滿。我們常常會猶豫,怕布施了以后自己就沒有了。不要擔心,付出的越多,將來得到的越多,不會因為布施了,自己的福報就窮盡了。布施是增加福報的一種方法。
夢,不能做得太美,美了難以實現;話,不能說得太滿,滿了難以圓通;調,不能定得太高,高了難以合聲;事,不能做得太絕,絕了難以進退;情,不能陷得太深,深了難以自拔;利,不能看得太重,重了難以明志;人,不能做得太假,假了難以交心;世,不能看得太清,清了難以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