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真歷史:強漢、盛唐、剛明的光輝
漢朝: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唐朝: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明朝:跳梁者,雖強必戮!
圖一 大秦帝國
從大秦帝國消滅六國、建立起封建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起,中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是屬于世界第一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有三個朝代實力冠絕天下,全面壓制同時期的其他國家。這三個朝代分別是“天下強漢”“夢幻盛唐”“不屈剛明”。
圖二 初興的大漢帝國
大漢帝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封建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大秦帝國因為存在的時間短暫,各項先進制度并沒有深入堅持下去,影響也并不深遠。大漢帝國建立后,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大秦帝國創立的優秀制度,堅持并發展下去,這為日后長達千年的大一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經過長達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漢武帝時期,大漢帝國對外全面開疆拓土,也大致奠定了日后中華的版圖?!?/p>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名言則是大漢帝國自信的體現。
圖三 與大漢帝國同時期的羅馬帝國
在大漢帝國崛起的時候,全世界只有一個羅馬能與大漢相提并論,其余國家完全沒有與大漢相提并論的資格。雖然羅馬在各方面能與大漢一較高下。但是,羅馬在根本體制上是不如大漢的。第一,羅馬沒有一個占人口多數的主體民族,羅馬采用的是聯盟加授予公民資格的方式來擴張。第二,羅馬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前期羅馬采取的是貴族共和制度,扯皮嚴重。后期,羅馬雖然建立起帝制,但是,元老院依然存在,依然對皇帝產生牽制。使得羅馬不能像大漢一樣集中全部力量。
圖四 鼎盛的大漢帝國
所以,綜合來看。雖然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內,羅馬是世界上唯一能與大漢相抗衡的國家。但是,從整體實力來看,大漢依然是強于羅馬的。所以,大漢帝國絕對是名副其實、實至名歸的古典早期四大帝國之首、世界古代史早期第一帝國。
圖五 鼎盛的大唐帝國
大漢帝國之后,大唐帝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配得上“天朝上國”稱號的朝代。大唐帝國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巔峰,以開明大氣、國力強盛而名垂青史。而且,大唐帝國擅長借力打力、縱橫捭闔、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成果。因此,大唐帝國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了最夸張的戰果,讓人心服口服。大唐名將劉仁軌在白江口以一支偏師滅亡倭國舉國四百多艘戰船,說出了“吾欲掃平東夷,頒大唐正朔于海表”的佳話。這不僅是劉仁軌個人的自信,也是整個大唐帝國強盛的寫照?!包S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眲t是王昌齡的唐詩,由此可見唐朝軍隊的雄心壯志。
圖六 與大唐帝國同時期的阿拉伯帝國
在大唐帝國崛起的時候,中東的阿拉伯人也開始崛起,并建立起一個面積不亞于大唐帝國的阿拉伯帝國。單純從國土面積、軍事實力、文化素養等方面來看,阿拉伯帝國與大唐帝國不相上下。但是,阿拉伯帝國最大的問題在于,制度草創,并不穩定。此外,阿拉伯帝國領土內,民族眾多,矛盾重重。這兩點因素最終摧毀了阿拉伯帝國,使得一個龐大的帝國分裂成無數個小政權。因此,大唐帝國在當時依然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依然是毫無疑問的壓制全球。
圖七 鼎盛的大明帝國
大唐帝國滅亡后,中華陷入了一段相對衰弱期。直到大明帝國建立,中華才真正完全復興。相對于大漢帝國與大唐帝國的外向,大明帝國相對內斂。但是,內斂不代表無作為。永樂大帝時期,派遣鄭和下西洋,充分發展了對外貿易,宣揚了中華文化。大明帝國還積極經略東北,大大強化了對東北的控制。此外,大明帝國還積極剿滅割據西南的土司,穩固了對西南的統治。大明帝國最光輝的戰績則是抗日援朝。日本妄自尊大,幻想以朝鮮為跳板,征服大明。大明帝國則派出數萬大軍,徹底擊敗了日本戰國鍛煉出的幾十萬精銳。并以“跳梁者,雖強必戮”這樣的豪言壯語作為終結的宣告。
圖八 與大明帝國同時期的西方
大明帝國建立后,西方也開始了文藝復興,開始了海外探索。雖然西方在航海方面比大明帝國更有經驗,但是,大明帝國的海軍并不薄弱。加上大明帝國依然開明大氣,所以,西方在與大明帝國的貿易中,依然是輸出少、輸入多,白銀是流向大明帝國的。在當時,因為大明帝國積極學習西方先進的東西,所以,大明帝國國力依然死死壓制西方。依然是當時第一流的國家。
圖九 大明帝國末期形勢圖
大明帝國因為農民起義、內部叛亂、外族入侵同時爆發而滅亡,讓人扼腕嘆息。如果沒有遇到這種慘烈而絕望的情況。以大明帝國的開明,是一定會發展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定會成為世界第一流國家的。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讓我們銘記強漢、盛唐、剛明的光輝,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