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NT檢查?用什么方法查?
NT就是英文的nuchal translucency的縮寫,翻譯中文就是頸項透明層,通俗的講就是胎兒脖子后面的一個透明帶,那么檢查的方法可想而知就是B超了,使用超聲波查看胎兒的NT是早孕期篩查胎兒遺傳物質異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尤其是多胎妊娠。
2、NT檢查什么時候做?有什么用?
按美國婦產科協會的指南來講,NT檢查最好是在妊娠的11到14周之間進行,過早還看不到NT,那么過晚的話異常的胎兒NT也會消失,這個窗口期是非常珍貴的。
那么NT到底為什么會反應胎兒遺傳物質異常呢?因為胎兒早期淋巴液的回流會經過脖子匯入鎖骨下的血管,如果遺傳物質異常,可能導致回流異常,脖子下面就會積攢大量淋巴液,導致B超下面看到NT增厚,可以提示胎兒遺傳物質異常,早作進一步處理。而14周以后,即使遺傳物質異常的胎兒,NT也會消失,所以錯過這個時期就不能行NT檢查了。
3、NT檢查前,是否需要憋尿?
一般來講,12周以后做B超就不需要憋尿了,所以NT檢查沒有特殊情況不需要憋尿。
4、錯過NT檢查的時機,有什么危害?
NT是早期發現胎兒異常的最敏感指標,當然,絕大部分懷孕到這個時期的胎兒都是正常,大約只有4%的胎兒是異常的,NT是早期發現胎兒異常的最敏感指標,所以,盡量不要錯過這個檢查,當然,即使錯過也不必過度緊張,畢竟96%的胎兒都是正常的。
5、NT檢查和唐氏篩查哪個更準確?
NT檢查屬于影像學檢查,一旦NT異常,那么有1/6的可能胎兒是染色體異常。唐氏篩查屬于血清學檢查,一旦提示高危,那么所有提示高危里面會有2.5%的胎兒染色體異常,兩個并不具備直接可比性,但如果兩項檢查聯合起來,準確率可以達到90%以上,所以聯合起來使用效果更佳。
6、 NT檢查提示低風險,唐篩還用做嗎?
NT檢查不像唐篩一樣提示高危低危,如果NT大于3mm,那么意味著胎兒有1/6額可能是染色體異常,目前推薦是做羊水穿刺,也就是絨毛取樣檢查,如確定染色體異常,盡早處理,但羊水穿刺有一定的風險,且技術難度較高,所以很多孕媽媽還是會在晚一些進行羊水穿刺檢查胎兒染色體而不會再行唐篩。
那么如果NT小于3mm,意味著發生胎兒染色體風險很小,就像上面一個問題介紹的,如果能再行唐篩檢查,可以進一步降低胎兒染色體異常的風險,目前有些地區開展了早期唐篩,就是NT結合11到14周的血清學檢查,這個檢查準確性更高,如果進行了早期唐篩,就不必再進行中妊期唐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