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得好,是藥三分毒!
可偏偏有人就不信,有些人,雖然檢查提示一些小問題,按說不要吃什么藥,但他們還是執意去吃,有些人,檢查沒什么問題,只是感覺身體不舒服,沒必要吃藥,但他們還是去吃。
調理身體,很多人自然會選擇中藥,在他們看來,中藥基本都是綠色植物提取出來的,是純天然的,連孕婦小孩都可以吃,能有什么副作用呢?
這樣的觀點是大錯特錯的,即便是中藥,對身體也有一定的傷害,如果你去看了靠譜的中醫還行,可有些人,只是找了一些沒有任何資質的江湖郎中,或是干脆自己給自己當醫生,自己給自己看病抓藥,這樣做可就非常危險了。
最近幾個月的時間,收治了很多藥物性肝損傷的患者,他們清一色都是亂服中藥,亂服中藥的人,往往有這幾個特點。
自己給自己當醫生,自己的量自己掌握,經常把不同的中藥弄錯,吃得時間很長,而且從來不去醫院檢查。
今天,就和大家來說說,究竟哪些中藥更傷肝?
1、黃連
美國和新加坡都禁止使用黃連,早在1978年新加坡衛生部發布公告,宣布黃連及其所含小檗堿為毒物,禁止買賣和臨床使用。
說到這,很多人一定不相信,想不到,國外連黃連都禁用了。
但是在國內,黃連太唾手可得了,很多人其實本什么問題,但也要吃點黃連,因為黃連能夠提氣,增強免疫力。
國外有些國家之所以禁用黃連,是認為黃連會傷肝,原來小檗堿又稱黃連素,是從中藥黃連分離提取出的一種生物堿,研究證實,小檗堿能使G-6-PD缺乏者的紅細胞破壞,產生黃疸。
所以,對于G-6-PD缺乏的人群,是禁用黃連的。
2、大黃
便秘了怎么辦?
有一種中藥特別受大眾的歡迎,那就是大黃,大黃具有通便的作用,要知道,受便秘困擾的人實在太多了。
于是大家都會選擇購買含有大黃的藥物去通便。
但是在我們的鄰國韓國,是禁用大黃的,原因是,韓國方面認為大黃中的水解鞣質有潛在肝臟毒性。
另外,大黃雖然能夠通便,但時間長了會造成嚴重的依賴,甚至會導致結腸黑變病,所以最好不要選擇大黃通便。
3、何首烏
何首烏,深受大眾的歡迎,原因就是大家都認為何首烏能夠生發黑發。
要知道,在國內很多人飽受禿頂和白發的困擾,于是大家就會不約而同地選擇何首烏。
但是何首烏不能亂用,因為傷肝。
解放軍第81醫院肝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2004年5月到2008年5月間收治的40名因口服何首烏致肝損傷的患者進行分析,其中38人為常規劑量。這40人均為治療脫發、白發而服用了何首烏。平均服用9周后,出現了肝損傷,有兩位患者死亡。結論稱,口服何首烏可引起肝功能損害,甚至誘發急性肝衰竭。
很多用何首烏的人,在使用的時候非常不規范,他們往往會超劑量使用,而且使用時間非常長,這些都導致了何首烏傷害了肝臟。
4、馬兜鈴酸
2017年10月,《科學:轉化醫學》的研究再次將馬兜鈴酸推至風口浪尖。其中,針對臺灣地區肝癌患者的基因測序結果顯示,78%的患者罹患肝癌可能是馬兜鈴酸所致。針對大陸地區的研究數據顯示,48%的肝癌患者可能歸因于馬兜鈴酸。
這是一則非常重磅的研究報告,因為在老百姓的心里,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可是好藥,在國內使用的時間已經有上千年了。傳統中醫認為,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具有利尿、抗感染、消炎和抗蛇毒等功效。
廣防己、馬兜鈴、天仙藤、關木通和青木香等中藥里均含有馬兜鈴酸,國外很多國家,包括美國、比利時、英國等都已經禁用了馬兜鈴酸。
由此可見,并非所有的中藥都是安全的,有些中藥傷肝,這并非醫生危言聳聽,現在很多中藥的購買不需要醫生的處方,只要去藥店購買往往能輕易獲得,這恰恰增加了風險,導致很多人過量服用了中藥。
無論中藥和西藥,是藥三分毒,所以當我們要開藥的時候,一定不能自己做主,應該咨詢專業的醫生。
如果在吃中藥的時候,你出現了不明原因的黃疸、乏力、納差、厭油、皮膚瘙癢、尿黃等癥狀,均應該警惕是肝功能受損,明確是不是肝功能受損,其實特別簡單,到醫院做一次肝功能檢查即可。
如果明確為肝損傷,最重要的治療方法就是停用傷肝藥物,給肝臟以充分的休息時間,大多數時候,及時停用損肝藥物,肝功能往往能夠恢復,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肝衰竭,甚至需要肝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