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 肝病科 主任醫師 郭雁賓,擅長乙、丙型慢性肝炎、肝衰竭、肝炎肝硬化和妊娠肝病等疾病的治療
肝功能是否正常,只看轉氨酶水平就可以嗎?
肝臟是一個大的化工廠,在人體代謝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說到肝功能,多數人都認為肝功能好不好,只看轉氨酶(ALT和AST)就行,但實際上,反映肝功能的指標不止這兩個項目,還包括白蛋白、球蛋白、膽堿酯酶、凝血功能以及血清膽紅素等方面。有的患者轉氨酶水平正常,但是蛋白電泳顯示球蛋白升高、白蛋白下降、白球比值倒置(正常范圍是1.5-2.5,小于1.5即為倒置),說明慢性肝炎可能已經向肝硬化發展了;如果膽堿酯酶水平下降,也說明肝臟有損害了。
所以說,肝功能是否正常,絕不能只看轉氨酶,還要綜合其他指標進行判斷。
另外,不同醫院用的檢測試劑不同、生化分析儀不同,所測得的轉氨酶正常值也有所不同。在佑安醫院,男性的ALT正常值上限為40,女性為35。在肝功能指標中,ALT水平變化最靈敏,因為它處于肝細胞的胞漿里,AST位于肝細胞的線粒體里,一旦肝細胞遭到破壞,ALT會最先漏到血液中被檢測出來。但一些肝硬化患者,檢查單上ALT正常,AST卻升高,也說明肝功能異常。
肝功能結果正常,說明乙肝病情不嚴重嗎?
這個不是絕對的,以前有一種說法叫:“靈活機動的轉氨酶、要命的黃、頑固的T”。為什么叫靈活機動的轉氨酶呢?對于慢性乙肝患者,可能勞累就會導致病毒復制量增加,轉氨酶水平升高,但由于肝臟本身的代償能力非常強,用些保肝藥或者壓根不處理,過幾天轉氨酶就能自己降下去。所以說,轉氨酶水平是很容易發生變化的,單次肝功能的檢查結果正常,并不能說明乙肝病情不嚴重。
另外,“要命的黃”指的是:患者出現黃疸、血清膽紅素升高了,說明病情加重了;“頑固的T”指的是過去用來測定血漿蛋白水平的TTT實驗(麝香草酚濁度試驗),現在已經用蛋白電泳代替了,可以據此判斷慢性肝炎是屬于輕度、中度,還是重度,亦或是已經發展至肝炎肝硬化的程度了。
肝功能結果正常,進展為肝硬化、肝癌的風險會不會低一些?
正如上面提到的,肝功能正常,只能說明目前肝臟的代償能力還不錯,并不意味著病情不會發展。本來是10個人(肝細胞)做工,現在減少為5個人了(病毒活動破壞一部分肝細胞),雖然拼著勁、努把力也可以完成肝臟這個化工廠的工作,但這種情況不處理是絕對不行的,因為病毒還在持續復制,損害正常的肝細胞。如果拖延不治療,將來病情一定還會繼續發展,發展至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并不會降低。
肝功能結果正常,是不是說明乙肝屬于攜帶者狀態?
平時我們說的攜帶者,應該是處于免疫耐受期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也就是說機體和病毒處于和平共處的狀態,免疫系統還未對病毒發起過攻擊,肝細胞也沒有出現過明顯損傷。除了肝功能正常之外,患者還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才能算是真正的攜帶者:
1)乙肝五項中e抗原陽性,往往代表感染時間比較短;
2)病毒載量比較高,一般是10的7次方、8次方左右;
3)患者沒有2級以上的肝臟炎癥和2級以上的肝纖維化;
4)患者能做到定期復查,每3~6個月檢查一次,都沒有發現ALT升高!
如果一位50多歲、年齡偏大的患者,肝功能是正常的,但病毒載量不是很高,約10的3次方左右,那么他可能很早就感染了乙肝病毒,已經與病毒進行了多年的斗爭。機體每一次啟動免疫系統對抗病毒,都會造成肝細胞損傷;如果肝細胞不能恢復好,肝臟的星狀細胞會生成纖維條索,填充受損肝細胞的空間,慢慢地會發展為肝炎肝硬化。所以,上述患者并不屬于真正的慢性攜帶者。
肝功能結果正常,就不用抗病毒治療嗎?
患者的肝功能結果正常,如果經判斷確實處于攜帶者狀態,機體還沒有啟動免疫系統對抗病毒,這時不需要、也不適合進行抗病毒治療;但如果說患者已經發展至肝硬化,我們認為只要能查到病毒,即使肝功能正常,也得抗病毒治療。
有的患者用了保肝藥或降酶藥,肝功能檢查結果正常了,認為疾病控制住了,沒有必要再抗病毒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就類似于細菌感染導致的肺炎,解熱鎮痛藥是緩解癥狀的,治標不治本,而抗生素是治本的,可以把細菌清除體外;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保肝藥、降酶藥只能把轉氨酶降下來、減輕肝臟損傷,同樣是治標不治本的,抗病毒治療才是關鍵。
所以說,要不要抗病毒,一定不能單看轉氨酶,單看肝功能,必須要綜合判斷,否則很容易延誤病情。另外,患者一定要記住,早抗病毒早受益,晚抗病毒晚受益,不抗病毒無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