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問醫康(ID:jiujiuyikang991)
主治醫師:郭義
醫院: 北京正安中醫醫院
擅長:郭氏脊椎療法創始人,獨創深度松解針法,擅長治療頸椎病、腰間盤突出、膝關節疼痛等各種久病不愈的急、慢性疼痛。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有造血、濾血、清除衰老血細胞及參與免疫反應等功能。
因其含血量豐富,能夠緊急向其他器官補充血液,所以有'人體血庫'之稱。有后天之本之稱。
《淵源道妙洞真繼篇》卷中:“脾為臟胃為府。象土,旺于季,絕于春,死于甲乙。
其音宮,其色黃,其性兼靜及喜于和,其養肉,其候唇,其味甘,其臭香,其液涎,其聲歌。
脾藏意生思,思傷脾。脾者,倉廩之官,及為之本營之居也。脾氣兼并,故五味出焉。其華與勞在唇之四白,其充在肌肉”。
人體氣血來源于脾胃運化的水穀精微。氣血充足,則面色紅潤,肌肉豐滿堅實,肌膚和毛發光亮潤澤,外邪不易侵犯,身體不易發病,容光煥發,身體矯健,自然也就健康長壽。
反之,脾胃運化失常,氣血化源不足,則會出現面色萎黃,肌肉消瘦,肌膚毛發枯萎無光澤,外邪極易入侵,體內易發疾病,面色枯槁,發疏易脫,身形萎縮,多病夭橫。
做完這8道簡單的測試題,你就能知道,你的脾臟是不是在“怠工”或者準備“罷工”了!
1、不管是晚上還是白天,一覺醒來,你的口水總會讓枕巾“濕”身。
2、肚臍特別容易著涼,一著涼就拉稀。
3、腹脹,肚子里面老有氣,要排個氣才舒服!真是有點尷尬……
4、總是像吹了氣似的,渾身上下都腫著!要不你就瘦得像個“柴火妞”。
5、什么都沒干也覺得累,全身沒力氣,哎,真是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
6、胃口不佳,吃什么都不香,根本就沒有吃東西的欲望。
7、正是亭亭玉立的年紀,但胸部卻有點下垂,而且皮膚變松弛了。
8、大便不成形,如廁后,便池老沖不干凈。
如果以上回答有5條你會“點頭”,那么你就要關心你的脾臟了,它正在“消極怠工”,跟你這個“領導”叫板呢,你要反省自己是不是“用工過度”了啊!
要養脾胃,最重要的就是從飲食下手
要養脾胃,最重要的就是從飲食下手,除了不要吃太飽之外,也要有規律,不要吃腐敗或是過于刺激性的食物,才能達到健脾的功效。養脾要做到以下4點:
1、餐餐只吃7分飽
由于養脾要跟養胃一起進行,脾胃有起升清降濁的作用,因此,吃東西絕對不能吃太飽,以免增加脾胃的負擔,引發更大的問題。尤其是時下許多餐廳都采吃到飽策略,請注意,只要吃7分飽就好。
2、7~9點一定要吃早餐
早上7點到9點是胃經運行的時間,這個時候最適合吃早餐,可以加速食物的消化,且最好選擇米飯類食物當早餐,以符合醣分入脾的概念。
到了9點至11點時,則是脾經運行的時間,早餐消化后的營養物質剛好可進入脾臟,恰恰能符合生理秩序,達到養生健脾的效果。
3、挑黃色食物吃,健脾助胃
性甘的食物可以補養氣血、補充熱量且消除疲勞、調解胃功能不適,又具有緩解痙攣的作用,因此,可以多選擇桂圓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黃色食物則是健脾食物的代表。
以五谷類來說,可食用玉米、扁豆、豌豆等;蔬果類則以地瓜、南瓜、芥蘭菜、香菇類為優先,水果中的鳳梨、橘子、蘋果、楊桃、柳丁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至于肉類則可以雞肉、鱸魚、鱔魚等。
4、摩腹護脾
食后摩腹法是:吃飯以后,將手搓熱,放于上腹部,按順時針方向環轉推摩,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可連續二三十次不等。此法可促進胃腸消化功能,有利于腹腔血液循環,還能治療一些疾病。
只要持之以恒,對脾的運化功能有益。自唐代孫思邈提出:“飯后即自以熱手摩腹”之后,后世養生家多有所沿用,實踐證明行之有效。
食后摩腹,刺激腹部相應的穴位,尤其是脾胃經絡在腹部的穴位作用,使得氣血循經絡而運行,防止脾胃氣滯,暢達脾胃氣血,更加有助于增強脾主運化的功能,達到養護后天之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