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讓書法回家。
中國的文化是博大又精深,再博大精深若不傳承那也就斷了,所以,文化只有傳承,文明才能延續。
中國的文化講究的是傳承,往往父業子承。別的不說單說這書法,我們現在還是學的老祖宗的那點東西,這千年的書法就這么一代接一代傳下來了。
當然,不是書法家的孩子就會寫書法,天才、優越條件外加勤奮學習。
這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家的東西首先是傳給子孫后代了,這種近距離傳承更加有效。千年的書法歷史上,有家傳的悉數列舉,最出名的算是王家了,老王王羲之和小王王獻之(王羲之最小的兒子)書法史上合稱“二王”,晉王家從祖上書法傳承不斷,前后近200年,到了王羲之、王羲之這兩代成就最高了,當然王羲之的叔父,子侄水平也很高。
王羲之父子、叔侄
▼
王導(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阿龍?,槴e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晉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歷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是王羲之的堂伯。
王羲之 《蘭亭序》局部 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平安帖》
王獻之 《中秋貼》
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漢族,祖籍瑯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生于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東晉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為書圣王羲之第七子,與其父王羲之并稱為“二王”。
王獻之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攻草書隸書,也擅長繪畫。他自小跟隨父親練習書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張芝,自創新體。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是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王獻之亦善畫,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目其畫為“中品下”。
王獻之 《鴨頭丸貼》
王羲之次子王凝之書法
王羲之三子王渙之書法
王羲之五子王徽之書法
王羲之六子王操之書法
王珣《伯遠帖》
王珣(350-401),字元琳,小字法護。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為東晉著名書法家王導之孫,王洽之子,王羲的侄子。
▼
歐陽詢、歐陽通父子,父親歐陽詢是唐楷四家之一。
歐陽詢行書
歐陽通楷書
▼
接下來必須要列舉的就是宋朝的蘇家了,爺爺蘇洵,父親蘇軾,兒子蘇邁、蘇過。
蘇洵墨跡
蘇軾手札
蘇邁手札
蘇過手札
▼
米芾、米友仁米姓父子
米芾手札
米友仁手札
▼
趙孟頫、趙雍父子
趙孟頫手札
趙雍手札
▼
文徵明、文彭、文嘉父子
文徵明書法
文彭書法
文嘉書法
說明 | 此篇圖來自網絡,由書法網編輯。更多精彩閱讀,敬請關注書法網微信公眾平臺【墨品書法網】,轉載請務必說明源自“墨品書法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