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新高考改革確定采用“3+1+2”模式,3(語數外)+1(物理、歷史任選1)+2(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任選2),強化了物理、歷史的學科地位。從國家層面來講,是要使國家人才儲備的綜合質量進一步提升;從同學自身的角度講,國家希望每一位同學的人生更加精彩,因為不管你感不感興趣,無論你是否理解科目的價值所在,現在所有科目都是同學們未來整個人生的基礎學科,現在的高考改革也是在“專一”和“全面”以及“國家”和“個人”之間反復探索優化的結果。
“3+1+2”模式中只包含有限的選擇,因為“3+1+2”模式已經初步確定。選擇行為本身很簡單,只是分分鐘的事情,但選擇的價值并不只是最后決定的一瞬間,而在于選擇之前的準備工作。
對即將面臨的選擇,同學們做好準備了嗎?如果讓同學們現在就選,你能自信地做出抉擇嗎?又該怎樣具體操作?
及早完成準備工作
如何做好選擇前的準備?職業生涯規劃先選職業還是先選科目?
我們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并不是先把未來職業確定下來,而是通過對職業生涯的了解來更好地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通過對未來感興趣職業的了解來理解所學科目的意義所在。同學們涉世未深,未必能一一對應地做出選擇,而高考又是必由之路,無論科目如何選擇,成績好了一定會有理想的職業可供選擇,所以還是應該以科目選擇為主,職業選擇為輔。
首先,從了解自己開始,從了解自己的興趣和目標開始。
人們往往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做得最好,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時最成功,也最幸福。職業生涯不僅是生命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興趣既是從事一門學科、一項職業最大的動力,也是日后工作積極性的發源地。同學們可以想一想,自己對哪一科最感興趣,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科目成績有何差別?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后,就可以按感興趣的程度做個初步排序。
第一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
接下來,同學們需要針對不同情況,為正式選擇科目之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制定好計劃,因為我們不可能把準備工作持續到最后做出抉擇的那一刻為止。
針對第一種情況相對簡單,只需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再確認一下自己的初步排序,然后繼續“奮蹄”就可以了。
著重是第二種情況,也是更需要做職業生涯規劃的情況。你必須盡快確定職業目標。可以把確定目標的過程分解為以下幾個步驟:普遍了解職業種類、重點選擇職業傾向、了解傾向職業的必備特質和特質同當前科目的聯系、職業目標對科目的要求與自己初步排序科目的差距所在、確定在哪些科目上迎頭趕上等幾個步驟。全家齊動員,利用書籍、網絡、人脈,盡快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這幾個步驟的內容。也許同學們會發現,帶著目標和差距去學習,強項與弱項的差距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明顯。
沒有目標的學習和生活都是充滿遺憾的,也許有的同學已經確定自己即使什么都不做,一生都會衣食無憂,那么你想過周圍的人都在奮斗和進步,而你只是在日復一日地懶散度日的景象嗎?那樣你會真正快樂嗎?
及早實施你的決定
除了興趣和目標以外,同學們還要考慮自己的人格類型、性格、能力、價值觀等方面的因素。
可以用“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模型為參考。在這里,我提示同學們,人格類型與可選專業之間并非一一對應,一種人格類型可以對應多個專業,同一專業也可以適合不同人格類型的同學選報。
要考慮不同職業對從業者性格的要求。很難想象,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去做醫生,一個缺少耐性的人去當會計,那會是怎樣的結果。
為了更全面地把握自己的特長與能力,預判在未來的專業學習乃至職業發展中的能力發展程度,同學們不妨多問問自己“最擅長做什么”“做哪些事不知疲倦、不怕累、不怕煩”“做哪些事得心應手,更有成就感”,答案就是自身能力所在。
建議考慮四個走向,即高度、寬度、深度和溫度。高度指成就高低,寬度指生命中的每個角色,深度是能否在某一領域的精益求精,溫度則取決于是否在生命中有熱愛的東西。
無論哪種情況,都要及早做出決定,在決定的范圍內,集中精力去施展自己的能力,即使調整決定也要很快付諸實施。不建議普遍培養式的學習以及到必須選擇的時候再視情況擇優選擇的做法。
及早做出你的選擇
選擇確定后,就要為各科設定目標,并堅持不懈、一以貫之地去實現它。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莫過于堅持了。有人說學習是痛苦的,那是沒有堅持下來的人的借口而已,看看周圍利用一切時間抓緊學習的同學,他們痛苦嗎?不,他們在享受學習的快樂,真正痛苦的是那些魂不守舍、找不到歸宿的人。
從整個人生的角度看,無論如何選擇,都不是把選擇之外的科目徹底放棄的理由,沒有選擇的科目只是你暫時不需要在高考中面對而已,在未來人生的大考場中,甚至在高考過程中,你會發現這些暫時被冷落的科目的價值絲毫不遜色于你選擇的科目,而它們對你已經選擇的科目而言,也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課余時間,同學們完全可以從換腦休息的角度,適當補充更加豐富的科學營養,以更加自信、更加渴望知識的姿態走進高中生活、面對高考、收獲人生。
無論選擇哪些科目,無論選擇何種職業,無論如何規劃生活,學習都是唯一不變的必選項。
作者:東北育才學校高中部/劉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