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有現在人那么多的保健品,知識面也沒有現在這么廣,可以集各地養生保健方法于一體,那么古人是怎么樣養生保健的呢?
其實,古人經過長期的實踐,也有了獨樹一幟的長壽秘訣,其中有十個長壽秘訣為世人所認可,連乾隆皇帝都在遵守這些長壽方法,乾隆皇帝的壽命大家是都知道的。具體是壽命秘訣呢?請各位客官慢慢品讀。
一、多咀嚼
民間有“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的說法,這里說的叩齒就是指牙齒的上下叩擊,但是由于這種方法對于很多人來說有些不切實際,所以很少人能長久堅持。所以古人就演化成了多咀嚼,一方面可以使食物變得更細,更便于消化。另一方面可以在吃飯的同時鍛煉牙齒達到強齒固齒,促進牙齦的血液循環。所以,在吃飯的時候多多咀嚼,可謂一舉兩得。
二、吞津養腎
古人有“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的說法,沒錯,就是自己咽下自己的口水。聽起來有點惡心,其實不知不覺中,我們自己就經常在做,只不過頻率還不過高而已。根據現代化學分析唾液中不僅含有水分,還含有酵素、維生素、蛋白質、氨基酸和礦物質等。具有軟化血管、殺滅細菌、助消化和健齒固腎等作用。
中醫認為,唾液進入人體經過一系列的運轉會形成精氣,能夠強腎補元。所以,我們吃飯時、喝水時都是在養生,并且吃飯時咀嚼的次數越多,唾液分泌的也越多。.
三、常搓耳朵
俗語說得好,“腎開竅于耳”,常常搓耳朵不僅僅可起到養腎的作用,耳朵上也有身體各部位的反射區。古書記載“耳者宗脈之所聚也”、“ 一身之氣貫于耳”都明確告訴我們耳朵的重要性,所以常搓耳朵還可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有利于耳朵的血液循環。
四、常搓臉
古人長壽方法中有“鼻常揉,睛常轉,面常搓”的說法,我們總結為長搓臉,并且在搓臉的同時可以轉動眼睛。
人的衰老首先可從臉上反應出來,面部有很多養生穴位,常搓臉可以促進面部血液循環,刺激穴位,起到美容、助消化的等作用。這也是現代美容業進行面部按摩能去皺、延緩衰老的原因。
在搓臉的時候揉鼻子,可以改善鼻子的血液循環,提高鼻子的功能,減少細菌和灰塵進入肺部,使吸入肺部的空氣更加清潔、溫暖和濕潤,提高呼吸系統的抵抗力。
搓臉時閉上眼睛轉動,一方面可以緩解壓力,提神醒腦,另一方面可以促進眼部的血液循環,緩解眼疲勞。這個方法非常適用于現代人,尤其是經常對著電腦的工作者。
五、護好雙腳
現在都市到處都有足療養生的地方,可見足療具有養生長壽的作用,我們都不會質疑。其實,我們可以自己動手經常按摩腳部,“寒從底來”腳容易受涼,而腎經起于足下,更有“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的說法,所以護好腳就是護好腎的開始。
而常做足部按摩可以提高內臟器官的功能,增強免疫力,可延年益壽。
六、常常揉肚子
很多人只在肚子不舒服的時候才會去揉肚子,其實中醫認為肚子是“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所以建議大家常揉肚子。其實,常揉肚子不僅可以刺激腸道蠕動,排宿便,減少毒素堆積。同時,可以刺激胃腸道的消化,加強對食物營養的吸收。
其次,揉肚子可以提高內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脂肪的堆積。并且,揉肚子還可以平息肝火,生氣傷身又傷神。
七、常伸懶腰
現在生活中,伸懶腰常被指是一種偷懶或者不雅的行為,其實經常伸懶腰有著很好的養生作用。
首先,長伸懶腰可以增加肺部的空氣吸入量,使血液含氧量升高,可緩解機體的疲勞。
其次,可以增加大腦的供血量,解除大腦疲勞,使頭腦更清醒。同時,肌肉的拉伸可以緩解肌肉疲勞,對于久坐族來說可以預防腰肌勞損,糾正脊椎過度前區。
八、多運動
長壽秘訣還有一個很少人知道的“提肛運動”,提肛運動就是有規律地往上提收肛門,然后放松,一提一松。這樣做的話一方面可以避免便秘、痔瘡、肛裂等肛腸道疾病,另一方面是有益于泌尿系統,特別對男性的前列腺疾病有幫助。所以,這個動作可以隨時隨地的做,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