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弘張歆藝昨天大婚了。婚期早定,卻總有人看不習慣,非要扒出張歆藝“二婚”的歷史來說事。
中國日報網以《為什么說“二姐”張歆藝配不上袁弘》為題,曬出很多網友覺得張歆藝不配袁弘的理由,比如她首任男友王志飛比她整整大了16歲,還幫她解決北京戶口、住房等問題。最關鍵的是,張歆藝和王志飛在2005年左右認識,但王志飛2007年才和妻子離婚,也就是說,張歆藝曾經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第三者。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近日國民老公王思聰就可以“大義凜然”的說,我保護措施做的比較嚴謹,近十年來只讓一個女孩做過人流。這個標題近日刷爆朋友圈,可試想一下,如果標題變成國民老婆張歆藝,后面不知道會有多少難聽的留言,這其中,一句“王志飛幫她解決了北京戶口,楊樹鵬陪她體驗了婚姻生活,果然都不是賠本的買賣”,想必會成為一句相對客氣的評價了。
二婚的二姐怎就不可以大大咧咧活出真性情?姐就是二婚,姐就是有著黑歷史,但是不妨礙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啊!可是兩人在一起,那么多袁弘的粉絲嗷嗷叫著“粉轉黑”,對兩人而言也不能視而不見吧。不過這對敢“互黑”的小夫妻,卻恰恰好撞成了對的人。
生活中的二姐張歆藝,與袁弘之間,總是被爆互黑。
別人曬的都是擁抱、牽手、親吻照、或者是美美的生活照,他倆卻曬出對方的丑照“互黑”,完全沒有偶像包袱,愣是把生活過成了段子。
即使在婚禮上,他們還是沒有停止過互黑。
張歆藝:如果在古代,你會不會娶很多老婆?
袁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是要聽的。
袁弘:你覺得我在什么時候最帥?
張歆藝:你遛狗時最帥。
張歆藝:你覺得我在什么時候最美?
袁弘:你給我做紅燒肉的時候最美。
張歆藝:你到底有沒有愛過胡歌?
袁弘:愛.過..嗎?
就婚姻來說,明星比普通老百姓有著更低成本的試錯。婚姻如穿衣打扮,有的衣服搭配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別扭,不是衣服不夠好,而是真的不搭,也就是俗話說的玩不到一塊去。如果你硬要一起玩,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可能你們要經過不停地磨合磨合再磨合,可能還是感覺少了那么點樂趣。
在這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說,為什么說袁弘、張歆藝這對敢“互黑”的小夫妻是對的人吧。
以精神分析的視角來看,能自黑、自嘲是一種高級的防御機制,是一個人高情商、高自尊的表現,而“二姐”張歆藝正是這樣的一個人。
“自黑”的基礎首先是對自我價值的認可,只有在“我認為自己很好”的基礎上,才能收放自如的“自黑”,你很少看見一個自卑的人會自黑,因為他本身對自我的認可度就不高,平時又投放了更多的關注度在防御他人和自我的攻擊上,根本沒有心思和能量去自黑。
能“互黑”的兩個人則建立在兩個基礎上,一個是雙方對自我的認同,即我認可我自己,所以我不怕別人對我的打擊和否定,一個是雙方對彼此的認同,即你知道我認可你,我也知道你認可我,帶著這種對關系的自信和安全感,彼此之間的攻擊就成了一種樂趣和玩笑。
我們和關系越好的人,互黑的程度和頻率越高。
互黑,是一種力比多的投注,是我們生而為人最基本的能量之一——攻擊性的釋放。當兩個人能夠以“互黑”這種帶有樂趣和戲謔的方式去投注我們生來的能量的時候,這段關系一定是高質量的。
攻擊性是我們生而就有的,隨著我們的成長,攻擊性的形式和表現會變得越來越隱蔽和高級。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丈夫”學習好、工作高升等等,都是對做不到這些的人的變相攻擊。
攻擊性不能被消除,只能被轉化,所謂的高情商,就是把攻擊性轉化,以一種讓人更加舒服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攻擊性。兩個適合進入婚姻的人,也是能表達和將攻擊性承接的更快樂和舒服的人。
為什么你的婚姻中,彼此不敢“互黑”?
見過許多對夫妻,婚姻中矛盾沖突不斷,究其根本還是認同問題。曾有心理學家放言: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問題就是認同問題。
我們常常自己不認同,進入婚姻卻奢望對方能給自己認同,可惜的是我們常常帶著那個原本就對自己不認同的“有色眼鏡”,從對方對自己的反饋中挑挑揀揀,你這么做好像是認同我,那么做好像是不認同我,我都為你付出了這么多,你怎么可以不認同我,于是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還有的是自己本來就不認同對方,卻由于各種原因跟對方進入一段婚姻。這既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是對對方的不負責。當你在婚姻中把自己的不負責投注給對方,你可曾想過他這一生都要面對一個擰巴的婚姻,因為你本來想要的就不是他。
去找一個能跟你“互黑”的人結婚吧,那樣你的婚姻將樂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