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學習好的孩子,往往不是做事有條理,就是自我約束力強;不是善于傾聽和思考,就是適應能力強、見識廣博。
其實,小學一、二年級孩子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家庭學習氛圍比起孩子考了幾個100分,報了多少個課外班更重要!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孩子形成各種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
學習習慣
1.認真傾聽
孩子在聽別人講話時眼睛要注視對方,不能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
2. 作業前要做到
進門擺好鞋、放好書包和校服,洗手、喝水,吃些東西,休息一下,開始寫作業。
3.先回想后作業
在寫作業之前,一定要先將當天老師所講的內容回憶一下,再去寫作業。
4.專心聽講
上課全神貫注、積極思考和參與,堅持好最后半節課。
5.學會預習
熟悉課文、找出問題,學會劃線,帶著問題去聽課,更有針對性。
6.查遺補缺
家長要教會孩子如何檢查,學會檢查的方法,進一步檢查細節,不能總是代替。
7.敢于提問
千萬不要不懂裝懂,不明白的問題敢于問老師和同學,敢于提問的孩子絕錯不了!
8.愛上閱讀
閱讀不只是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將會對其一生產生影響。
9.態度端正
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家長一定要分清孩子是學習能力問題還是態度問題。
10.坐姿端正
讀寫姿勢要端正,大腿呈水平狀態,兩腳著地,要勞逸結合。
11. 學會收拾
作業后要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具,要穿的衣服,收拾好桌面。
12. 學會適應
孩子的適應能力要從什么都能吃開始做起!才能學會適應老師、適應環境。
13.能量釋放
面對很多坐不住的男孩兒不要認為是多動癥,不少是因能量沒有充分釋放,要讓孩子加強運動,才能安靜地學習。
家長重視
1.父母陪伴
孩子進入小學,該如何學習?如何寫作業?他們真地不知道!父母就是再忙也要陪伴在身邊!一、二年級說放手,那是不負責任。
2. 必要的重復
絕大多數孩子不是天才,知識不是學會的,需要必要地重復!
3.熟能生巧
家長留些家庭作業沒有錯,計算總出錯就是100以內的計算不過關,甚至是一年級20以內的計算不過關;重復寫字能夠鍛煉孩子手部肌肉。
4. 鼓勵方法
孩子的做題量可以與測驗成績掛鉤,考得好就少做些,這種做法提示孩子專心聽講,用心寫一遍就行,家長不要理解為懲罰。
5.刻苦學習
英國有句諺語“不砸破核桃殼就吃不到核桃”,不能忍受學習的痛苦就不會有幸福。有的父母覺得現在生活很好,何必讓孩子再受苦呢?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父母能把自己大腦的知識和經驗都給孩子,孩子就不必受苦了,可惜不能。
6.能力與分數
孩子分數高≠能力強,能力強≠分數高!
7.對待馬虎
一方面知識不一定真正掌握了;另一方面是孩子的視知覺能力發展不足,有些隨年齡增長就好了,有些是好不了的。
8.以身作則
要求孩子做的,家長是否能夠做到?父母玩手機、看電視,甚至打麻將,您卻要求孩子去寫作業、不許玩手機,可能嗎!
師潔教育堅持“育人為本”的辦學思想,整合了西城區小學優秀的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北師大和體校的優質資源,充分利用自身在西城區的教育優勢,從二年級入手開始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培養。針對小學二至六年級和初中學生開設:國學、閱讀、寫作,思維訓練、體育、青少年情景英語等課程。
師潔教育2016-2017年度第一學期小學二年級至初中各科招生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