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公眾號 中國好營養
備孕婦女膳食指南(2016)
孕前期婦女膳食指南(2007)
孕前體重與新生兒出生體重、嬰兒死亡率以及孕期并發癥等不良妊娠結局有密切關系。肥胖或低體重的育齡婦女是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的高危人群,備孕婦女宜通過平衡膳食和適量運動來調整體重,使體質指數(BMI)達到18.5~23.9Kg/m2范圍
2.新版更強調葉酸的補充,舊版是建議吃富含葉酸的食物或補充。
葉酸缺乏可影響胚胎細胞增殖、分化,增加神經管畸形及流產的風險。天然食物中葉酸生物利用率僅為50%,烹調加工損失率可達50%~90%;人工合成的葉酸補充劑與膳食混合后的生物利用率為85%,是天然食物葉酸的1.7倍。補充葉酸(400μg/d)持續12-14周后,血清或血漿中葉酸濃度可達到有效水平和穩定狀態。所以新版指南更強調了葉酸的補充,備孕婦女應從準備懷孕前3個月開始每天補充葉酸400μg,并持續整個孕期。
4.適量身體活動,維持孕期適宜增重
5.禁煙酒,愉快孕育新生命,積極準備母乳喂養
2.少食多餐
4.多攝入富含葉酸的食物并補充葉酸
5.戒煙、禁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嚴重孕吐影響進食時,機體需要動員身體脂肪來產生能量維持基本生理需要。脂肪酸不完全分解會產生酮體,酮體生成量超過機體氧化能力時,將出現酮血癥。母體血液中過高的酮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損傷胎兒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為避免酮癥酸中毒對母體和胎兒的不利影響,早孕反應進食困難者,也必須保證每天攝入不低于130g的碳水化合物,首選易消化的糧谷類食物。
2.增加了“愉悅孕育新生命,積極準備母乳喂養”這一項。
懷孕期間身體內分泌及外形的變化、對孩子健康和未來的擔憂、工作及社會角色等的調整,都可能影響孕婦的情緒,需要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和適應,愉快享受這一過程。母乳是任何乳制品無法替代的,成功的母乳喂養不僅需要健康的身體準備,還需要積極的心理準備。所以,孕婦情緒波動時應多與家人和朋友溝通,或向專業人員咨詢;孕婦適當的進行戶外活動和運動有助于釋放壓力,愉悅心情;孕中期以后孕婦應更換適合的乳罩,經常擦洗乳頭。
哺乳期婦女膳食指南(2016)
哺乳期婦女膳食指南(2007)
2.適當增飲奶類,多喝湯水
3.產褥期食物多樣,不過量
4.忌煙酒,避免喝濃茶或咖啡
5.科學活動和鍛煉,保持健康體重
乳汁中維生素A的含量與乳母膳食密切相關,乳母分泌乳汁大約額外需要維生素A 300μgRAE/d。考慮到轉化效率等因素,乳母維生素A推薦量應在孕前基礎上增加600μgRAE/d,達到1300μgRAE/d。由于我國膳食維生素A主要依賴植物性維生素A原的轉化,效率不高,一般乳母膳食很難達到推薦攝入量,這將影響到母乳中維生素A的含量,進一步影響嬰兒體內維生素A的攝入。動物性食物中維生素A是視黃醇,可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所以乳母應該增加富含維生素A的動物性食物的攝入。
2.增加了“愉悅心情,充足睡眠,促進乳汁分泌”這一項。
乳母的心理及精神狀態可影響乳汁的分泌。家人應充分關心乳母,與其溝通,幫助調整心態,舒緩壓力,愉悅心情,樹立母乳喂養的自信心;乳母應盡量做到生活有規律,每天保證8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疲勞。
2.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喂養
3.順應喂養,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
4.生后數日開始補充維生素D,不需補鈣
5.嬰兒配方奶是不能純母乳喂養時的無奈選擇
6.監測體格指標,保持健康生長
1.純母乳喂養
2.產后盡早開奶,初乳營養好
3.盡早抱嬰兒到戶外活動或適當補充維生素D
4.給新生兒和1~6月齡嬰兒及時補充適量維生素K
5.不能用純母乳喂養時,宜首選嬰兒配方食品喂養
6.定期監測生長發育狀況
“生后數日開始補充維生素D,不需要補鈣”代替了舊版的“盡早抱嬰兒到戶外活動或者適當補充維生素D”。
人乳中維生素D含量低,母乳喂養兒不能通過母乳獲取足量的維生素D。適宜的陽光照射會促進皮膚中維生素D的合成,但鑒于養育方式的限制,陽光照射可能不是6月齡內嬰兒獲取維生素D的最方便途徑。嬰兒出生后數日應開始每日補充維生素D400IU。純母乳喂養能滿足嬰兒骨骼生長對鈣的需求,不需要額外補充
1.繼續母乳喂養,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
2.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步添加達到食物多樣
3.提倡順應喂養,鼓勵但不強迫進食
4.輔食不加調味品,盡量減少糖和鹽的攝入
5.注重飲食衛生和進食安全
6.定期監測體格指標,追求健康生長
1.奶類優先,繼續母乳喂養
2.及時合理添加輔食
3.嘗試多種多樣的食物,膳食少糖、無鹽、不加調味品
4.逐漸讓嬰兒自己進食,培養良好的進食行為
5.定期監測生長發育狀況
6.注意飲食衛生
明確指出“從富鐵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步添加達到食物多樣化”,進一步豐富了舊版的“及時合理添加輔食”。
7~12月齡嬰兒所需能量約1/3~1/2來自輔食,13~24月齡幼兒約1/2~2/3的能量來自輔食,而母乳喂養的嬰幼兒來自輔食的鐵更高達99%。因而嬰兒最先添加的輔食應該是富含鐵的高能量食物,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泥糊狀食物。
1.規律就餐,自主進食不挑食,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2.每天飲奶,足量飲水,正確選擇零食
3.食物應合理烹調,易于消化,少調料、少油炸
4.參與食物選擇與制作,增進對食物的認知與喜愛
5.經常戶外活動,保障健康生長
1.食物多樣,谷物為主
2.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3.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
4.每天飲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5.膳食清淡少鹽,正確選擇零食,少喝含糖高的飲料
6.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證正常體重增長
7.不挑食、不偏食,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8.吃清潔衛生、未變質的食物
學齡前兒童生活能力逐漸提高,對食物選擇有一定的自主性,開始表現出對食物的喜好。因此應鼓勵兒童體驗和認識各種食物的天然味道和質地,了解食物特性,增進對事物的喜愛,同時鼓勵兒童參與家庭食物選擇和制作的過程,以吸引兒童對各種食物的興趣,享受烹飪食物過程中的樂趣和成就。
2.強調“經常戶外運動”的重要性。
鼓勵兒童經常參加戶外游戲與活動,實現對其體能、智能的鍛煉培養,維持能量平衡,促進皮膚中維生素D的合成和鈣的吸收利用。學齡前兒童每天應至少進行60分鐘的體育活動,最好是戶外游戲或運動,除睡覺外避免讓兒童有連續超過1小時的靜止狀態,每天視屏時間不超過兩小時。
轉載來源:首席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