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作品的欣賞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每個看客的審美、見識、以及對材質的理解。對作品的評價都會有不同的結果。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組讓人看著非常舒服的作品。
蘇州玉雕師 王一卜
則靈 碧玉擺件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寫意的手法作青山秀水,營造了清凈空靈的氛圍,極富美感。翻轉間可見側面有神龍隱現其間,充滿圣靈氣息,更顯超然意境。
回 白玉
佛陀印象 套裝擺件
所謂印象,往往是一種以局部拼湊而出的籠統。于是這套擺件,大膽分離了佛陀的五官。居中的頭部主體,僅以為人熟知的麥積山石窟中的發髻形式,細膩刻劃出佛陀的最顯明特征。
五官只留下眉部,并借助拉長比例的鼻子,對整個臉面做出變形。至于眼睛與嘴巴的部分,則分離而出,置于主體兩側——嘴中玉璧打薄,微微透光,輕吐卍字,以表說法;佛眼則細細彎彎的一道鏤空中,留下薄而透的一點,共同構建出微微垂視、關注眾生的慈悲。邊角上一塊小料,有意無意地透出大成若缺之象。其每一部分,都是又不是,不是而又是。
溢象 白玉
一位宛似佛陀的修行者,手掌托起一位修行者,而其本身,卻也被另一位不知浩然幾何的佛手托起。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的空間重迭,都在這方寸之間任由看客去遐想。
問月 碧玉香插
佛陀的側面剪影使簡簡單單一塊狹長小巧的碧玉,變得耐人尋味,但真正的點睛之處,卻是佛陀眼前宛若明月的一輪。
遠方
出規入矩 白玉香插
王一卜,號一卜山人。
蘇州市玉石雕刻行業協會理事,蘇州玉石雕刻行業協會平江分會副會長。
畢業于蘇州工藝美院書畫鑒定專業,師從中國玉石雕刻大師葛洪。 其作品取魏晉造像的超然之韻與宋元水墨的空明幽淡,獨樹一幟。
具有簡、靜、空、逸的藝術風格,氣息高古空靈,意境郁勃澹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