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養生的智慧(一)
樊正倫養生箴言

   春天無論男人女人都可以吃烏雞白鳳丸去疲勞,這時百年驗方。

   夏天心慌氣短,吃點孫思邈的生脈飲,收斂心氣。

   秋天吃點秋梨膏利于潤燥降氣,促進氣血內走。

   冬天是進補的好時機,可以吃點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補腎。

   纖維性食物是中國人特有的飲食習慣,也是我們健康的淵源。

   “蔬”菜有“疏通”作用,“葷”字下面就是一個“暈”

   要吃新鮮的糧食才有最旺盛的生命力。

   七情和五臟休戚相關,情緒不好可以調五臟,平肝降逆。

   “勤動腦體不動心”是健康長壽的最佳訣竅。

   藥用在不需要的人的身上就是毒,養生不是濫吃藥。

  元氣不能補,養生就是要把生命過程中的元氣消耗降到最小。


像落葉樹一樣學會養生

  我有一個觀點,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就跟外邊落葉樹是一樣的。這什么意思呢?

  您看一到冬天,所有的落葉樹的樹葉都落光了。樹葉為什么落?因為在中醫上講,冬三月是閉藏的時間,在冬天的時候,原來分布在干枝上的營養開始向根部收了,它的枝葉上就處于營養相對不足的狀態,所以它的樹葉就落了。

  到了明年春天的時候,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此時所有的營養是從根部向枝葉走,所以你看那個樹,一到春天的時候就發芽。為什么發芽?因為里面的營養、氣血往外生發,但是外面還沒有準備好條件,所以就會出現一個芽尖,你看初春的落葉樹的枝條上,都是向外吐著一個含羞待開的尖芽兒。

  到了夏天的時候,氣溫升高,“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所有的營養都到外面來了。所以,一棵棵大樹枝繁葉茂,郁郁蔥蔥。而此時底下根部卻什么營養都沒有了。

  到秋天,秋風一起,此時樹葉又開始落,氣血、營養成分又開始從外面向里邊收了,轉向閉藏的階段。這就是外面自然界的落葉樹生發凋敝過程。我們人也一樣:春天的時候,我們的氣血是從內臟向外走,從內臟向外調動,到了夏天的時候,氣血都到了外面。等秋天到的時候,秋風一冷,氣血就開始從外面向里面走了,到冬天的時候,里面非常的充盈,而外面相對的不足。

  人體在四季中的變化規律同樹木是一樣的,春季生發,夏季生長,秋無收化,冬天避藏,只有遵循了這種自然規律才能保證我們的健康。大家想一想,我們夏天的時候,為什么容易鬧肚子?這不僅僅是個細菌病毒的問題,因為夏天的時候,你的氣血都到外面來了,而里面處在相對不足的狀態,所以這時候你吃點什么黃瓜,吃點其他不合脾胃的東西,就要鬧肚子了。而冬天的時候,由于所有的氣血都到里面去了,外面是處在相對不足的狀態,所以你這時候就容易感冒。我們知道了這個道理,就可以對我們每個季節的養生有一個原則性上的把握。從中醫學的角度講,人作為一個整體和自然界是完全一樣的。我說明的這個道理就是在一年四季里面,你的身體狀態和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是休戚相關的,所以,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自然界變化,構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么一個自然的規律。對我們人來說,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長、壯、老、已的全部,那么在你每一年里面,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規律對你來講是至關重要的。


讓每個中國人活得更好

樊正倫《養生的智慧》,讓每個中國人活得更好

  文/楊文輝

  “樊正倫教授終于出書了!”這是網友和讀者們見到樊正倫第一本中醫養生著作《養生的智慧》時的一聲欣喜的感嘆。2008年春節黃金周樊正倫受邀在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節目講授中醫養生的智慧,僅僅5天的5期講座,深深地折服了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其后網絡上興起了一股搜索樊正倫的熱潮,講座視頻被廣泛傳播,更有熱心的觀眾把樊正倫的講座錄音整理成文字同網友分享,而更多的人則希望能夠買到樊正倫的書。而圖書市場上,樊正倫的著作卻遲遲沒有出現,這讓很多讀者倍感遺憾,于是,當《養生的智慧》出現在讀者面前時,我們才會有如此欣喜的感嘆。

  
把《黃帝內經》從祭壇上拿下來的中醫大家

  樊正倫經歷過廣闊天地的歷練,在無奈中選擇了中醫這條路,卻成為廣為稱道的中醫大家,不得不說他和中醫有著自來的緣分。從自學中醫,到科班畢業,再到師從數位中醫泰斗,樊正倫的中醫路顯得那樣不平常,正是這種不平常造就了一代大醫。40多年來不間斷地讀書和臨床實踐給自己打下了深厚的中醫根基,正因為如此,樊正倫才是原原本本的中醫人。

  他并沒有因為讀中醫古籍而食古不化,而是厚積薄發,用最平實的語言向社會大眾講述中醫養生的原則,把艱澀難懂的中醫娓娓道來。他把千百年來被中醫奉為經典的《黃帝內經》從高高的祭壇上拿了下來,我們才發現,原來在古奧的文言后面,養生之道卻又離世人如此之近,近到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用到。

  在現在懂英文比懂古漢語的人多出數倍的時代中,讀懂《黃帝內經》對大多數中國已是不可能,樊教授卻用樸實的大白話告訴我們:“在器質性改變之前,有一個漫長的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量變積累過程中,當指標沒有改變,或者是沒有完全改變的時候,西醫就告訴你沒病。等真正把“帽子”給你戴上了,你要再想去掉這個“帽子”可就不容易了。所以,自己要隨時注意身體感覺的變化,不要只相信醫生,首先應該相信自己的感覺。當自己覺得有點不舒服的時候,就應該及時地請有經驗的中醫來調整,這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上醫治未病’”

  
2000多年的中醫,到現在依然有無與倫比的療效

  樊正倫告訴我們,2000年的中醫不是空泛的理論,我們的祖先為中醫的傳承付出了不可估量的代價,因此,在今天,中醫中藥仍然具有現代醫學無法比肩的優勢:

  2000年,樊正倫的女兒所在的學校發生集體食物中毒,在其他孩子全部擠到醫院去打點滴的時候,樊正倫只是給女兒煮了一鍋綠豆湯,里邊加一點兒糖,加一點兒鹽,讓他女兒從渴了就喝湯,餓了就撈豆兒吃。結果經過一天的腹瀉和發燒,到第二天就恢復正常,學校因此放了7天假,他的女兒玩了6天,而其他的孩子在醫院輸了7天液。

  他告訴我們,別小看了綠豆湯這么簡單的東西,包含了中醫的大智慧:“綠豆的皮是綠的,其性是甘、寒,它有清熱的作用。綠豆的里面是黃色的,黃色本身就具有補脾胃的作用,加糖和鹽,是因為腹瀉最怕的就是脫水,到了醫院不就是掛糖鹽水嗎?因為腹瀉的同時會帶走大量的鹽和糖,人體就會缺水,所以就得攻補兼施。綠豆肯定殺不死細菌、病毒,但它把細菌和病毒賴以發展的濕熱條件給改善了,當然就能治好病了。”

  
要長壽,關小元氣的閥門

  長壽和元氣是直接相關的,樊正倫告訴我們:“不要相信大補元氣一說,元氣它就像一個定數,是爸爸媽媽給你的,就像家里用的煤氣罐,如果你爸爸媽媽給你很好很圓滿的一罐,你24小時一直把火門大大地開著,你的壽命也不會長。如果爸爸媽媽只給了你半罐,你老把那個火門開得小小的,老讓它小不溜兒地使用,你的壽命就長。”

  “大醫精誠”是樊正倫做醫生的信條, 用他的話說:“每個中國人可以活得更好!”、因此,打開《養生的智慧》,就打開了你同2000年中醫的一個通道,送你到一個平和且又精彩斑斕的健康世界。

目錄

  序

  第一章 同大自然和諧共存才是養生之道


  
人生活在社會中,但首先也是生活在自然中的。“人法天地而生”,與自然界的和諧相處是中醫養生的基礎。在治療和養生中,她并不是想刻意地去消滅致病因子,而是力圖從調整人的身體入手,以藥性之偏糾正人體之偏。

  了解中醫,我們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中藥不殺病菌為什么還能治???

  人是天地的產物,養生首先要遵從天地自然的法則

  第二章 水谷精氣是后天生存之本——節飲食

  爸爸媽媽給我們生命的元氣,這先天的元氣要靠后天的飲食不斷來維持。我們的飲食傳統是以纖維性食物為主,這是我們祖先經過千百年總結出來的。牛羊是吃草的,生命力非常強,而虎豹之類的肉食動物繁衍起來卻沒有那么順利。所以,要養生還是要回到我們本來的道路上,相信我們的祖先。

  后天的水谷精氣是人的生存之本

  筷子和刀叉的區別反映了中西飲食習慣的不同

  膏粱厚味會導致糖尿病等富貴病

  最適合中國人體質的飲食結構

  五谷的生命力是我們生命力量的來源

  五谷對身體也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口味反映了我們身體的需要

  要慎重食用反季節蔬菜

  一方水土產一方物,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要想小兒安,常帶三分饑和寒

  男八女七,了解生命周期,適當調節飲食

  老年人最好吃兩頓飯

  別讓飲食侵蝕了你的健康

  
第三章 勤動腦體不動心——調情志

  一位90多歲的老中醫告訴我一個養生秘訣,就是“勤動腦體不動心”。人在社會中生活和工作,做事情就要動腦子和四肢,腦子是首領,四肢是工具,天天用,腦子就好使,身體就強健。而如果一件事老放在心上,吃飯想、睡覺還想,就要影響你的身體了。中醫講:“一動心,五內俱焚”。

  七情和五臟之間聯系緊密

  糖尿病和癌癥的發生也和情志有關

  心主神明,思維是心腦結合的產物

  調情志養生要訣——勤動腦體不動心

  春天不要老想著收成,秋天趕緊收獲

  青春期和更年期更要注意情志調養

  35到42歲的女性尤其要注意情志問題

  
第四章 是藥三分毒——慎醫藥

  西藥是化學藥品,具有明確的副作用,而中藥如果用在不需要的人身上,也就成為“毒”。在中醫的理念中,醫和藥都不可濫用,否則就違背了其本源。老人和小孩由于排毒能力比較弱,尤其要注意慎醫藥的問題。

  養生不是濫吃藥123

  “醫”“藥”背后的千年啞謎125

  中藥用在不需要的人的身上就是毒128

  西醫在治病,中醫在治人130

  20歲以下、50歲以上,用藥需特別當心138

  更年期在調不在治141

  你的胃不是塞保健品的鍋爐143

  關小元氣的閥門,善待身體146

  
第五章 常見疾病的中醫調理法則

  很多常見病都能通過中醫日常的調理進行預防和治療,中醫通過對人體內在的調節來治愈疾病,這點是西醫的單純對癥治療所不能達到的,因此,無論是中老年人的“三高”還是小兒發燒,都能調理治愈而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找對根源,高血壓治療更有效 155

  老年人就該養腎精,活血通絡,預防骨骼退化159

  中醫調節肺、脾、腎來治療糖尿病162

  保證孩子健康,父母的兩件必做之事165

  三七是預防和治療“三高”的妙藥168




  樊正倫教授講中醫文化與養生,已經講了七、八年了。大課堂 講,小聚會講,在北京講,到外地講,已不下數十次。他一直不愿 聲張。這次是為了迎接北京奧運,要為綠色奧運添上一筆中國傳統 文化的亮色,才應媒體的多次要求,講了兩次。

   其實中醫歷來主張“上工治未病”。古來人們把醫生分為上、中、下三等,“上工”就是高明的醫生;“未病”是指尚未形成或剛剛萌 發的疾病。“治未病”實際是中國古來一直堅持的預防為主的養生原 則。傳說我國古代名醫扁鵲有兩位兄長,大哥醫術最高,善治未病,二哥哥醫術次之,善治小病,惟扁鵲醫術較差,只能診治重病,故扁鵲享有起死回生的聲譽,成了名醫。可見中醫養生不是什么標新 立異的新說,而實實在在是我們老祖宗的家傳。

   樊教授之所以注重反復講解中醫養生,概因當今社會上,保健養生的誤區太多。在許多人的觀念中,總以為西方的東西科學性強,可以把諸多概念剖析得甚為詳盡。但卻不大了解我們的老祖宗把人放在大自然中,放在人類社會中,放在整體、運動、變化和相互關聯中,去觀察總結人的生命過程。

   所以這個講座,不是在炫耀醫術,也不是尋醫問藥指南,而是講養生之理,講養生之道。能從根本道理上明白中醫是怎么養生、怎么治病,就一定會對自身如何保健、如何求醫有一個徹悟。讓更多的人明白這個道理,就會讓更多的人走上健康長壽之路。

   樊教授出生于書香世家,成長于紅旗之下,曾經是學校里名列前茅的優秀學生,也曾經在廣闊天地受到艱苦磨練。他以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功底、孜孜不倦的刻苦精神和長期反復探索的臨床實踐,走上了治病救人的大醫之路。

   能把深奧艱澀的中醫之理,講得如此明晰透徹,又如此生動通俗是很不容易的。這源于樊教授的厚積薄發,更源于他不計個人名利,只為造福社會的精誠醫德。他能不顧自身傷痛,堅持出診;他能傾心帶徒,毫無保留;當他面對疑難頑癥,一時拿不準時,他不會顧及臉面,敷衍塞責,而是坦誠相告,再行探索;他鄭重叮囑平心堂中醫門診部的工作人員:“治好了的可以不告訴我,但沒治好的一定要告訴我。”正因為他坦坦蕩蕩做人,瀟瀟灑灑做事,正因為他把誠字貫通始終,他的講座才令人信服,才有了強烈的感染力。

   城市出版社的同志用很短的時間就將樊教授的講座整理出來了,體現了他們的工作效率,也看出了他們的誠信和傳播真理的急迫心情。這比在封面赫然印著“樊正倫主講”,里面卻沒有一句是樊教授所講的偽書,不知要好多少倍了。正因為如此,我愿為之寫序,也愿為之證明,這部書中沒有一句不是樊教授所講。讀者大可放心購閱。

   是為序。

  北京崔月犁傳統醫學研究中心

  張曉彤

  2008年8月1日

了解中醫,我們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人體好比社會,好人和壞人是相對存在的。社會秩序正常的時候,有幾個毛賊也沒有關系,整體的秩序能壓制住他,但當社會秩序大亂,警察也變成小偷的時候,那這個社會可能就要垮了。

  養生這個課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比如今天你生氣了,生氣后頭昏、腦脹、不想吃東西。到醫院去檢查,醫生卻告訴你什么毛病都沒有,但是你確實很不舒服。這時候你去找一個老中醫,告訴他自己現在頭也疼、嘴也苦、怒氣滿胸,能不能給我看看病。老中醫給你號完脈以后,他肯定要告訴你,你肝氣瘀滯,應該吃點舒肝解郁的藥。如果你聽了他的話吃了藥,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可能很快就會消失了。

  
中醫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規律

  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我認為,西醫在檢查身體的時候,是檢查你的客觀指標,當你有了器質性改變的時候,他就說你有病了。殊不知道,在器質性改變之前,有一個漫長的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量變積累過程中,當指標沒有改變,或者是沒有完全改變的時候,西醫就告訴你沒病。等真正把“帽子”給你戴上了,你要再想去掉這個“帽子”可就不容易了。所以我建議讀者,定期體檢只是注意健康的一個方面,自己隨時注意身體感覺的變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不要只相信醫生,首先應該相信自己的感覺。當自己覺得有點不舒服的時候,就應該及時地請有經驗的中醫來調整。

  很多人說,現代醫學已經發展得很先進了,而中醫一講就是很抽象的陰陽五行,很不科學,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我們今天要想弄清中醫學的養生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應該了解中醫到底是一門什么樣的學問,它是在怎樣治病等這些問題。為什么要這么說呢?

  西醫學所看到的病,是用什么來做參照系數呢?是檢查指標。不管是感冒還是其他疾病,西醫都要通過檢查,來確認你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病理改變。那么中醫看病拿什么來做參照系呢?是天、地、人,因為中醫研究的不是病,而是人的生命規律。

  
生病的根本原因是身體內的環境變化了

  我們每天上班坐公共汽車也好,坐地鐵也好,在我們呼吸道里,恐怕什么細菌病毒都有。為什么?因為人生活在自然環境里,吃的是自然的飯,呼吸的是自然的空氣,喝的是自然的水。大自然給我們生存的權力,也給細菌、病毒同樣擁有生命的權力。存在就是合理的。

  大家都度過了2003年談“SARS”色變的時候,不管是過去的“SARS”,還是現在鬧得沸沸揚揚的禽流感,它們都不是外星人向地球發起的細菌戰。這種致病因子和人類不知道共存了多少年,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發展過程里,它們和我們同步發展,甚至比我們還早。但是在平常的時候,我們為什么不得病?我認為不是它不存在,而是從人類開始認識到病毒和細菌,到2003年以前的這一歷史階段里面,它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沒有發展起來。為什么沒有發展起來?是因為大自然沒有給它發展的條件。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每個人和致病因子可以處于一種和平共處相安無事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你活你的,它活它的,各自相安無事。但是,如果你外受風、寒、暑、濕、燥、火,內受喜、怒、憂、思、悲、恐、驚的影響,即中醫上講的“六邪”和“七情”,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的異常變化,使得你身體內部的條件改變了,給了這個致病因子以發展的條件,那它就從10個向100個、1000個發展下去了……這時,你就進入了疾病的狀態,因為它已經開始危害你的健康了。

  知道這個原理,我們人類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比如癌癥。說起癌細胞對于我們人體的影響,舉個例子來說,就像我們的社會環境,好人和壞人是相對存在的,“水至清則無魚”,水過于清澈的時候連魚都養不活,那么當社會秩序很正常的時候,有幾個毛賊沒關系,他們不會興風作浪,因為你的整體狀態是好的,足以控制這幾個毛賊,不讓他們發展起來。

  反之,整個社會秩序都亂了,警察全變成小偷了,那壞人就會發展起來,當他發展到一定程度,社會就大亂了,我們說的癌癥也就表現出來了。

  因此,中醫認為很重要的一個病因是你自身的狀態是不是給致病因子生存和發展的條件。這個致病因子在你這是致病因子,但是在整個大自然的環境里,它一定有它的作用。如果它一點作用都沒有,用不著人類消滅它,大自然就把它消滅了。所以說,中醫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就是如果我們把身體維持在一個陰陽平衡的狀態下,即“陰平陽秘”的狀態,致病因子就無法使你的身體生病。

中藥不殺病菌為什么還能治???

  2000年,包括我女兒在內的400多名小學生集體食物中毒,學校附近的醫院都被住院的學生擠滿了,我沒有讓我女兒去醫院打點滴,只是給她煮了一鍋綠豆湯,結果她第二天就全好了,綠豆肯定殺不死細菌病毒,但可以打掉體內的濕熱,濕熱沒有了,病菌自然就消退了。

  西方人對生命規律的認識離東方人的認識還差得很遠,這也體現在對疾病的治療上面。

  你到醫院去治病或檢查身體,就會發現,現代醫學的一切檢查,都緊緊地圍繞著要找到這個致病因子是什么。用我們現在最時髦的例子講,就是要消滅世界的恐怖襲擊事件,就得找到“薩達姆”在哪兒,“希特勒”在哪兒。找到它,然后再看看我們武器庫里面,有沒有能夠殺死它的。如果有,醫生就不害怕了,因為把這個武器拿出來肯定能把它殺死。西醫認為把這個東西殺死了,你的疾病就好了,這是我們現代醫學的一個理念。

  那么當“SARS”來到的時候,為什么大家那么害怕呢?第一,它是誰我們都沒搞明白,到底是“希特勒”還是“薩達姆”不清楚;第二,在什么條件下它會致病沒搞明白;第三,“常規武器”無效,用一般的抗生素解決不了;第四,站在第一線的白衣衛士們倒下了一大片,那老百姓能不恐慌嗎?

  這個例子說明現代醫學不是萬能的,如果和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醫學比較起來,我個人認為,西醫不過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孩子。中華民族的文化長達五千年之久,這五千年的歷史沉淀不是一句空話。

  在人類歷史上,古羅馬、古印度、古埃及,都有過燦爛的古代文化,但是在整個地球上,惟一沒有文化斷層的民族,就是中華民族。在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在和疾病的斗爭過程中,我們的祖先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這句話非常形象地說明了我們的祖先在和疾病的斗爭過程中,付出了難以估量的代價。我們的每一味中藥,我們的每一個診斷方法,都是我們的祖先用生命換來的,世界上恐怕沒有一個民族做過我們這樣的民族犧牲。

  現在西方醫學的很多成果研究,試驗從小白鼠開始做起,從小白鼠做到兔子,從兔子做到狗,然后做到猴子,但這樣做來做去,這些和人之間還有一個很大的距離。而我們中華民族,我們中醫學的很多理念,卻是深深地以人為前提,以人為對象,她所研究的是人的生命運動規律。

  
中醫保護了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

  在世界歷史上,一個民族的滅亡只有兩個原因,歸納起來,一個是戰爭,一個是瘟疫。中華民族從黃帝戰蚩尤開始到現在,經過了無數次戰爭的洗禮,而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卻是世人矚目的。為什么?除去戰爭以外,五千年來我們賴以生存的中醫藥學,保護了中華民族的健康,保護了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她是用什么辦法解決問題的呢?

  中醫學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首先不是看它是誰,這個疾病的致病因子是誰,而是看人體的環境、條件受到了什么樣的改變。人和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樣,完全是大自然的產物,是天和地的產物。人和其他一切生物的根本區別在于:“人得天地之全氣,物得天地之偏氣。”很多西方學者和北大的學生問我,說這全氣和偏氣怎么理解?中醫學上說,人為萬物之靈,就是人在自然界的生命中,是最高級的生物,我們是天地所造就的,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三生萬物”就是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起碼是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在地球這個特有的環境中,在天地之間的產物,而人是在這些自然界產物中最高級的萬物之靈。盡管我們可以說,諸如猩猩、狒狒、猴子,都是靈長類哺乳動物,跟人在形態上都很接近,但是它們和人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為什么?因為在整個地球上,只有人,可以反過來認識天和地,其他的生物都無法認識天和地。

  正是因為這樣,人才能把天地間最精華的東西集中體現出來。“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反過來說,人既是天地的產物,就不可能跳出天地這個圈兒。所以,人也不能奢望長生不老,那也是不可能的。

  在這么一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是得了天地之全氣。當你自身的狀態被打破了,我們的祖先就用藥物的偏性,用自然界其他物品的偏性,來糾正你人體中被打破的平衡,這在中醫學上講,是用藥性之偏,來糾正人體之偏。

  當“SARS”來到的時候,很多中醫,讓病人把那些草根兒樹皮一類的中草藥煮完了,喝下去,就成功地治療了“SARS”。很多西方人說這個不科學,為什么呢?因為連SARS是什么都沒研究明白,怎么能說你吃中藥就能把它殺死呢?我說中醫學沒想殺死誰,因為從中國文化的角度講,中華民族是講“和為貴”,從來不講誰殺誰,例如,我們的漢字“武”的形態就是止戈為武,是要停止干戈。中醫學從她開始的時候,就一直體現著一種天人合一的觀念,她沒想殺死誰,她所要改變的,是人類在這種狀態下,就是在疾病狀態下的不平衡,我們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這是中醫學治病的一種理念。中醫學治病是這樣,養生也同樣是這樣。

  
兩千年前的中藥到現在仍然有效

  從上個世紀30年代發現抗生素到現在,全世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研究了7000多種西藥,而現在臨床上還在使用的西藥不過幾百種,其中還在應用的抗生素不過就十幾種,大部分用不了了。為什么?因為細菌變異得太快了,再也不怕它了。

  而中醫呢,兩千多年前的中藥現在還有效,為什么?因為它從來沒想殺死誰,它要求以和為貴,你只要不侵犯我們人類就行了。當我用藥物把你身體的狀態調整到最好,不適合致病因子在你這兒發展了,它對你又有什么威脅呢?

  舉一個小的例子,2000年,北京很有名的一次小學生集體食物中毒,我女兒回來以后就跟我說,她們全校400多名學生,只要中午在學校吃飯的,全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我就問她:“你怎么樣?”她說:“我也不行了,我也開始拉肚子。”我一量體溫37.5℃,我說這么著吧,爸爸不給你開藥了,我給她煮了一鍋綠豆湯,里邊加一點兒糖,加一點兒鹽,然后呢,我說你從現在開始,渴了就喝湯,餓了就撈豆兒吃。然后,晚上七點到十二點,她發燒到38.5℃。她的老師也來了,問我怎么不送她去醫院?我們家住北京站,我就跟她老師說:“你看看我們家附近的協和醫院、同仁醫院全住滿了,400個學生同時住院。另一方面我怕交叉感染,我就是大夫,你別管了。”

  從頭一天晚上七點放學,到第二天下午三點,她一共瀉了11次。一直到第二天下午三點,體溫正常了,不拉稀了,用的是什么?就是綠豆湯加上點兒鹽和糖。

  綠豆的皮是綠的,其性是甘、寒,它有清熱的作用。綠豆的里面是黃色的,黃色本身就具有補脾胃的作用,加糖和鹽,是因為腹瀉最怕的就是脫水,到了醫院不就是掛糖鹽水嗎?因為腹瀉的同時會帶走大量的鹽和糖,人體就會缺水,所以就得攻補兼施。

  綠豆肯定殺不死細菌、病毒,但是它的作用是什么?我們知道食物中毒,在體內反應的是一種濕和熱,以熱為主,所以她才會不斷地拉稀,這個細菌才有發展的空間,綠豆是清熱的,能夠改善她體內的狀態,讓她別熱了。我的女兒就這么喝了一天。上學以后,孩子們全部要去化驗,看看還有沒有細菌。我說你去化驗吧,結果我女兒一化驗,敵人們沒有了。那個學校食物中毒以后呢,放了七天假,我的女兒就病了一天,也不燒了,也不拉稀了。玩兒了六天。別的孩子全都去打點滴去了,打了七天點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養生要遵從天地自然的法則
養生為什么稱為“治未病”
西醫是怎么看病的
中醫為什么能治病
西醫治病,中醫治人
祖國傳統醫學,中醫文化與養生之道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坪坝区| 饶平县| 甘孜县| 伊宁市| 泰来县| 宣汉县| 屯昌县| 安义县| 讷河市| 巴东县| 台南市| 新泰市| 屯门区| 厦门市| 宕昌县| 白城市| 普洱| 涡阳县| 清水县| 安图县| 兴安县| 镇宁| 沛县| 清丰县| 江安县| 黔东| 榆中县| 新河县| 沈阳市| 奉新县| 什邡市| 弥渡县| 阿合奇县| 阳曲县| 苍南县| 土默特左旗| 莱州市| 长沙县| 阿拉善盟| 固原市|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