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問有沒有相關的素材,項目介紹啥的,鑒于我們與律師的合作都是定制型的,根據每位律師不同的背景、不同需求、不同目標,制定不同的方案,大部分律師,在電話或當面溝通后,就確定了合作意向,也就沒有資料這一說。
所以資料里需要包含些什么內容呢?
慣常的思路,無非是包含這個項目是什么?誰主辦?以前舉辦的效果如何?哪些企業參加了之前的活動?什么級別的人參加了?再插幾張照片進去,最后就是個價目表,什么價格享受什么權益。
我認為,從批判性思維的角度在思考這個問題,這些遠遠不夠。
首先,為什么需要資料?
“發個資料給我”似乎成了溝通后必然的一步,所有人習慣于收到一個PDF,這樣一個載體,既是把電話和當面溝通的內容沉淀下來,也是有利于忘了溝通內容的回溯。
而我覺得沒那么簡單。
以上的假設只限于溝通者本身就是決策者,若索要資料的目的是內部分享,說明決策人還另有他人,那個神秘的沒有直接溝通的對象,關注什么?想要什么?我們并不知道,這就對這份資料內容的組織非常困難,不知道哪些該強調,哪些該弱化。
其次,資料中該寫什么,不該寫什么?
定制化的資料,價值就在于挑選該寫什么,不該寫什么。這些可以通過溝通,從對方的語氣和反應中有所感受,但這種感受很模糊,難以驗證。萬一你在第一頁著重呈現個你覺得很重要,對方覺得很傻叉的內容,就沒有然后了。
經驗就在這個時候起作用了,所有的律師,不管什么專業細分,關心的事項極為雷同,參加活動的聽眾是否有轉化為客戶的可能性?(注意,這里不是說參加活動的聽眾是否來自牛逼的大企業,這要看匹配度,若律師業務方向是中小企業,那么就毫無意義,所以在設定問題的時候,要追本溯源去思考)其他活動也能邀請到類似的客戶參加,為什么你們舉辦的活動會更特殊(注意,這里不是直接問主辦方是不是能吸引更多客戶參加,主題是不是跟有趣,是不是有特殊關系可以特邀到客戶參加,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對于問題的揣測,不是問題本身)
把你通過和這位律師接觸下來,從這位律師的角度如何思考這些問題,進行揣測,然后針對性地回答。每個人思考問題是不同的,有的人認為主辦方牌子夠硬就能吸引很多優質的潛在客戶來參會,而有些人則更看中是否有人幫忙一個個特邀,不同社會經歷的人自然形成不同的認知,而最好,你擅長的點就在于她的認知點,不然你說破了嘴,都無法說服對方,還不如省點力氣。
最后,資料中有什么最重要?
這個別自己臆想,直接問,在你準備資料前就問,可別把給別人的資料,毫不修飾就丟過去,沒有重點安排的資料,就是個擺設,只不過是碰運氣罷了。
詢問對方這個尖銳的問題,也可測試出對方的意愿是否真實,對方是否已經深入地思考過。
若你發現這位律師這個問題回答不出來,多半說明她從來沒有對自己如何獲客、如何對外宣傳、如何營銷,有過深刻地琢磨,那么多半她的回答會比較謹慎,不會隨意亂花錢。但有時也會遇到性格特別直爽的律師,基于對你的信任而相信你提出的任何方案,這時有沒有資料其實沒那么重要,只不過是個形式。
我們在思考任何問題的時候,都可以多用點批判性思維的技巧。
我自己最近正好在看一本書,在此推薦一下:全美大學批判性思維經典教材,美國哲學學會推薦《高效論證:美國大學最實用的邏輯訓練課》通過65套習題,讀者能夠在實操中深化、運用和鞏固50條論證規則和論證導圖,規避22條論證謬誤,并將論證規則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中,如閱讀論證類文章、學術寫作、調查研究、評價新聞事件、辯論演講等。
我摘錄一下其中要點:
1、明確前提和結論(區分前提和結論、理順思路、從可靠的前提出發、具體簡明、立足實據避免誘導性言論、用語前后一致)
2、舉例論證(孤例不立、例子要有代表性、背景率可能很關鍵、慎重對待統計數字、考慮反例)
3、類比論證(類比需要相關且相似、評價類比論證)
4、訴諸權威的論證(列出信息來源、尋找可靠的消息人士、尋找公正的信息來源、多方核實信息來源、善用網絡)
5、因果論證(因果論證始于關聯、一種關聯可能有多種解釋、尋找最有可能的解釋、單單一處關聯絕非全貌)
6、演繹論證(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假言三段論、選言三段論、二難推理、歸謬法、多步驟演繹論證)
7、詳論(研究話題、將觀點整理為論證、對基本前提進行專門的論證、考慮反對意見、考慮其他解決方案)
8、議論文(開門見山、提出明確的主張或建議、論證要遵循提綱、詳述并駁斥反對意見、搜集和利用反饋信息、謙虛一些)
9、口頭論證(打動你的聽眾、全程在場、設置節點、精簡視覺輔助工具、結尾必須出彩)
10、公共辯論(堂堂正正、虛心傾聽反為己用、拿出正面觀點、從共識起步、要有起碼的風度、給對方留下思考的時間)
常見論證謬誤
人身攻擊、訴諸無知、訴諸群眾、肯定后件、將結論作為前提、復合問題、否定前件、偷換概念、錯位因果、假二難推理、誘導性語言、復述結論、不當結論、以偏概全、忽略其他可能性、誘導性定義、扣帽子、錯置因果、扯開話題、歪曲夸大。
若有興趣,推薦去做一下試題,驗證一下自己的批判性思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