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小愛玩一起玩
最in的親子玩樂資訊
最fun的親子活動信息
最有愛的親子出行故事
最全的親子旅行攻略
投稿&合作請聯系dxloveplay@163.com
入群請回復“我愿意”
小愛絮語:牧歌是一個對親子閱讀很有研究的媽媽,她熱愛美文、熱愛閱讀、熱愛詩歌,并將這種愛好帶入了生活中。在和我們分享過兩篇關于閱讀的心得后,她寫了一篇關于朗讀的文章,這篇原名叫做《為孩子儲備一座語言的金礦——親子朗讀實踐報告》。從文名可以看出,朗讀對孩子語言發展的何其重要。也可以看出,一個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何其大。我們來看看她的實踐體驗:
文、圖/@牧歌
親子閱讀已經被家長廣泛重視,但相較而言,從普通父母到專家學者,親子朗讀的重視程度偏弱。
朗讀是什么感受呢?文字靜臥于書中,朗讀像是把沉睡的世界喚醒,讓文字隨著聲音靈動起來,在朗讀美文和詩歌的空間里,你會覺得書里的文字和靜置時不一樣,周圍的一切也變得豐富和神秘。這種至美的體驗,我也要分享給我的孩子。
朗讀于孩子最直接的意義是什么呢?孩子的生活環境幾乎全部是口語,即使一個熱衷親子閱讀的家庭,在講故事時語言一定用最簡單的,家長會有意無意地,把他們認為孩子不好理解的詞匯“翻譯”成口語——這在親子閱讀中,十分必要,而在為孩子儲存詞匯量、以及讓孩子感受語言美上卻沒有正向作用。朗讀詩歌和美文,可以讓孩子接觸到優美的書面語言,彌補了親子閱讀唯一的短板。
親子朗讀并非以背誦或者寫作文為目的,這些只是短期效益,我認為親子朗讀對孩子一生的閱讀習慣和音韻感知大有裨益,它的意義等同于親子閱讀。
今天與您分享,我在親子朗讀實踐中的一些體會。
親子朗讀能否順利進行,時機很重要。
若是自己陪伴孩子并進行朗讀,孩子可能會糾纏你放下書,陪TA玩耍。這局怎么破?
最初的切入點是在孩子專心吃水果或零食時,我一邊朗讀一邊順手幫她擦拭嘴角。孩子很敏感,知道原來媽媽讀時也在陪伴我,關注我,便會很容易接受。讓孩子明白,朗讀也是一種陪伴形式,這點對TA很重要。有過兩次這樣的嘗試,后來在孩子專心玩耍不那么需要大人插手的時候,我就很好進行朗讀了。
如果孩子一定要家長參與游戲,家長還想朗讀怎么辦?我的辦法是從網上找來經典的古詩或古文跟讀音頻,大人讀一句,孩子跟讀一句。我并不強迫孩子也讀,我只是喜歡那種優美的語境,沉浸其中就足夠了。孩子覺得好玩學舌兩句,或者聽到自己會背的古詩一起讀起來,這種感覺最妙。
睡前關燈時,又是一個朗讀的好時機。講故事往往讓孩子越聽越興奮,但朗讀就不會了。但是關燈后家長怎么讀?說個小竅門,還是跟讀的音頻,家長插上一只耳機進行跟讀,孩子聽到的就是句讀之間有些停頓的朗讀。
選材主旨就是美好,在經典的前提下,是家長自己覺得美的東西,這在我以前的一篇《新手爸媽如何引導孩子閱讀》里有闡述,此處不贅言。在這個先決因素下,我選擇了下述閱讀形式:
關于親子朗讀,你可能會問:
1、為什么沒有故事書?
答:故事書情節性太強,需要安靜下來認真聽,才能知其所云。朗讀往往是為了灌耳音,不需要較真到底聽到的是什么,孩子隨便一耳朵能聽到好東西就夠了。
2、孩子能聽進去嗎?
答:很多時候能,雖然看起來TA沒有表現在聽。但是家長能捕捉到,比如聽到自己熟悉的詩歌背起來,或者聽到童詩里涉及到小動物,跑過來看圖,都是例證。不需要刻意尋求結果,但時間會給出答案。
3、播放音頻不行嗎,為什么要讓家長來讀?
答:家長的聲音是有溫度的,孩子也更愛聽自己父母的聲音,就好像你愛自己孩子的聲音一樣。現場閱讀能根據孩子的反應適時調整,或低聲或暫停,播放器不能。家長也無需在意朗讀沒有播音員那般優美,盡力即可。
4、每天讀多久合適?
答:多寡隨意,豐儉由人。五分鐘也可,半小時也可,三天不讀也可,一天讀三次也可,兩句古詩也可,一遍三字經也可。孩子喜歡聽,也不需要讀到嗓子冒煙;家長最近辛苦,也不用為幾日不讀而自責。這不是作業,不是任務,根據自己和孩子當天的實際情況來,但原則是為了更好的語言環境,讀總比不讀強。
5、親子朗讀到底有什么意義呢?
用我最愛的兒童文學家曹文軒的話作答吧:
“無數的人問我(曹文軒):‘究竟有什么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我回答:‘朗讀——通過朗讀,將他們從聲音世界渡到文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