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為中國人所發現,最早從藥用變為飲用,最早由中國人由野生變為園栽,茶葉和茶
種最早由中國傳播至世界各地,茶樹原產地也在中國的西南地區,這些都是現在毋庸置
疑的了。何以論證,見以下幾點。
1.在《茶經》以前關于我國云貴川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記載,有文獻資料查考的,
已在3000年以上,《華陽國志,巴志》《神農本草經》“苦菜,味苦寒....一名荼草,
一名選,生川谷。”唐樊綽《蠻書·管內物產第七》(公元874年)載:“茶生銀生城
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
2.大量的野生大茶樹的發現。陸羽在《茶經·一之源》中稱:"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
抱者,伐而掇之。"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稱:"建茶皆喬木",宋子安(1130~1200
年)《記東溪茶樹》中說:"柑葉茶樹高丈余,徑七八寸"。明代云南《大理府志》載:
"點蒼山(下關)……,產茶樹高一丈"。近年來,在云貴川地區相繼發現野生大茶樹,
如云南勐海巴達1700年野生大茶樹,南糯山800栽培型茶王樹等等
3.分布廣,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屬,計380余種,而在我國就有15屬,260余種,且
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貴州和四川一帶,并還在不斷發現之中
4.茶樹所屬的山茶科山茶屬植物起源于上白堊紀至新生代第三紀,它們分布在勞亞古大
陸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的西南地區位于勞亞古大陸的南緣,在地質上的喜馬拉雅
山運動發生前,這里氣候炎熱,雨量充沛,是當時熱帶植物區系的大溫床。
5.自第四紀以來,由于我國西南的某些地區,歷經多次冰河期,如同其他植物一樣,對
茶樹也造成了極大的災難。云南由于受到冰河期災害較輕,因此對那里的大葉種茶樹影
響較少,保存下來的野生大茶樹也是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