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十歲的女孩背著不到一歲生病的弟弟,來到醫院兒科就診,林醫生接診了這對姐弟,這位只有十歲的姐姐,沒有任何的慌張忙亂,對林醫生說自己就是小男孩的“家長”,并向林醫生詳細描述弟弟發病癥狀和可能引發患病的原因。
林醫生經過診斷后,對小女孩說弟弟的病需要住院,可天真的小女孩低頭抱著懷中的弟弟,猶豫糾結地問林醫生:弟弟不住院可以嗎?并保證自己可以照顧好弟弟。
這時林醫生出于職業敏感,問起了小女孩的家庭情況,小女孩平靜地對林醫生說,奶奶常年在家臥病,父親在郊區的一處建筑工地上打工,顯然平時都是自己在照顧奶奶弟弟和這個家。
當林醫生問起小女孩的媽媽時,小女孩低頭沉默不語。這時林醫生按照小女孩提供的電話號碼與小女孩的父親取得聯系,小女孩父親連忙請了假,急急忙忙趕到醫院,陪護住院的兒子。
小女孩在弟弟住院的過程中,每天早晨先是給奶奶做好飯,然后自己再跑去上學,中午回到家為奶奶做好飯照顧奶奶吃好,再去醫院給爸爸弟弟送飯,晚上也是如此直到深夜才寫作業。
病房的人們看到小女孩不知疲倦地每天往返于家和醫院之間,都對小女孩贊不絕口,夸小女孩真是歌懂事的孩子,像個“小大人”父母應該為之自豪,將來長大了一定有出息云云。
林醫生在一次查房結束后,看到坐在走廊連椅上父親就聊了幾句,問起了小女孩的媽媽,小女孩的父親對林醫生說:在剛剛生下兒子不久,妻子就不辭而別,那時感到天都要塌了,也自責是自己沒本事,不能留住妻子,是自己連累了兩個孩子。
女孩看著媽媽離開,強忍著內心痛苦沒有掉眼淚,妻子離開后小女孩父親也曾自暴自棄,甚至失去生活的希望,但看著女兒抱著不滿一歲的兒子,推著坐在輪椅上奶奶在家里曬太陽。
面對女兒這么懂事的女兒,要知道這還只是不滿十年的孩子啊!父親內心心生安慰,絕望中看到這個家庭的希望,于是不再自暴自棄,和女兒一起勇敢支撐起了這個家。
女兒在照顧好奶奶弟弟忙完了一天后,夜里也常常給父親打電話,告訴父親不要掛念家里,家里由自己照顧讓父親放心,要父親千萬注意安全。父親對林醫生說,自己一直有個心結,不忍對兒子說,內心也不想讓女兒當什么“小大人”……
最后視頻中主持人深沉地說到,這個家庭中的“小太陽”已經升起,可撫慰關照他們的“大太陽”在哪里呢?應該說視頻的內容并不復雜也不新鮮乃至司空見慣家常便飯習以為常,想必這樣的家庭也是千千萬萬個大同小異諸如此類貧困家庭的縮影。
看過視頻后讓人在為這位還只有十歲“脊梁”女孩堅強感動的同時,心頭也不禁涌起一股莫名地唏噓感嘆和心酸,不由追問女孩家庭何以遭遇這樣的不幸,貧窮背后的真實原因,這樣的感動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動或無法感動,這樣無法感動的感動為什么不能少一點乃至從這片土地上絕跡。
透過視頻講述的故事不難看到困惑我們乃至這個時代已久的老有所養、老有所養、留守兒童、孩子教育、贍養父母、孩子監護、城市化、農村空心化、家庭空巢化等一系列社會現實問題。
由于由此形成的悖論,應該說短期內遠遠沒有解決的可能和跡象,這恐怕才是視頻給予我們的啟發,或令我們對一直以來引以為豪的發展模式引發深刻地反思,從而讓時代“慢下來”,等等那些需要追趕的人們,不致使他們被時代遠遠地落下和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