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說
真實,是對閱讀者最好的尊重!
老字號是一座城市的地標
是本地人為之驕傲的味道
是外地游客來游玩對于吃的第一選擇
什么是餐飲老字號
是歷史悠久,具有文化底蘊的飯莊飯堂
是靠一代又一代師傅們的心口相傳保留至今
擁有優質的手藝、對于菜品質量嚴格把關
取得食客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餐飲品牌
一本正經的開頭根本不是我的風格
握草!憋了半天其實我就想說
現如今北京的老字號真都那么好麼
我也不想藏著掖著了
歷時3個月,90天,2160小時,自費18873元
到底現在的老字號真實水準如何
測(si)評(bi)開始
東來順西來順
南來北往又一順
東來順
東來順(王府井APM總店)
干嘛那么多店偏偏選這家?不是因為總店
是因為離我家近、離我家近、離我家近!
東來順應該是99.999%游客來京都會中招的店吧
到底出品如何,往下看
作為老字號,無論手切鮮肉還是冷凍羊肉片
質量與數量是不是有點寒磣呀?
價格倒是符合老字號的價位,基本都百八十一盤
肉的新鮮度也不太好,稍等片刻,盤中會有少量血水
老北京銅鍋涮肉提供鴛鴦麻辣鍋這些我都不說
推陳出新適應社會發展,能理解
羊肉下鍋出現大量血沫是真的沒食欲
羊肉的質量真是堪憂
作為老字號,東來順的各個環節真不敢恭維
菜品質量:以涮肉起家的老字號現在涮肉做的讓人挺寒心的。雖然也有炒菜,但看家的東西都那么不走心,炒菜的出品我個人是不太期待。
服務態度:老字號總店,又開在王府井,可能對于食客爆滿見怪不怪了,服務態度挺喪的。而且會選擇性的給食客推薦貴的菜。
人均消費:150左右吧,性價比不算高。
吃后吐真言:北京高品涮肉店真挺多的,別抱著這家店難為自己了。
西來順
西來順是一家北京清真老字號
京劇名家馬連良先生對他家情有獨鐘
招牌名菜就是馬連良先生名字命名的馬連良鴨子
另外一道招牌菜是因京韻大鼓名家劉寶全先生
而發明的炮糊
馬連良鴨子香酥不膩,外脆里嫩,火候味道都很好
炮糊是蔥爆羊肉的另一個版本
因為劉寶全先生演出經常返場
導致他常光顧的小攤把蔥爆羊肉反復熱了又熱
沒想到味道出奇的好
蔥融入了羊肉味,羊肉煸的焦而不糊
混合在一起是焦香有嚼勁
其他清真菜品中規中矩
像醋溜木須、芫爆散丹、它似蜜等等
炒菜多數重油,所以吃起來略微油膩
菜品質量:總體來說西來順算一家沒太走味的清真老字號,且馬連良鴨子與炮糊也算招牌特色,可以前往。
服務態度:國營老店服務的feel,態度并沒多差,但也絕對談不上好。
人均消費:120左右吧。
吃后吐真言:要吃特色首選馬連良鴨子與炮糊,別的炒菜中規中矩。
南來順
南來順飯莊的早點與小吃以種類多、質量好聞名
但講真,現在水準下降的挺嚴重
反而清真炒菜的出品水準還保持的不錯
小吃與早點感覺因為種類多,自己有點應接不暇
豆腐腦沒有牛街吐魯番的好
面茶也比不過大興胡同
但好在如果不是太苛刻,還是可以滿足味蕾的
一餐下來感覺,沒多好吃但是也不難吃
但南來順的炒菜質量還是不錯的
芫爆散丹只用香菜梗爆炒很傳統
醋溜木須、松仁鴨方等經典清真菜都值得表揚
菜品質量:小吃與早點無功無過,還能再提升。清真菜的出品質量很不錯,某評分數略微走低也是受小吃與早點影響。總體來說,南來順飯莊也可以過關。
服務態度:早點與小吃那邊談不上什么服務,可能也確實忙,顧不過來。炒菜這邊的服務還是很不錯的。
人均消費:150左右吧(炒菜),略微貴。
吃后吐真言:小吃與早點相比前幾年下降有點嚴重,但去吃吃清真菜還是沒問題的。
又一順
東來順、西來順、南來北往又一順
相比于其他幾家,又一順算晚輩
也是清真菜起家,憑借優質的菜品、良好的服務
在京城站穩腳跟
但同樣的問題
近幾年的菜品出品下降也挺嚴重
做菜挺不走心的
一餐下來,并沒有哪道菜是真正的能被記住
清真招牌菜紅燒牛尾、扒肉條
醋溜木須、芫爆散丹無功無過
功夫手藝比南來順與鴻賓樓差點意思
菜品質量:無功無過,要說味道,真的沒有什么出彩或者能記住的菜,但并沒有糟糕到罵大街。
服務態度:相比于其他老字號,又一順的服務態度還是不錯的。
人均消費:120左右
吃后吐真言:個人覺得沒什么特點,不會再去。
老北京八大樓
東興樓
東興樓,北京魯菜老字號,八大樓之首
曾經的東興樓代表了在京魯菜的最高水準
而經歷了幾次變遷,如今卻不盡如人意
蔥燒海參是魯菜名菜,也是東興樓的招牌
好幾百元一盤的價格不算接地氣
可質量與味道卻不敢恭維
總之,這幾百元花出去,含著淚湊合吃完
并發誓以后再也不任性了
干炸小丸子、糟溜魚片、九轉大腸
這都是小編記憶中難忘的美味
也是東興樓特別拿手的菜肴
但如今再在東興樓點這些菜卻失望透頂
菜品質量:每道菜感覺都不得要領,也不太用心。如果用菜品質量給現在的八大樓排位,恐怕東興樓會是倒數,曾經北京魯菜老字號的標桿,且行且珍惜吧。
服務態度:正常水準,不好不壞。
人均消費:150左右
吃后吐真言:水平下滑太嚴重,做菜不走心,質量也有很大問題,個人不會再去。
泰豐樓
泰豐樓,老北京八大樓之一
魯菜老字號,排名僅次于東興樓
但如今的泰豐樓沒有了往日的輝煌
雖不至于門庭冷落,但相比以前略顯蕭條
鍋燒肘子是招牌菜
皮脆肉嫩,吃起來很香,但略微油膩
比較有特色的一道菜
泰豐樓的菜品,整體用料比較有品質
特別涼菜,用料實在,量也不錯
熱菜整體量不大,味道也都中規中矩
看家菜芫爆肚絲、糟溜魚片、烏魚蛋湯
并沒有很出彩
菜品質量:菜招牌菜鍋燒肘子值得嘗試,其它菜品中規中矩,說的過去但并不出彩。
服務態度:服務態度談不上不好,但服務意識較差。
人均消費:140左右
吃后吐真言:算是如今僅存的八大樓中能去吃的一家老字號,希望加油提升品質,保留傳統,菜品質量越來越好。
致美樓
致美樓,老北京八大樓之一
前身為致美齋,姑蘇菜館
以各種優質面點聞名京城
后來易主改為致美樓開始經營魯菜
致美樓的看家菜首推“四做魚”
既一魚做成四味菜肴
紅燒頭尾、糖醋瓦塊魚、醬汁中段、糟溜魚片
這四味魚饌,色香味個不同,味道絕美
如今的致美樓,說一般都有些牽強
小編覺得算僅存幾大樓里質量最不好的一家老字號
招牌菜吃了一遍,真是不敢恭維
要實在找優點,就是比其它幾大樓便宜不少
但價格低不代表菜品出品就可以糊弄
總而言之,老字號別做砸了招牌,最后變成回憶
菜品質量:現如今幾大樓里墊底的存在,菜品質量真的需要改進與提升了,不然也許會成為又一個消失的老字號。
服務態度:尚佳
人均消費:100左右
吃后吐真言:僅存八大樓里菜品出品最差的,失望。
慶云樓
慶云樓,有說是老北京八大樓之一,有說不算是
不管算與不算,創建于1820年的慶云樓
無疑是北京魯菜老字號之一
距燕京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僅一步之遙
曾是昔日詩酒流連之地
但這家店一直給人感覺挺“鬧騰”的
一會做魯菜、一會又把一層出租經營越南菜
最近好像又加了銅鍋涮肉
老字號弄成這樣略顯不倫不類
就菜品而言,蔥燒海參、抓炒里脊
九轉大腸、糟溜魚片,每道菜品都有弊端
整體質量馬馬虎虎,讓人提不起太大興趣
菜品質量:就菜品而言,讓人提不起絲毫的興趣,馬馬虎虎到沒有一點味蕾體驗。
服務態度:服務一般,素質不算高,臟話張嘴就來。
人均消費:140左右
吃后吐真言:可能是北京魯菜老字號中最隨意的一家,不太靠譜兒,個人不會再去。
老北京八大堂
惠豐堂
惠豐堂,老北京八大堂之一
也是現在僅存的八大堂最后的一堂
至今菜品的出品都比較穩定
這家老字號值得信賴
燴菜是惠豐堂的看家菜
像燴鴨丁鮮蘑、燴生雞絲、糟燴鴨肝
而招牌菜則當屬燒燴爪尖
成菜顏色呈棗紅色,口味講究咸鮮醇香
把豬蹄做的這么特別,也只有老字號惠豐堂了
其它魯菜做的也是可圈可點
像干炸小丸子、蔥燒海參完爆東興樓
這家店總算看到些老字號的樣子
菜品質量:無論招牌的燒燴菜,還是傳統魯菜,惠豐堂的出品都是可圈可點的,很不錯的一家老字號。
服務態度:服務態度尚佳
人均消費:120左右
吃后吐真言:綜合各個方面,惠豐堂已經很難得了,可以常去,也希望越來越好。
老北京八大居
砂鍋居
砂鍋居,老北京八大居之一,其名號為和順居
但人們還是習慣稱它為砂鍋居
解放前,砂鍋居的匾額有三塊
左為'和順居',右為'砂鍋居',中間是'白肉館'
這也是獨特
砂鍋居以經營各類砂鍋聞名京城
最有名的當屬砂鍋白肉
選用上好五花肉文火慢燉
湯味濃厚,煮好的肉嫩香、酥爛
搭配酸菜粉絲、既清口解膩又順滑美味
砂鍋居的出品也算老字號里比較穩定的
除了砂鍋菜系的砂鍋白肉、砂鍋丸子、砂鍋雞塊
炒菜類的菜品也算可圈可點
綜合來看,算小編比較滿意的老字號之一
菜品質量:砂鍋類菜品保持了較高的水準,在京城數一數二。其它炒菜也保持了老字號飯莊的高質量,值得前往。
服務態度:一般,說的過去。
人均消費:130左右
吃后吐真言:很不錯的老字號,也是小編個人比較推薦的老字號飯莊。
同和居
同和居,老北京八大居之一
算北京較早經營魯菜的老字號
主營山東福山幫的菜
看家名菜當屬“炒雞蛋”
招牌名菜三不沾
用雞蛋黃做主料,加入水、白糖、綠豆粉
按一定比例放入容器
攪拌后熱鍋炒制
實打實的工夫菜
成品要求不粘盤、不粘匙、不粘牙,故名三不沾
軟糯香甜,堪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典范
同和居在京城老字號中一直保持較高的水準
無論菜品的出品、服務等等都很到位
小編以個人的名義,給同和居一個大大的贊
菜品質量:三不沾作為招牌菜雖然價格略貴,但是值得嘗試。其它菜品的質量也非常穩定。
服務態度:同和居不光菜做的好,服務態度也是老字號中數一數二的。
人均消費:140左右
吃后吐真言:不管咱北京食客宴請親朋好友,還是外地游客選擇北京老字號,同和居都沒毛病。
柳泉居
柳泉居,老北京八大居之一
早年是黃酒鋪子起家
后改營飯館,主營改良魯菜和北京地方民間菜
而最被北京人喜歡的卻是豆沙包
雖然柳泉居為老字號,但這家店是新開不久
菜品整體質量平淡,感覺挺不用心的
恢復這家久違的老字號是好事
希望菜品也能提升到老字號的高水準
但他家豆包真是一如既往的好
外面雪白綿軟,豆沙餡香糯細膩,甜度適口
從小吃到大,品質依然
菜品質量:菜品質量一般,毫無亮點,但豆包真的好吃。
服務態度:尚佳
人均消費:120左右
吃后吐真言:魯菜就不要選擇他家了,豆包可以常去買點。
老北京八大春
淮陽春
淮陽春,老北京八大春之一
是在北京經營淮陽菜的老字號
早期在西長安街路南
現如今搬到月壇南街三里河東路
但講真,這家老字號應該算是淮揚菜做的最差的
如果說玉華臺代表了淮揚菜的較高水準
松鶴樓與同春園可圈可點的話
那么淮陽春真的挺讓人惋惜的
無論獅子頭、響油鱔糊、軟兜長魚都挺腥的
而面點類的吃的又很咸
小編盡力了,但并沒有哪道菜是好吃的
菜品質量:老字號名氣再大還是要菜好吃,如果菜品質量保障不了,那可不就越來越衰落了?
服務態度:尚佳
人均消費:140左右
吃后吐真言:北京可選擇的淮揚菜老字號還是挺多的,這家就真算了。
同春園
同春園,老北京八大春之一
以前在西單路口把角,現在搬到小西天
主打淮揚菜,雖然不是很原汁原味
但吃起來還不錯
尤其許多老人家很認這里
松鼠桂魚雖沒松鶴樓的顏值高
但是火候與味道可圈可點
醬汁略顯不專業,整體中等水準
其它菜品龍井蝦仁、宋嫂魚羹、黃橋燒餅
不出彩也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如果要求不是特別高,可以嘗試的老字號
菜品質量:菜品的質量說的過去,無功無過。
服務態度:服務態度一般
人均消費:140左右
吃后吐真言:一餐下來感覺挺平淡的,說不上哪好,也說不上哪不好。吃不吃兩可的老字號。
烤鴨老字號
全聚德
全聚德與東來順應該是來京游玩必填的坑
而全聚德烤鴨店也遍布在北京的各個角落
小編這次選擇的和平門店算資歷比較老的了
小編一直覺得烤鴨這個東西好或不好
沒有一個固定的評判標準
單說烤制技藝,每個烤鴨店其實差不了太遠
可能更多的是鴨子的質量、細節與性價比
回想一下,單單烤鴨,并沒吃到過哪家可以罵大街
但也沒吃到過哪家好吃到上天
全聚德雖然一直被人詬病
但和平門店相對來講還是不錯的
菜品可圈可點,烤鴨也還不錯
但是比一般的烤鴨店人均消費略高
菜品質量:這家老字號菜品雖然談不上驚艷,但也并沒有太難吃,至少比其他分店要好一些。
服務態度:尚佳
人均消費:220左右
吃后吐真言:相比于其它全聚德,這家還算說的過去,外地來京的游客可以選擇,只是性價比不高,價格比較美麗。
便宜坊
與全聚德不同,便宜坊是北京燜爐烤鴨的代表
相對掛爐,燜爐對于烤鴨的手藝要求更為嚴格
燜爐的優點在于
鴨子的口感會更好,肉質滑嫩不發干
老字號便宜坊在遵循傳統上值得表揚
無論烤鴨的片制(鴨皮配白糖、皮肉配甜面醬)
配套的鴨頭、除荷葉餅外的空心燒餅
在傳統的同時,真的做的非常用心
烤鴨的火候拿捏的很好,口感優質
其它圍繞鴨子的炒菜也可圈可點
是一家外地游客來京可以嘗試的烤鴨老字號
(此評價僅限鮮魚口店)
菜品質量:很傳統的燜爐烤鴨代表老字號,烤鴨沒毛病,其它菜品可圈可點,可以前往。
服務態度:雖然食客較多,服務人員比較忙亂,但是服務態度是可以被認可的,很好。
人均消費:160左右
吃后吐真言:雖開在坑爹的前門,但出淤泥而不染,算是少有的旅游景點不坑的優質老字號。
南宛北季
烤肉季
老北京人吃烤肉都知道南宛北季
而北季說的就是后海旁邊的烤肉季
烤肉季以烤羊肉見長
被北京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冬天在烤肉季
吃肉喝酒看雪景
但小編會告訴你童話里都是騙人的嗎?
如今的烤肉季做菜真的跟鬧著玩是的
招牌烤羊肉感覺像2.0版本的蔥爆羊肉
碎、柴、不入味就是小編吃過后的真實評價
其它炒菜吃下來也跟過家家是的
它似蜜、紅燒牛尾、鹿肉等等
真的特別不走心
唯獨門口排長隊的羊肉串
算幫這家烤肉老字號稍稍挽回了點面子
菜品質量:從招牌烤肉到炒菜真的是有點糟糕,小編能說的還是那句:且行且珍惜吧。
服務態度:馬馬虎虎,不好不壞。
人均消費:150左右
吃后吐真言:雖然烤肉劉被炒成了網紅店,雖然小編吃烤肉并不會選擇,但講真,烤肉劉真能秒殺烤肉季。這家老字號反正小編是絕對不會再來。
烤肉宛
南宛就是這家與烤肉季齊名的烤肉宛
烤肉宛以烤牛肉聞名
相對于烤肉季而言,烤肉宛的出品沒退步的太嚴重
烤肉從搭配到味道火候都還不錯
肉質入味、鮮嫩不柴
其它炒菜中規中矩、無功無過
這家老字號店鋪,過關
菜品質量:雖然相比于京城接地氣的烤肉店鋪,老字號在性價比上優勢不大。但就菜品而言,烤肉宛算是合格的。
服務態度:服務態度一般,無功無過。
人均消費:120左右
吃后吐真言:除了上歲數的北京叔叔阿姨奶奶爺爺,年輕人可能更多會選擇烤肉劉、厚味居吧。但如果是外地游客,烤肉宛這家烤肉老字號還是值得嘗試的。
燒麥老字號
都一處
都一處,北京老字號燒麥館
據說又跟乾隆有關系,傳的神神叨叨的
好像老字號要不編個故事就不舒服是的
招牌燒麥真不敢恭維
外皮又干又硬,餡料少且不新鮮
這價格與質量真是完全成反比
乾隆白菜,以白菜清爽醬汁濃郁著稱
原來都一處的乾隆白菜確實不錯
如今的出品不太走心,味道口感比原來差不少
菜品質量:菜品出品不穩定,招牌燒麥勉強入口,整體就餐體驗差。
服務態度:忙忙叨叨、愛搭不理
人均消費:100左右
吃后吐真言:景點餐廳不好吃是通病,老牌燒麥館也難逃這個現象,價格那么高,東西做成這樣實在說不過去。
魯菜老字號
豐澤園
豐澤園,北京魯菜老字號
經營的山東菜,主要由濟南風味和膠東風味組成
雖不在各飯莊飯堂中
但歷史悠久,影響力毋庸置疑
豐澤園的菜肴特點是“清、鮮、香、脆、嫩”
尤以鮮為最
沙鍋魚翅、干魚翅、蔥燒大烏參、油燜大蝦
都是豐澤園的名菜
豐澤園依然沒逃過老字號出品嚴重下降的現象
如今的豐澤園菜品質量略微堪憂
雖然不至于特別次
但是就價格與菜品質量對比的話
選擇豐澤園不算特別劃算
菜品質量:如今的豐澤園菜品質量確實比不了前幾年,性價比真的不高。
服務態度:老字號特有的服務,沒多差,但也絕對談不上好。
人均消費:150左右
吃后吐真言:總體來講就是沒感覺,一餐下來什么也記不住,吃了也就是吃了,不會再來。
清真老字號
紫光園
紫光園相比于其它老字號并不算老
說北京清真老店可能更為貼切
以清真炒菜與炒疙瘩為主打
現如今北京還有炒疙瘩的店鋪并不多
紫光園還有,按說我們應該挺感恩
但講真,真的特別一般
感覺家里隨便瞎炒炒也能達到這個水準
小編個人認為
他家跟恩元居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而清真炒菜也不算太好
該嫩的微微發柴
該酥脆的也并不極致
羊肉為主的菜大多數還是挺膻的
整體感覺菜品質量很一般
菜品質量:一餐下來就感覺酸奶挺好喝的也是心塞,可能整體就是這個水準吧,很一般。
服務態度:尚佳
人均消費:120左右
吃后吐真言:小編個人覺得名不副實,雖然沒難吃到什么地步,但是吹的有點過高了,一般店鋪水準。
鴻賓樓
鴻賓樓是一家天津的清真老字號
1955年受周總理之邀進京
拿手菜系為河海兩鮮、清真菜與全羊席
鴻賓樓在京城清真菜圈子一直保持較高水準
雖為天津入駐北京的老字號
但憑借穩定的出品與優質的菜品
在京城吃貨界圈粉無數
紅燒牛尾、紅燒蹄筋、芫爆散丹
都保持著較高的出品
味道與火候可圈可點
綜合評價,鴻賓樓是一家值得去品嘗的老字號
菜品質量:小編與朋友試菜的時候點了8道代表菜,質量與味道都可圈可點,大家覺得總體還是非常不錯的。
服務態度:尚佳
人均消費:150左右
吃后吐真言:一家非常不錯的清真老字號,是個帶家里老人孩子聚會,外地游客品嘗清真菜的好飯莊。
恩元居
老北京的炒疙瘩“穆家寨”母女的最早最正宗
1952年女店主去世后因為沒有人繼承
“穆家寨”只好停業了
但值得慶幸的是
有家店把這老北京吃食發揚光大
這家店就是恩元居
現在市面菜單上有炒疙瘩的店鋪有一些
但小編感覺炒疙瘩當屬恩元居
他家疙瘩都是幾位上了年紀的阿姨純手工揪制
每一粒的大小幾乎一樣,這也保證了疙瘩的口感
搭配時令蔬菜大火快炒
這一盤炒疙瘩鮮香入味、勁道十足
雖為小店,比起其他老字號略顯寒酸
但菜做的很傳統也很用心
河間爆肉、南煎丸子、炸松肉、醋溜木須
樣樣都能讓人大呼過癮
菜品質量:相比于其它老字號恩元居從各方面都挺嫩的,但是當家菜炒疙瘩在京城確實數一數二,別的清真菜也非常走心。
服務態度:尚佳
人均消費:80左右
吃后吐真言:一家性價比很高的“小”清真老店,除了炒菜還有北京最好吃的炒疙瘩。
壹條龍飯莊
壹條龍飯莊建立初期
只是個賣羊肉并代賣燒餅和羊肉雜面的小鋪子
后期以經營傳統涮肉為主,兼營傳統清真炒菜
背景多NB,資歷多老咱放一邊不說
小編只相信真實的體驗與眼睛看到的
這鍋子也是簡直了
鴛鴦銅鍋、麻辣火鍋小編都不噴
但這一鍋的血沫子真是膩味人
這肉的質量還不如隨便一家涮肉鋪子
老字號做成這樣也是心累
坐落在繁華的前門大街,每天接待來來往往的游客
人家吃完如何去看待老北京的傳統吃食?
個人真的特別膩味這家老字號
菜品質量:太次!
服務態度:太次!
人均消費:120左右
吃后吐真言:從菜品質量、服務、性價比,不能容忍的一家老字號,誰去誰踩雷!
小吃老字號
護國寺小吃
護國寺小吃算北京小吃界的代表之一
各種小吃應有盡有
但也許恰恰因為種類太多了
導致自己手忙腳亂、應接不暇
小吃的質量不太敢恭維
點了一些老北京的傳統小吃
總體感覺
用料不夠考究
造型不夠完美
味道不夠正宗
菜品質量:雖然在北京小吃界名頭最響,但小吃真的做的馬馬虎虎無亮點。
服務態度:尚佳
人均消費:30左右
吃后吐真言:去他家多數兩極分化,北京上歲數的中老年人吃個情懷,來北京的游客吃個名氣。小編推薦的話,更傾向于牛街。
錦芳小吃
錦芳小吃也是北京小吃的老字號
與護國寺齊名,且更受北京老百姓喜愛
相對來講比護國寺小吃稍微“精細”那么一點
但弊端也是種類太多,除了早晨
別的時間段很多小吃溫度都比較“冰冷”
錦芳小吃的奶油炸糕與豆汁一直保持不錯的水準
雖然豆汁這種北京特有的產物
現在市面上做的好的并不多
但小編覺得,錦芳小吃的豆汁還算說的過去
菜品質量:比護國寺小吃稍微好點,各種小吃不出彩兒,但是也并不難吃。
服務態度:尚佳
人均消費:25左右
吃后吐真言:奶油炸糕、豆汁、驢打滾等小吃還是不錯的,可以去吃,但小編個人覺得還是比不上牛街。
白魁老號
其實白魁老號放在這里是有一點爭議的
他家是北京很有名的清真飯莊
清真菜、燒羊肉與燒羊肉面為招牌
只是后期開始經營各類老北京小吃
他家的小吃感覺很一般,品質不敢恭維
燒羊肉可圈可點,先燉后炸,外酥里嫩
微微膻味也可以被接受
附屬品燒羊肉面是老北京十八種澆頭之一
在別的地方不太容易吃到
菜品質量:小吃還是不要選擇他家了,真心挺一般的,價格也不算便宜。燒羊肉與燒羊肉面還是可以嘗試一下的,很有特色。
服務態度:尚佳
人均消費:50左右
吃后吐真言:吃小吃別跟自己過不去,直接奔牛街。但特色燒羊肉與燒羊肉面真的很好吃。
天興居
天興居炒肝店,前身為“會仙居”
最初是個小酒館
出售白酒和自制的醬肉、火燒、白水雜碎
生意平平,后經高人指點
在白水雜碎的基礎上改良出了炒肝
生意日漸興隆
老字號天興居現在的出品比以前略顯退步
腸、肝、蒜的比例也不算完美
但整體不算走樣太嚴重
無論炒肝或者包子,中規中矩
不坑但也并不出彩
比鼓樓一拐彎肯定強上不少
但跟炒肝趙相比,還是差點意思
菜品質量:炒肝跟包子說的過去,無功無過。
服務態度:服務態度一般
人均消費:30左右
吃后吐真言:這家店外地游客還是可以嘗試的,并不會太坑,但北京人可能更偏向于沙子口的炒肝趙。
餛飩老字號
餛飩侯
說起餛飩,小編兒時最喜歡隆福寺里的兩家店
餛飩侯與豐年灌腸
小時候不懂什么叫撫慰人心
也不知道什么叫吃出幸福
但那時候的餛飩侯,給小編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那會的餛飩皮薄餡細
湯底會是熬了很長時間的大骨湯
作料給的也全
紫菜、香菜、冬菜、蝦皮、蛋皮兒那叫一個全乎
大冬天吃一碗餛飩特別滿足
而如今的餛飩侯真的可以罵大街
餛飩皮多餡少,吃起來索然無味
燒麥夾生不新鮮也是心塞
挨著那什么鼓樓一拐彎的炒肝
這一對難兄難弟,自生自滅吧
菜品質量:一無是處
服務態度:服務態度一般
人均消費:35左右
吃后吐真言:總算知道為什么那么火爆的餛飩侯,短短幾年關了那么多家,老字號不易,走點心吧。
素食老字號
功德林
功德林,北京城里的素食老字號
享有素食鼻祖之稱
原先北京素食館子并不多見,所以流傳著一句話
佛門凈素何處尋,京城唯一功德林
金剛火方和十八羅漢招牌最響
對于十八羅漢最大的尊重莫過于
把主料輔料全部找齊,然后逐一消滅
而金剛火方的做法相比起來就麻煩很多
但其實兩道菜味道也僅僅是中規中矩
糖醋排骨、素鴨、孜然羊肉串、宮保雞丁
一道一道吃下來,也并沒有太多驚喜
但也并不難吃,普通的一席素菜
菜品質量:菜品的質量說的過去,無功無過。
服務態度:尚佳
人均消費:120左右
吃后吐真言:也就是吃個新鮮,無功無過,老字號素菜館,可以嘗試,但沒反復前往的必要。
公園老字號
仿膳飯莊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
北京孩子要說小時候沒去過北海公園
那可能你跟小編不是同一個地方的北京孩子
而北海公園里有個宮廷老字號——仿膳飯莊
栗子面小窩頭,仿膳的招牌,也是大家的最愛
面香濃郁,帶著淡淡的香甜
反正不知道你們
小編小時候去北海寧可不要玩具
也絕對少不了這小窩頭
為寫這稿子,時隔多年又去了一次仿膳飯莊
講真,還挺失望的
栗子面小窩頭不是記憶中的味道
所謂宮廷菜做的也馬馬虎虎
總之,價格與菜品質量不成正比
菜品質量:希望菜品質量精益求精,實話講,不難吃。但比之前還是有所下降。
服務態度:服務態度良好
人均消費:160左右
吃后吐真言:真心希望它能越來越好,因為北海公園、仿膳飯莊都承載了北京孩子兒時太多的回憶。
在京老字號
松鶴樓
松鶴樓是淮揚菜老字號的代表
位于臺基廠的這家松鶴樓資歷最老
菜品的出品也可圈可點
至今各方面發揮的都很穩定......很穩定......
松鼠桂魚為招牌,也是必點菜
松鶴樓的松鼠桂魚保留了較高的水準
無論炸制火候與醬汁的調和都很到位
雖然小編不喜歡甜口菜,但客觀講真的很好吃
其它淮揚菜如龍井蝦仁、獅子頭
響油鱔糊、蟹粉豆腐等等也都可圈可點
綜合評價,這家淮揚菜老子號,過關
菜品質量:從原材料的選擇到烹飪再到菜品的出品,松鶴樓還是值得信賴的。
服務態度:服務態度非常好
人均消費:170左右
吃后吐真言:一家很不錯的淮揚菜老字號,要說缺點,價格上微微有些過高。
玉華臺
小編一定要隆重的介紹一下玉華臺飯莊
同為淮揚菜老字號
但玉華臺飯莊與松鶴樓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玉華臺從裝修到環境......真的是.......
一派老北京國營餐館的調調
雖然看著挺“土”的,但人家是靠手藝活著的
小編不得不說
玉華臺的菜品質量是高于松鶴樓的
菜品沒有過多的炫技,樸實卻美味
口袋豆腐、大煮干絲、熗虎尾
翡翠蝦仁、蟹黃獅子頭
造型并不好看,但吃下去的每一口都能感到真誠
菜品質量:菜品的質量沒得說,能感覺到每一道菜的用心,水準高于松鶴樓。
服務態度:可能是太忙了,并沒有什么服務。
人均消費:110左右
吃后吐真言:北京淮揚菜中水準較高的存在,值得前往。
曲園酒樓
曲園酒樓,湘菜老字號
也是最早在北京經營湖南菜的老字號
曲園酒樓菜品特色是味別多樣,尤重酸辣
鮮香軟嫩,熏臘清香
曲園的招牌菜當屬左宗棠雞
但味道平平,感覺跟糖醋里脊一個調調
雞肉酸甜口兒,無功無過,吃不出什么特點
酸辣肚尖還是很出彩的,肚尖脆嫩,酸辣口
無論下飯下酒都不錯,也是曲園的特色菜
其它像毛氏紅燒肉、剁椒魚頭、提鍋煙筍
就非常一般平常了,實在無亮點
菜品質量:酸辣肚尖還是很有特色的,在別地方不太容易吃到,別的菜品過于一般,沒什么特色。
服務態度:中規中矩
人均消費:120左右
吃后吐真言:綜合來講,菜品挺沒存在感的一家老字號,并沒有多難吃,但也讓人不太能記住。個人不會再去。
馬凱餐廳
馬凱餐廳,在京湘菜老字號
最早的一家“眾籌”餐廳
在1953年由13名湖南同鄉集資開辦
小編個人認為水準比曲園酒樓略高
招牌菜剁椒魚頭、東安子雞、酸辣肚尖
從味道到口感都挺有特色
尤其東安子雞
口感新穎,酸辣口兒,雞肉意想不到的嫩
馬凱家除了湘菜,外賣窗口的品質也可圈可點
麻醬糖餅,刀切肉餅,大包子,肉末燒餅
都比較受大眾歡迎
菜品質量:菜品還是不錯的,招牌菜很有特點,其它菜也都可以過關。
服務態度:尚佳
人均消費:110左右
吃后吐真言:個人感覺比曲園酒樓好點,想吃吃湘菜的朋友可以前往。
西安飯莊
西安飯莊,始建于1929年
是以陜菜聞名京城的老字號
招牌當屬羊肉泡饃,這里的分牛肉與羊肉
可選擇自己手掰,也可機器加工
雖然沒有小編在西安吃的完美
但也算北京城里不錯的泡饃了
泡饃里可以加點香菜與辣椒醬提味、糖蒜解膩
有肉有饃,有粉絲有湯
一碗下肚還是很舒服的
還一個就是外賣窗口的羊肉串了
不管進店的食客還是過往的行人都會選擇
但小編覺得中規中矩,味道并不出彩
偶爾吃個一兩串足矣
菜品質量:泡饃、炒菜、整體來講還是不錯的。
服務態度:服務態度一般
人均消費:60左右
吃后吐真言:矬子里拔將軍,在北京想吃口羊肉泡似乎也就他家了,整體沒毛病,偶爾可吃。
延吉餐廳
要說這華天延吉
府右街店先被各種唾棄后,大家都奔赴西四老店
但講真,西四店現在做的也是越來越沒樣
冷面湯溫溫吞吞,面條也沒有原來吃的勁道了
味道不知道為什么變成了咸中帶微辣,辣中帶苦
總而言之,華天延吉現在的冷面實在不敢恭維
像明太魚、涼拌牛肉的水準也都大幅度下滑
總感覺延吉現在的菜品質量就跟菜品本身一樣
沒!有!溫!度!
菜品質量:菜品的質量下降過于嚴重,沒有再去的可能。
服務態度:并沒有服務
人均消費:45左右
吃后吐真言:在北京冷面圈子里流傳著一句話:北京人民吃延吉,西城人民吃故鄉。要說以后吃冷面啊,還是去離延吉不遠的故鄉酒家吧,那個才叫好吃。
晉陽飯莊
晉陽飯莊,在京的山西老字號
紀曉嵐故居旁邊
酒足飯飽可以順便逛逛名人故居
招牌香酥鴨確實好吃
經過高溫的蒸炸,肥油大多溢出
吃起來外焦里嫩,香脆可口
還可放醬、蔥絲,夾入空心荷葉餅中一起吃
但其他菜品就沒有他家招牌香酥鴨那么優質了
過油肉、肉絲溫粉皮、太原燜羊肉
跟小編在山西吃的差距還是挺大的
尤其刀削面,實在不想評價
菜品質量:除了招牌香酥鴨,別的菜品過于一般。
服務態度:服務態度還是很不錯的
人均消費:130左右
吃后吐真言:小編個人感覺性價比不是很高的一家老字號,個人也不會再去。
峨眉酒家
峨嵋酒家,北京第一家川菜老字號
被外界喊的最響的莫過于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是一道挺有爭議的菜
正宗與否姑且不論
但小編覺得峨嵋的宮保雞丁被吹捧的太高了
無論普通的還是精品的,口感與味道也就是中等
至少河沿肉餅家的就不輸給它
但是人家的性價比卻比峨嵋高很多
還一個網紅菜品就是涼面
調調與新川涼面挺像的,帶有絲絲的回甜
可能小編不太喜歡這種味道,感覺一般吧
菜品質量:整體來講川菜的出品質量還是不錯的,中等水準,可以去吃,但真的沒有被炒的那么邪乎。
服務態度:服務態度一般
人均消費:100左右
吃后吐真言:說的過去的一家川菜老字號,可以常去。
力力餐廳
力力餐廳,北京經營川菜的老字號之一
這家老字號深受郭沫若先生喜愛
郭沫若為力力餐廳親自題寫了匾額
并贈詩一首
“盤中粒粒皆辛苦,席上盤盤出火爐
食罷常思來不易,鼓足勁頭莫躊躇。”
宮保雞丁選用雞腿肉,肉質很嫩,小荔枝口
但比峨嵋家的更甜一點,吃多了會膩
酸辣粉、雞絲涼面、川北涼粉、肥腸豆花等菜
就是老牌國營店的味道
沒有哪道菜很拔尖,但味道都說的過去
但他家的菜量不算很大,性價比不算高
菜品質量:宮保雞丁、雞絲涼面過于甜,吃多膩。整體來講菜品不算難吃。
服務態度:服務態度一般
人均消費:60左右
吃后吐真言:記不住,吃不吃兩可的一家川菜老字號。
美味齋
美味齋飯莊是上海老字號
1956年在周總理“全國支援北京建設”的號召下
落戶北京
京城老輩兒人對“美味齋”印象最深的是
三分錢一碗的米飯、一毛一份的肉沫豆腐
和五毛錢一份的白斬雞
在美味齋能吃到很多傳統的上海菜
生煎、蔥油拌面、四季烤麩、油燜鮮筍等等
從新開業的這家美味齋
菜品也從傳統口味根據年輕人的口味有所改良
一餐下來無論從菜品、環境、服務
都能感受到這家老字號的用心
給美味齋一個好評
菜品質量:菜品秉承上海的小而精,雖然量不大,但質還是不錯的。
服務態度:服務態度在老字號里算很好的。
人均消費:100左右
吃后吐真言:在北京的上海菜本就不多,零星的幾家菜品質量也不敢恭維。美味齋無疑是一股清流,希望越做越好。
在京異國老字號
莫斯科餐廳
莫斯科餐廳,北京老牌俄式餐廳
提起這家店往往會跟“頑主”聯系到一起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
這家店給了很多北京人一份難忘的回憶
小編小時候要能吃頓“老莫兒”
那感覺就跟過年一樣
異國的味道給小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現如今,回憶也僅僅成為了回憶
逃脫不了出品不穩定的尷尬
瓦罐牛肉、奶油雜拌、紅菜湯
這些原來的“奢侈”菜品也沒有了原來的好味道
小編個人認為,老莫兒也只能成為一個回憶了
菜品質量:名氣大于菜品質量,一餐下來,沒有任何亮點。
服務態度:服務態度很好
人均消費:160左右
吃后吐真言:老莫兒真的變成了回憶,整體吃下來,貴是最大的特點,質量與性價比真的比基輔羅斯與老井差太遠。
大地西餐廳
大地餐廳算北京很早經營西餐的老字號
早先在西長安街,后來搬到了西四
因經營菜式及裝修特點都跟老莫兒特別像
故而,人稱“北京城中小老莫”
講真,要說老莫兒退化的比較嚴重
大地的菜品就更是嚴重退化
就菜品而言,說一般都很是牽強
要說老莫兒只是比原來相差很多,但是還能湊合吃
那么大地的就真真的有些糊弄事了
招牌菜被小編點了一遍,每樣都感覺跟鬧著玩一樣
菜品質量:單論菜品,真是對不起老字號這個名聲,沒任何出彩的地方。
服務態度:尚佳
人均消費:110左右
吃后吐真言:肯定不會再去的老字號,菜品跟老井與基輔羅斯真的不能比。
馬克西姆餐廳
馬克西姆是在北京最早的一家中法合資餐廳
在崇文門酒店的2層
店門口那個醒目的老舊招牌可真是有年頭了
之所以把他家放在最后
是因為價格真的讓小編太心疼
體驗過后就更蛋疼了
價格跟菜品的質量差距太大了
從餐前包、前菜、主菜、湯到甜品
講真,并沒有一個很滿意的
感覺超級不用心,對于食材特別不尊重
如果不是這么高的人均消費還能理解
但是相對于動輒7,800的人均消費
這出品就實在有點坑了
菜品質量:單拎出來一般,但配上價格就心塞了。
服務態度:尚佳
人均消費:700左右
吃后吐真言:就一次,小編發誓以后再也不當燒包了!
小編真心話
自費吃完這幾十家老字號
品質有好有壞
眾口難調,小編只是寫出自己的真實體驗感受
并不是針對性的批判、吐槽哪家老字號
在北京的這些老字號都是北京的財富
是北京人的味蕾回憶
是外地朋友認識北京美食的第一途徑
真的希望所有老字號都可以越來越好
對食客而言,味道才是第一位的
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