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胡老用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療驗案
?#胡老用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療驗案
胡老立足于仲景原文,結合自己臨床經驗,用大柴胡湯配伍桂枝茯苓丸治愈多種系統的疾病,如哮喘、肝硬化、胃痛、胸痹、頭痛、失眠、眩暈等。
2.1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療哮喘
元代的朱丹溪提出:“哮主于痰”,明確提出了痰阻氣機,肺氣不降是哮喘的主要病因病機,后世在這一點上認識頗為一致。明代張景岳提出的“喘有宿根”這一觀點也為后世所接受。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哮喘患者在非發作期或長期發作后出現了一些虛損的現象,可以說是久病傷腎,有的人就把此當做形成哮喘的根本,這是很片面的。《證治準繩》說:“其元耗損,喘生于腎氣上奔。”多是指肺氣腫之屬的氣短、喘息,少見于喉中有痰鳴的哮喘。腎氣上奔的哮喘,從理論上將是有道理的,應予注意,但臨床上這種哮喘是少見的,如果過于強調這一理論,就會造成對哮喘的成因及治療的偏差。應明了哮喘以實證多見,也要注意虛證哮喘的存在。一般認為,實證哮喘的“宿根”多是指痰飲實邪,胡老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實踐,認為瘀血是引起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歷代醫家尚未明確提出瘀血能致哮喘,但《內經》有過類似的描述。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曰:“肝脈搏堅而長......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有似因瘀血在胸脅引發喘證。現代病理研究也說明:在慢性支氣管炎(包括哮喘性支氣管炎)末梢細支氣管炎及肺泡間隔的超微結構的改變,可看到小血管內有血栓的形成,與中醫的肺有瘀血、血在脅下是相吻合的。根據患者平時無咳喘、吐痰、頭痛、身疼等癥,知不在太陽;哮喘發作時有胸悶、脅痛、汗出、咽干、便干等,多屬少陽陽明合病;有據哮喘多發于夜晚,發作時及不發作時皆無咳痰,可排除痰飲為患,這樣引起哮喘的主要原因當屬瘀血阻滯。因此,此類哮喘多呈現少陽陽明合病兼夾瘀血,為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方證。
    病例1康某,男,36歲,中學教師,病案號143153
初診日期1964年4月29日:三年前因食辣椒而引發哮喘,始終未離西藥治療迄今未愈,冬夏無休,每次發作,常因偶爾咳嗽或噴嚏引發。自覺消化不好,大便干燥即為將發之預兆。發作時喘滿胸悶,倚息不得臥。曾在長春、沈陽。哈爾濱等各大醫院治療均不見效而來北京治療。來京亦多處找名中醫診治,一名中醫以宣肺定喘、補腎納氣等方藥治療7個多月,證有增無減,并告之:“傷色太甚,虛不受補。”頗感精神痛苦,以至絕望。計返故里等死,后聽別人介紹,到胡老這里最后一試。現在癥狀:喘悶,胸腹脹滿,晝輕夜重,晚上哮喘發作,倚息不得臥,大汗淋漓,口干,便秘,心中悸煩,眠差易醒,舌苔薄白,脈沉緩。據證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柴胡四錢,黃芩三錢,半夏三錢,生姜三錢,枳實三錢,炙甘草二錢,白芍三錢,大棗四枚,大黃二錢,桂枝三錢,桃仁三錢,茯苓三錢,丹皮三錢,生石膏一兩半。二診5月3日:上藥服第二劑后,癥狀減輕,服第三劑時,大便通暢,哮喘已,胸脅滿、腹脹、心中悸煩均不明顯,已不用西藥氨茶堿等,上方繼服三劑。三診1966年9月25日:出差來京,告知病情,兩年來曾數次感冒咳嗽,但未出現哮喘。
    按:本患者為支氣管炎哮喘,三年來用中西藥及手術治療無效,關鍵是辨證不準確,實用補治,方不對證,致使病長久不愈。初診時證的特點:胸脅滿悶,心中悸煩,汗出口干,大便秘結等,為少陽陽明合病證。發病既不為外感所誘發,有無痰飲證候,尤其晝輕夜重,多屬瘀血為害。綜合以上分析,為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方證,故予兩解二陽合病,兼以祛瘀活血,因方藥對證,故服之而收捷效。徐靈胎說:“用藥如用兵,實邪之傷,攻不可緩,用峻厲之藥,而以常藥和之。”本患者為瘀血實邪所致的哮喘,治療應急速攻逐瘀血里實之邪,故用大黃、枳實、桃仁等峻厲之藥,而以大棗、甘草、茯苓、生姜等常藥和之。故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治療瘀血里實證屬少陽陽明合病之哮喘,其攻邪速捷,但不傷正。臨床屢用此方皆不用麻黃,而治療哮喘屢見顯效。
案例2王某,53歲,中學教師,病案號11188。初診日期1978年11月24日:哮喘3年。1976年夏天因聞敵敵畏后患哮喘,伴咳嗽吐白痰,經治療兩個多月緩解。今年8月地上撒了大量敵敵畏又引發哮喘。曾兩次住院治療,用抗生素、激素等,癥狀暫時緩解,但出院后不久又發如初。常服西藥撲爾敏、氨茶堿等,效果不理想。又服中藥湯劑及胎盤、黃芩、紫黃杜鵑片等,效果也不明顯。現在癥狀:哮喘不能平臥,喉中痰鳴,咳嗽吐白痰,量多,咳嗽則遺尿,口苦咽干,思飲,心下滿悶,每天服紫花杜鵑丸片、三片氨茶堿,晚上可以平臥,大便如常,舌苔白根厚膩,脈沉細弦,右寸浮。心律齊,心率96次/分,血壓150/100毫米汞柱,末梢血象檢查:白血球10400/立方毫米,嗜酸細胞1122/立方毫米,兩肺滿哮鳴音,西醫診斷:支氣管哮喘合并慢性支氣管炎。中醫辨證:痰熱挾瘀,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
柴胡四錢,黃芩三錢,半夏三錢,枳實三錢,石韋五錢,白芍三錢,大黃一錢半,生姜三錢,桂枝二錢,桃仁三錢,大棗四枚,茯苓四錢,丹皮三錢。二診11月28日:服第一劑咳嗽減輕,服第二劑痰消盡,遺尿已,喘已不明顯,上二層亦不敢喘,但每天仍服氨茶堿三片。心下滿消,仍口苦咽干,思飲,身冷,納差,大便日2-4行,舌苔白,脈弦細,右寸浮。坐位聽診:兩肺未聞哮鳴音,臥位可聞哮鳴音。血150/100毫米汞柱,末梢血象檢查:白血球7800/立方毫米,嗜酸性白血球440/立方毫米。上方加焦三仙各三錢。三診12月8日:喘平,大便日3-4行,上四層樓不感喘,但昨天又感胸悶,早起口苦,舌苔白膩根厚,脈弦細。臥位聽診兩肺散在哮鳴音。血壓150/100毫米汞柱。上方去大黃,加熟軍二錢。四診1979年4月12日:追訪患者,自覺良好,與學生一起跑步也不喘,兩肺聽診(-),臥位也未聞干濕性啰音及哮鳴音。血壓140/100毫米汞柱,血象檢查:白血球770/立方毫米,嗜酸性白血球154/立方毫米。按:一般認為,支氣管哮喘患者,約半數有輕度或中度嗜酸性白血球升高,其升高可反映人體的過敏狀態,本患者是過敏性支氣管哮喘,前醫試圖從中西醫結合抗過敏(用撲爾敏,黃芩、胎盤等)治療未見效,而胡老用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收捷效,不但喘平,且見嗜酸性白血球恢復正常。因此,可以說該方有抗過敏作用。但應說明的是,這一療效的取得,是建立在辯證施治的基礎上的,是方證對應的結果。據此,可以認為,在治療哮喘上,中醫的辯證施治,方證對應,目前確比西醫的脫敏療法及其他療法有優越之處。因此,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哮喘時,有必要重視方證,以有利于療效的提高和中西醫理論的闡明及發展。
2.2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肝硬化
找中醫看病的肝炎患者中,更多的是無黃疸型肝炎,其中也有急性肝炎,但多數則為慢性患者,其病程長,病情多變,治療起來頗費心神。《靈樞.五邪》篇有“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時腳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里以溫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已去其掣”的記載,頗似對無黃疸型肝炎的證治論述。胡老治肝炎,即宗其義,確有良驗。胡老譯釋這段論述認為,前段是述其證,后段是論其治。肝炎患者多有肝脾腫大則脅中痛,肝區在右,本應右脅痛,劇則涉及于脾,故兩脅中痛。寒中,即胃中寒,因肝病傳脾,胃不和而寒停于中。惡血,即瘀血。惡血在內者,肝藏血而喜疏泄,肝病氣郁,血液凝滯,因致惡血在內。行善掣節者,謂下肢酸軟,行動則覺關節牽掣不利,有氣滯血瘀所致。時腳腫者,由于胃虛有寒,不能制水。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者,謂刺行間穴,用瀉法以疏肝。補三里以溫胃中者,謂刺足三里穴,用補法以溫胃中寒。取血脈以散惡血者,謂以針刺放血以散瘀血。取耳間清脈以去其掣者,謂放耳間靜脈血以治行則掣節。此原是論述有關針灸的治療大法,但其原理也很近于內科的證治。
   基于以上的論述,結合臨床觀察,慢性無黃疸型肝炎病的形成,多為氣郁而瘀,治療既宜疏肝又須祛瘀。胃為生之本,肝病每使胃不和,治宜和之,和者當重視其胃氣,不可使胃氣有傷。胃氣衰者,病必不除,胃氣敗則死。因此,疏肝、祛瘀、和胃三者,為治慢性肝病的原則大法。
   例索某,男,25歲。
初診日期1978年5月8日:自1977年4月診斷為肝炎,GPT一直波動在300-600單位,曾經在住院服西藥治療一年無效。本月查肝功:GPT600單位以上,膽紅質定量1.6毫克%,TTT10單位,TFT(+),HBsAg1:32。主要癥狀:乏力、肝區痛,常咽痛,小便黃,舌苔薄白,脈弦數。胡老診脈后指出:此證雖病久且見乏力,乍看為虛,但細看脈證,實為肝郁偏實熱之證,故擬以疏肝祛瘀,清熱利濕之法,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茵陳蒿湯:
  柴胡六錢,黃芩三錢,白芍三錢,大棗四枚,半夏四錢,桂枝三錢,大黃二錢,生姜三錢,枳殼三錢,桃仁三錢,丹皮三錢,茯苓四錢,炙甘草二錢,茵陳蒿八錢。 
結果:上藥加減服用三個月,咽痛已,肝區痛偶現。查肝功:GPT143單位,TTT(-),TFT(-),膽紅素質定量0.9毫克%,HBsAg1:32。但大便轉溏,乏力腹脹明顯,說明邪實去,而本虛明顯,證為血虛水盛為主,故與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當歸芍藥散加減。
2.3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胃痛
一些人囿于潰瘍病多是虛寒的認識,因此臨床上不仔細辨證,動輒就與溫中補氣之藥,不見療效則加大藥量,患者難以忍受,不得不換他醫診治,胡老的醫案中就有不少這樣的病例。
例2張某,男,40歲,病案號178517
初診日期1965年10月28日:1962年即確診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去年又查出有慢性肝炎,經常疲乏無力,納差,右脅痛,胃脘痛,時有頭暈,吐酸燒心,怕冷,前醫辨為脾胃虛寒,投與黃芪建中湯加味,服六劑,頭暈加重,每早起右脅痛,胃脘痛更明顯,咽干思飲,大便干,苔白膩浮黃,舌尖有瘀點,脈沉細。胡老認為是瘀血胃脘及脅痛,為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方證,用藥:
柴胡四錢,枳實三錢,黃芩三錢,半夏三錢,赤芍三錢,桂枝三錢,桃仁三錢,生姜三錢,大棗三枚,大黃二錢。
結果:上藥隔日一劑,服第二劑后胃脘痛已,服九劑后脅痛已,納增,大便如常。
按:本例因有乏力、怕冷、納差等,很易看作虛寒,但如能仔細辨證,則不難發現,患者有頭暈、脅痛、咽干思飲等,其證當屬:少陽陽明合病。又有頭暈、吐酸、燒心、大便干等,為氣上逆,胃氣不降。此時應以降為法,用黃芪升提中氣,必然加重氣逆,因此出現頭暈、脅痛、胃脘痛更重。本例還有兩個特點,即一是右脅痛,一是舌尖有瘀點,為有瘀血的特征,因此,本例證屬少陽陽明合病并挾瘀血,故用大柴胡湯和解少陽陽明,并以桂枝茯苓丸祛除瘀血。其中有半夏、生姜、桂枝、大黃降逆和胃,全方標本兼顧,且方藥對證,故見效迅速。回過頭來再分析患者的乏力、怕冷、納差等,可知并非因虛寒,而是瘀血,氣滯不疏所致,辨證時當有所借鑒。
2.4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冠心病
60年代有了心電圖機,冠心病診斷漸漸明確,以中西醫探討其臨床經驗論著逐漸增多。對冠心病多有胸悶胸痛,認為是痰飲瘀血阻滯的病因病機,這一認識頗為一致。而怎樣從整體上看待冠心病是虛還是實上存有分歧。其中不少人提出:根據患者多有短氣、四逆、末梢循環不好,心電圖提示供血不足、心肌梗塞等,冠心病患者多屬虛證,其治療則應以益氣活血為主。胡老認為,冠心病多屬于中醫胸痹心痛范疇,在《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第2條曰:“平人無寒熱,短期不足以息者,實也。”正是說冠心病(胸痹心痛)多見邪實之證。胡老從六經辨證及辨方證上研究,常用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療,認為本病以實證多見,今以治驗病例分析之。
例1李某,男,67歲,病案號159790。
初診日期1965年5月28日:氣短、胸痛、胸悶一月余。4月23日某醫院診斷為“心肌梗塞(愈合期)”,曾服復方硝酸甘油、氨茶堿等無效。又找中醫治療,以益氣活血,化痰通絡(白人參、黃芪、瓜蔞、赤芍、降香、桃仁、薤白、郁金等)治療近月,未見明顯療效。近癥以左胸灼熱痛,氣短,動則明顯,時寒時熱,心下堵,口苦,時頭脹,失眠,大便微干,脈弦滑。胡老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味:
柴胡四錢,半夏三錢,黃芩三錢,白芍三錢,枳實三錢,生姜三錢,大棗四枚,桂枝三錢,茯苓四錢,桃仁三錢,大黃二錢,生石膏一兩,炙甘草一錢。
二診:6月1日:上藥服三劑,各癥均已,唯感夜間憋氣,食后燒心,大便干,舌苔黃,脈弦滑略數。上方增大黃為三錢。
三診:12月23日:上藥服二劑夜間憋氣已,外出活動仍感氣短,但休息后癥狀漸漸消失,未再來診。今咳一周而來診,與半夏厚樸湯加味。
按:本例在前后治療過程中,都用了活血理氣藥,但前醫無效,而胡老治療療效明顯,其關鍵是:前醫未注意患者的寒熱虛實,而胡老首先認清是實熱,并定位在半表半里,再進一步辨出是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方證,故效如桴鼓。
一般而論,脈結代見于外感病后期,由于汗、下、吐等治療而津血枯燥所致。治療多用炙甘草湯加減,但胡老不墨守常規,而是辨方證用藥。
例:朱某,男,48歲,病案號134621。
初診日期1964年8月12日:近半年來心慌不適,在某醫院以補氣養血治療,曾用炙甘草湯、柏子養心丹、天王補心丹等方加減,多治無效,反出現惡熱、喜冷、失眠等癥。經做心電圖提示:房室傳導阻滯,心肌勞損。現在癥狀:心慌,失眠,納差,胃脘疼,心區隱痛,手腳麻木,口苦澀,小便黃,大便干,舌苔白膩,脈結代。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龍牡:
柴胡四錢,半夏三錢,黃芩三錢,桂枝三錢,茯苓三錢,白芍三錢,枳實三錢,桃仁三錢,紅花二錢,大棗四枚,生姜三錢,大黃二錢,生龍骨五錢,生牡蠣五錢。
結果:上藥服三劑,胃脘疼已,納增,手腳麻木已,眠好轉,上方去紅花,加丹皮三錢。服六劑,胸痛減,眠佳,心慌不明顯,脈結代已。
按:病有常有變,欲知其變,當細審其證,該患者有心慌、納差、手腳麻木,脈結代等,似是虛證,初用炙甘草湯加減等補益無可厚非。但治療后出現口苦澀、小便黃、大便干、心區隱痛等,證屬少陽陽明合病挾瘀,故用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龍骨牡蠣和解少陽陽明,活血祛瘀,佐以安神,因藥已對證,不久均安。
2.5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腦病
涉及腦病的中醫病證很多,臨床常見的有:頭痛、眩暈、嘔吐、昏迷、中風、癡呆、癇證、癲狂、郁證、不寐、耳鳴、耳聾、痙證、痿證等。現代醫學可見于腦腫瘤、腦血栓、腦出血、癲癇、腦積水、脊髓灰質炎、更年期綜合征、血管神經性頭痛、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胡老用經方治療有不少獨特經驗,今從治驗看其一斑。
翻一翻胡老的經治病案,突出的印象是在治療腦病中,使用最多的方劑是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通過這些病案分析,可看出胡老治療腦病的特點。
例1(腦震蕩后遺證)蔣某,男,25歲,病案號110354。
初診日期1964年8月23日:于1957年床倒受傷人事不知,六日后始蘇醒,但后遺頭暈、頭痛、心煩躁等證,在當地先經西藥治療,不效,又找中醫治療,用藥多是熟、五味子、紫河車、核桃仁、龍眼肉、桑椹、丹參、川芎等所謂補腎填精之品,也一直未見好轉而來京求治。近時犯頭暈,頭痛,頸項拘急且有上沖感,頭痛如針刺,常心煩躁,心下堵,手足冷,眠差,每晚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大便干,舌苔白根膩,舌尖紅,脈弦滑數。胡老與以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
柴胡四錢,      半夏三錢,黃芩三錢,枳實三錢,大棗四枚,生姜三錢,茯苓三錢,桂枝三錢,白芍三錢,大黃二錢,丹皮三錢,桃仁三錢,生石膏一兩半。
結果:上藥服三劑,頭暈頭痛減,心煩躁減,心下堵已,大便如常,上方減生石膏為一兩,又服三劑,諸證已。
按:該患者病已七年,可謂久矣,前醫者囿于病久必虛,且見頭暈、肢冷,眠差等,往往辨證為腎精虧損,腦髓不足,故以地黃、山萸肉、龍眼肉、五味子、紫河車、核桃仁等補之,方中雖也加入丹參、赤芍等活血之品,但證屬實而用補,大法錯誤,故使病久遷延不愈。據患者有心下堵、頸項拘急、大便干,知病在少陽陽明;病已七年并因外傷,常有頭痛如針刺、眠差等,知為久有瘀血,故為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方證,又因有心煩躁之癥,故加生石膏解熱除煩。因方藥對證,藥能直對病本,故頭暈頭痛、失眠皆應刃而解。
例(癲癇)張某,男,46歲。
初診日期1981年3月13日:因1968年8月被電擊傷、擊倒,昏迷約一分鐘,身體七處被灼傷,自此常發癲癇,大約每半月發一次,并每天頭痛無休,在當地中西醫治療迄今未愈。現癥:胸脅苦滿,胃腹脹滿,早起惡心,后頭痛,喜忘,舌苔白根黃膩,脈沉弦。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
柴胡六錢,半夏四錢,黃芩三錢,枳實三錢,生姜三錢,大棗四枚,桂枝三錢,桃仁三錢,白芍三錢,茯苓三錢,丹皮三錢,大黃二錢,炙甘草二錢,生石膏一兩半。
結果:上藥服16劑,惡心、頭痛已,癲癇發作較輕,約一月一次,仍喜忘。仍上方繼服10劑,癲癇未再發,喜忘好轉漸已。
按:傍觀者奇,急索其方、記其案。胡老只是淡然回答:“無他,是方藥對證。”《傷寒論》第237條: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胡老在注解該條時論述道:其人如狂、喜忘,為瘀血的要征,即《內經》所謂“血并于上則亂而喜忘”是也。久瘀血其來也漸,故令喜忘;新瘀血其來也暴,故令如狂。但新者易攻,桃仁承氣湯輩即能治之;久者難拔,勢須抵擋丸,方可克之。忘與狂均屬精神神經癥。以是可知,諸精神神經癥,多因瘀血為患,治以祛瘀活血多能取效。由此也悟出,狂躁、癲癇等腦系病變,用祛瘀法治療,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僅用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治療的病案也多不勝數,例如1975年5月22日來一外地患者,男性18歲,突發癡呆,不能說話。經腰穿等檢查未見異常,而治療半年未見好轉。胡老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回家治療。待一月后,來信告知,患者服20劑后癥狀漸漸好轉,已能說話。又有甄某,女,20歲,1967年12月來診,其人如醉如癡,問話不答,在家也不言語,已多治無效,舌苔黃,脈微數,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連服10余劑,證已,上班工作,變得性格活潑愛說。
例(腦梗塞)崔某,男,66歲,首都機場患者。
初診日期1966年3月5日:兩周前病發腦梗塞,出現左半身不遂,麻木不仁,走路不穩,需人扶持,口干思飲,大便干,舌苔白根膩,脈弦滑數,血壓190/120毫米汞柱。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柴胡四錢,半夏三錢,黃芩三錢,白芍三錢,枳實三錢,大黃三錢,生姜三錢,大棗四枚,桂枝三錢,丹皮三錢,茯苓三錢,桃仁三錢,生石膏一兩半。
二診:4月1日:上藥服6劑,走路已輕快,已不用他人扶持,大便日3-4行,血壓160/100毫米汞柱。仍宗前方,大黃減為二錢。
三診4月8日:左半身不仁明顯好轉,唯左臂尚不遂,血壓150/96毫米汞柱,仍上方消息之。
按:以上是胡老治療腦病的部分病案,無論是器質性和功能性病變,都有用大柴胡湯的機會,當然其前提是,當患者出現其方證時才能應用。
例(高血壓、中風)劉某,女,65歲。
初診日期1965年11月9日:胡老赴延慶巡回醫療,遇一老者用兩輪車拉其老伴來診,該患者病急中風三日,頭暈不起,煩躁不得眠,左半身不遂,前醫以大劑平肝潛陽之品,并加羚羊角粉五分沖服。患者服一劑,癥不但不減,反更煩躁,整夜不眠,并感明顯熱氣上沖、胸悶懊憹,舌苔黃膩,脈弦滑數。血壓260/160毫米汞柱。其老伴問胡老:“能包治好么?布包好就不治了,光羚羊角就花五元錢,治不起!”胡老回答:“包治不好說,但我開的藥不過二角錢左右,您可試服一劑。”老者同意一試,于是胡老開方與大黃湯加生石膏:
黃連二錢,黃芩三錢,梔子三錢,生石膏一兩半,大黃三錢。
囑:先以大黃浸湯,以其湯煎諸藥。
結果:上藥服一劑,第二天下午又來診,老者進門即磕頭作揖,并口中念道:“可遇到救命恩人了!”并請求再賜良方。胡老詳問之,知其服藥后,大便通一次,諸癥明顯減輕,血壓為150/100毫米汞柱。與服大柴胡湯和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調理。
例許某,男,46歲,病案號155605。
初診日期1965年4月8日:頭痛頭暈已三年,哈醫大腰穿診斷為:蛛網膜炎、腦動脈硬化,基底動脈供血不全、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現癥:每用腦則眼模糊,心下氣上沖感,耳鳴,發熱頭痛,兩太陽穴發脹,腰痛,左腿外側痛,上樓即氣短、喘息,近咳嗽、吐黃痰多已三月,手足心熱,口干,舌苔白,脈沉弦。此為少陽陽明合病挾瘀,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味:
柴胡四錢,半夏四錢,黃芩三錢,赤芍三錢,生姜三錢,桂枝三錢,茯苓三錢,桃仁三錢,丹皮三錢,炙甘草二錢,紅花三錢,生石膏一兩半。
二診4月15日,上藥服三劑,頭痛頭暈俱減,上沖感亦輕,仍咳嗽多痰,兩眼視物模糊。與半夏厚樸湯加味:半夏四錢,厚樸三錢,茯苓四錢,蘇子三錢,橘皮五錢,生姜三錢,瓜蔞八錢,旋復花三錢,竹茹二錢,杏仁三錢,生石膏一兩半。
三診4月15日:咳嗽吐痰皆減,與4月8日去大棗、紅花,加生地三錢。
四診6月10日:經約兩月宗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治療,頭痛已,頭暈輕微,耳鳴只在夜間偶作,可用腦1小時,他癥不明顯。
按:此案又是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治療,以頭痛為主訴,而兼有腦血管、支氣管等多種虛實挾雜病,在治療時因抓住了病邪、病位,故每攻必克,閱此病例,可師其法。
以上是胡老運用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的點滴,從中不難可以看出胡老運用經方取效的功力,辨方證的準確。經方是中華民族使用天然藥物的結晶,是臨床治病取效的重要法寶,是邁向成功的基石。我很喜歡胡老的著作,樸實無華,實實在在,用經方,辨方證非常地道。“寥寥幾味,看之無奇,常出人意外”,平淡之中顯神奇,大道至簡,就是對經方最好的詮釋。
www.www.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胡希恕應用大柴胡與桂枝茯苓丸舉隅|經方方證
哮喘胡希恕
胡希恕(5)
經方學堂|哮喘治療效卓著,辨方證上下功夫
內科不治喘,治喘丟了臉
治療哮喘獨特經驗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嘎县| 利津县| 延川县| 古浪县| 昌图县| 新密市| 新郑市| 托克逊县| 雅安市| 磐石市| 逊克县| 得荣县| 孟连| 阜南县| 江阴市| 竹北市| 卓资县| 定远县| 灵石县| 石楼县| 灵宝市| 吴川市| 田东县| 唐海县| 屏南县| 炎陵县| 毕节市| 二连浩特市| 资阳市| 额敏县| 汉沽区| 鄄城县| 新田县| 通州市| 桃江县| 神池县| 衡山县| 白朗县| 庆安县| 肥东县| 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