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迷【地球往事專欄】昨日,馬斯克在第67屆國際宇航大會(IAC)上公布了其「星際運輸系統」(Interplanetary transport system,簡稱ITS)的視頻,并做了主題為「讓人類變成多星球物種」(Making Humans a Multiplanetary Species)的演講,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其雄心勃勃的火星殖民計劃。
在馬斯克看來,擺在人類文明面前的路就兩條:要么在地球上等死;要么飛向太空,到其他星球殖民,尋找延續人類文明的機會。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火星無疑是最佳的首選目標。馬斯克希望利用可重復使用的星際運輸系統將去火星的船票價格壓到20萬美元,讓更多的人能夠負擔得起。當然,這還遠遠不是馬斯克的最終目標,他的夢想是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建立起一個百萬人口的能夠自給自足的殖民地。
馬斯克的火星任務一旦邁出第一步,這必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大探險。馬斯克也坦言稱「人類的首次火星之旅必將是非常危險的,遇難的風險很高,我們無法避免。」在電影《火星救援》中,因為一次意外,馬克被困在火星上面臨絕境,歷盡艱辛終獲救。然而電影終究是電影,現實要來得殘酷得多。參與人類首次登陸火星的任務,做好有去無回,向死而生的心理準備是必須的。當然,人類中從來不缺乏這樣的勇士。
同樣是偉大的探險,馬斯克的火星殖民計劃不得不讓人聯想到當年哥倫布的大航行。不過,宇宙大航海作為地球遠洋探險的三維翻版,其難度自然不在一個數量級。至少,火星上可沒有像美洲土著人一樣任勞任怨的火星人。在這里,除了一片荒蕪,還要面對強烈的宇宙射線、太陽風、微重力、極寒等等。可見,要實現火星殖民,除了解決運輸問題,還有很多挑戰擺在我們面前。
然而,馬斯克不僅要拿下火星,他的目光還放眼到了更遠的地方——飛向木星系和土星系,甚至踏遍太陽系。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事情都必須有先驅者。或許,從未來回過頭來看,馬斯克的火星殖民會成為人類宇宙大航海時代開端。馬斯克的火星殖民引領人類向外太空發展,新一輪的太空熱潮沒準能激發出重大的理論或技術突破。
未來,漫游于在太陽系甚至是銀河系的人類,或許會永遠銘記著歷史上一個名叫馬斯克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