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是當今教學中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時下,小組合作學習正是進行素質教育,在課堂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體現。這種學習方式為每個學生創設了表現自我的寬松氛圍,使學生的思維顯示出積極的狀態,能較大程度地發揮集體互助力量。一位學生的發言往往會引發出其他幾位同學的思維火花,促使小組各成員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從而達到對問題的較全面、較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身為教師,要求左手托“責任”和右手捧“良心”的職業從事者,我感覺到一份不容易,自己也開始日漸
愚以為老師最大的能耐就是能讓學生從心底生出對你的愛,這種愛能約束一些不良行為,去除不健康的念頭,從而“會學習”“懂生活”“會做人”,因而終身受益。
人格影響
以前,我們強調“身教”,強調“身教”的無形作用,其實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局限于“身教”,而是教師投入到生活的所有熱情、精力、個性、信念等。即教師的求知精神、行為作風、為人態度、處事方法乃至性格、習慣。這些都會被學生視為榜樣自覺或不自覺地加以模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
作者:xymwl 日期: |
5 好教師首先應該有一雙智慧的雙眼,善于發現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 對每一個學生多一句鼓勵和贊美的話,奇跡也會發生在我們身邊。好教師還需要一個平和的心理,如果你每天都帶著埋怨和“恨鐵不成鋼”的急躁心理,就一輩子只能做個辛苦的教書匠。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有更好的精神風貌,認識到奉獻的同時也應不斷地從中獲得快樂。我們該使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中快樂著,做一個快樂的教師。要培養孩子們的探索精神,自己就首先要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同樣,你要讓孩子們將來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教師自己首先就應該學會幸福地生活著。 |
教師自身須具備較高的道德水準,而且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這無疑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為人師表”,核心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特別強調教師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要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為學生做出表率。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為人師表。
作為教師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
教師作風德育學習感言 |
作者:xymwl 日期: |
4 師德古來有之,不同時代對師德有不同的要求。通過近階段對師德師風的學習,本人深刻地體會到,現代師德是對古代師德的繼承與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對師德賦予了新的內涵。 四、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
培養學生合作技巧 |
作者:xymwl 日期:2011-7-1 10:20:00 |
6 1、學會表達 。僅僅會聽是不夠的,每個學生都必須學會表達。在合作學習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小老師”“小權威”,他們發言的機會多,而有些同學發言機會少。為此,教師要深入小組中,調動這些學生的參與欲望,培養他們敢說的勇氣,把一些簡單易懂的問題他們說,并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一些基礎較差,思維能力較慢,不善言談的學生也表現自我和獲得成功的機會。 2、學生要建立互相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成員之間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才能以誠相待、榮辱與共,不計較個人的利益得失,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這對培養良好的思想品質也是有好處的。 3、學會討論問題。討論是合作解決問題的關鍵,每個成員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處,這就需要討論,攻克難點,形成解決方案。教師要在關鍵處給予以指導,讓學生逐漸學會討論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4、增強成員的集體責任感。小組里的每個成員都要為小組的學習任務承擔一部分責任,不要有依賴思想,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5、學生要學會以友好的方式對待爭議。班級是一個小社會,小組成員常會因為或者其他事情產生一些爭議,甚至矛盾,成員都要明確爭論是為了達成共識,更好地解決問題,目標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組利益為重,爭議時對事不對人,始終保持團結。 6、學會傾聽。合作學習中除了要獨立思考,還應具有認真傾聽他人發言的習慣。不僅要讓學生肯聽,更要讓學生會聽,能夠聽出別人說的重點和問題,才能重視并采納他人意見,達成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
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展示時,老師的主導作用如何發揮? |
作者:xymwl 日期:2011-7-1 10:19:00 |
3 葉圣陶說:“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善于引導啟迪,俾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聆聽。”教師到底應該以一個什么樣的身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應該如何去平衡“主”與“導”的作用,這是值得教師同行們研究和學習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推進,當教師們意識到要把“一言堂”轉向學生的“自主探究”之后,這個舞臺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原本作為主角的教師開始忌諱講了,甚至有的教師把少講或不講作為新課改的標志,而作為課堂的“引領者、組織者、參與者”,40分鐘,老師只講了短短的五分鐘。這種對學生主體性的過分強調,使教師喪失了自己的主體性。問題在于現在大多數教師熱衷于閱讀關于新課標的各種解讀,卻不愿靜心研讀原汁原味的課改理論,然后結合自身實踐探索出師之“講”與生之“學”的黃金分割點。新課改把教師定位為樂隊中的第一小提琴手,如果現在“平等中的首席”都不演奏了,這個樂隊還有譜么?其實“講”不等于滿堂灌,“問”也不等于啟發式,關鍵是講(問)什么、怎樣講(問)? |
積極、樂觀的態度支撐自己一片藍色的天空 |
作者:xymwl 日期:2011-6-29 16:02:00 |
5 把優秀當作一種習慣。 |
教學過程是否存在“偽合作” |
作者:xymwl 日期:2011-6-29 15:57:00 |
5 有的合作學習只表現在問題的合作上,只要教師拋出一個問題,幾個學生立即圍成一團分組討論,也不管小組成員的組合是否合理,問題的價值是否有討論的必要;待幾分鐘后,教師一聲擊掌,學生的討論戛然而止;再由小組中的優等生發言。至于其他學生,尤其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討論時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學會了應該學會的方法、技能、知識?那么到底解決了多少“疑難病癥”?又有多少學生真正參與、體驗了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展呢?就不得而知。這種“神散形未散”的“偽合作”掩蓋了個性之間的差異,甚至會剝奪部分學生的獨立思考、質疑、發言的權利。 接下來針對小組合作,我有幾點和大家一起商討:1、把握好合作的時機,到底什么時候小組合作最合適。1)合作探究之前的小組合作學習是必不可少的2)老師根據學情適時的組織合作比如: 2、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學生討論的時間不宜過長,過長時學生容易無所事事;但也不可以過短,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學生還沒有剛開始,就讓學生停下來,這樣的合作給人一種走過場的合作的假象,這樣的合作肯定是無效的。所以,我們首先要調控好交流的時間,最少兩分鐘以上。 3、個人的職責要明確。為了實現小組目標,保證每個組員都能對小組成績有所貢獻,小組活動應對組內成員作明確的分工。 4、合作學習形式多樣。 5、老師的參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