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杭州的80后年輕夫婦為了孩子的教育、離心儀的優秀學校更近一些而選擇了搬家,“新家”卻是一個房齡老、空間小、設施簡陋的老房子。
安全隱患重重,空間設計不合理,生活需求難以滿足,居住體驗糟糕,搬進新家的孩子也因居住環境變化的巨大落差而表現出強烈的不滿情緒。
本期助夢設計師
新銳設計師梁穗明
改造前
1、墻壁較薄隔音差
有時候在這里吃飯,就感覺這個墻,這個地上在震,感覺這個墻很薄,聲音震動都很明顯。
2、采光差
我們看到客廳,感覺光線是很暗的,特別特別暗,基本上相當于晚上的感覺了,測一下這里的光,關燈了以后是零,基本上是跟晚上效果是一樣的,再把燈開一下我測一下,打開燈了以后也只有14,其實這已經是遠遠低于我們正常人。
采光非常差,無論是自然光照還是目前的燈光,都遠遠無法滿足小朋友閱讀做功課的需要,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3、廚房老舊,浴室狹小
由于辜先生一家是湖南人,愛好做菜的爺爺習慣也是重油重辣,老舊的小廚房,讓習慣了原本明亮大廚房的爺爺煩惱不已。柜子也比較陳舊了,不太好放東西,現在都空置在這里,柜子都發霉了。
原房主利用廚房旁的小空間做了一個小浴室,狹小的空間完全無法滿足一家人的洗浴需求,特別是幫助兩個孩子洗浴的時候十分費力。全家的洗漱都在廚房進行,不僅早晚擁擠,而且臺盆高度對培養孩子的獨立使用習慣也非常不合理。
4、潮濕問題嚴重
打開地板,發現下面全部都是污水,這是以前老房子的一個情況。就是地下沒有做好防潮,所有的雨水常年累月以后,會滲透到底部。正是這個原因,所以才會造成這個房子,非常的潮濕,如果我們不解決這個問題,以后的居住,還是非常大的問題。
改造后
1、高密度吸音棉解決隔音問題
我們在天花,做了一個高密度的,5公分厚的聚酯纖維吸音棉,而且它是E0級環保無味道的,這樣對于一層和二層之間的消音效果可以達到了一個完全的隔音效果。
2、大面積玻璃窗增加全屋采光面
在學習區和客廳,設計師都選用可以智能化調光的燈帶系統,加裝燈膜,實現明亮柔和的二次反射光源,保護孩子視力。
在北面,將原有老舊的小窗替換成整面的大玻璃窗,內倒和平開的兩種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家中的通風。在南面,則采用巨大的推拉移門和落地窗,盡可能地打開全屋的采光面。
3、廚房、衛生間變形改造
廚房采用最大化使用面積的U字形設計,確保每一塊都有足夠的操作臺面和轉身空間,特設的燈光系統讓操作更為舒適。櫥柜全部采用隱形拉手,線條簡潔,基本儲納都在伸手可及的位置。
在主臥的衛生間,設計師特別要求安裝了通電調光玻璃,既保證隱私,又希望在日常讓南面的陽光更多地透入室內空間。
4、一整套儲物收納系統
對待小孩子,則采用對應原則,為每個人分配對應的分格收納。
在父母臥室,則根據空間大小設計了不同厚薄的柜體,按照透明原則,為許多小物品留出了方便取用的空間。
在老人房的收納上,則遵循藏露原則,將換季物品、不常用物品藏起來。
利用全屋房中大量邊角空間增設的儲納空間,多達17立方米,并進行了詳細的功能分區,滿足孩子成長中一家人的需要。
圓夢
將“家”看做一個不斷發展、成長的空間,在設計中考慮到家庭成員的興趣愛好,三代同住的需求,孩子在不同年齡對生活空間、活動空間需求的變化等,便于空間隨著家庭需求的變化進行靈活調整,讓家庭的空間變得有生命力。
挑戰房屋“硬傷”,完成顛覆性改造,“老小破”變身宜居的成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