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常見捕撈品種——黃魚
在經歷了整整三個月的休漁期后,東海于8月1日12時重新開海了。食客與漁民們“苦”休漁期久矣,候著整點的鐘聲一過,汽笛齊鳴,千舟競發,新一輪的捕撈作業正式開始了。此時,經過近百天的休養生息,正是海貨們最膘肥體壯的時節。
浙江舟山2198艘漁船開漁出海
說到東海,不得不提大黃魚。名冠中國“四大海產之首”的大黃魚,曾是這片海域的角兒。然而從上世紀80年代起,那些滿載而歸的漁船中卻再難覓其蹤影。偶爾捕到一條野生的黃魚,都得在當地出個“大新聞”。
黃魚屬(Larimichthys)隸屬于鱸形目(Perciformes),石首魚科(Sciaenidea)。石首魚科的的魚類因其頭部有兩枚潔白堅硬,豆瓣大小的耳石,故被稱為“石首魚”。 這兩枚小小的耳石起著平衡和聽覺的作用。
小黃魚魚苗(上) 大黃魚魚苗(下)
大黃魚(Larimichthys crocea),俗稱“大鮮”,體長而側扁,鰾側枝的下分枝,又分為等長而平行的兩小枝,沿腹延伸到腹面,耳石略呈梨形,背面和上側面黃褐色,腹面和下側面金黃色。
小黃魚(Larimichthys polyactis)稱“小鮮”,體長圓形,側扁,鰾側枝的下分枝又分為平行不等長的兩小枝,長的一支沿腹延伸到腹面,耳石呈橢圓形,背面和上側面黃褐色,下側面和緣面金黃色。
(左)大黃魚鰾示意圖
(右)小黃魚鰾示意圖
《魚類學與海水魚類養殖》
大黃魚是舟山歷史上最著名的海水產品,渾身是寶,多供鮮食,根據烹飪方式的不同可制成數十種不同口感的佳肴。也可去內臟鹽漬后洗清曬干制成“黃魚鲞”或罐頭。魚鰾可干制成名貴食品“魚肚”,又可制“黃魚膠”。其藥理作用也很豐富:耳石、鰾、膽、精巢、肝等都有重要藥用價值。小黃魚漁業歷史大抵與大黃魚相同,肉嫰鮮美,以鮮食為主,小部分制成咸干品,鰾、耳石和魚肉也均具被藥用價值。
魚類耳石   Wikipedia
中華先民捕撈大黃魚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據《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夏代的第九代王“芒”曾經“狩于海,獲大魚”。此后,大黃魚逐漸成為國人餐桌上的一大美味。就連大書法家王羲之也曾在《與人帖》中留下了自己的美食心得:“石首鯗,食之消瓜成水”。“鯗”就是“魚干”的意思。按照《吳地記》的說法,這個字是吳王闔閭發明的。他回到吳國以后還想吃“石首魚”,卻只剩下一些魚干。不得已嘗之,誰知味也極美,“因書‘美’下著‘魚’”,這就是“鯗”字的由來。(《饕餮中國》)
大黃魚刺身    Instagram:sipoftipsy
從外形上看,大黃魚與小黃魚極為相似。一般而言,大黃魚個體較大,而小黃魚個體就相對較小。這時候,“角度刁鉆”的網友可能會問了,那么如何區分大一點的小黃魚與小一點的大黃魚呢?其實也是有跡可循的:
大黃魚
尾柄長為尾柄高的3倍余
背鰭側線間具鱗8~9行
臀鰭第二鰭棘長≥眼徑
小黃魚
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倍余
背鰭側線間具鱗5~6行
臀鰭第二鰭棘長<眼徑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大黃魚與小黃魚形態間還是有些許差異的。大黃魚與小黃魚尾柄長與尾柄高的比值差了一倍,體現在視覺效果上,大黃魚尾部就顯得較為細長;大黃魚背鰭與側線間的鱗片較小黃魚而言多了幾行,就顯得大黃魚的魚鱗較小,而小黃魚的魚鱗較大。
魚類形態指標注解    《中國遠洋捕撈手冊》
大黃魚屬北太平洋區系中暖溫性魚種。其形態和生態地理學的研究查明,大黃魚存在三個地理種群。分布在黃海南部和東海北部沿岸淺海的魚群屬岱衢族,分布在東海南部和南海西北部沿岸淺海的魚群屬閩-粵東族;分布在南海東北部珠江口以西到瓊州海峽以東沿岸淺海的魚群屬硇(náo)洲族。在同一海區又根據其生殖期的不同分為兩個生物學宗,春季生殖魚群為春宗,秋季生殖期的為秋宗。
東黃海大黃魚洄游路線 (徐兆禮等,2011)
小黃魚也是暖溫性近底層魚類,在中國近海分布范圍很廣,從福建省北部沿海到渤海遼東灣和黃海北部。小黃魚大致可分為黃渤海群、南黃海群和東海群三個地理群體。黃渤海群約于每年3月沿50m等深線從越冬場向北洄游到各產卵場,秋季再返回越冬場;南黃海群主要由越冬場向西到產卵場,再由產卵場往東往復移動于產卵場與越冬場之間;東海洄游群趨向西南沿50—60m等深線往返越冬場與產卵場。
東黃渤海小黃魚的洄游路線    (徐兆禮等,2009)
這種在產卵場和越冬場之間的往復移動的行為,是種群長期適應環境的結果,具有相對的穩定特性。但也正是這種穩定的特性,再加上錯誤的捕撈方式,使大黃魚遭受了滅頂之災。
時間拉回到古代,漁民們逐漸掌握了大黃魚的生活習性和洄游路線,并能根據其在生殖期發聲的特性,探測魚群的方位,以便截捕。那時候,每年春天,陰歷四、五月間,大黃魚集群從外洋進入舟山海域,求偶期間發出咯咯之聲,綿延數里,形成壯觀的“叫魚”現象。明代的王士性在《廣志繹》里說,每年此時,浙江寧波、臺州、溫州的漁民,以大漁船往舟山捕石首魚,寧波港停泊的漁船長達十里,云帆遮天,桅檣林立,堆魚疊蝦,熱鬧非凡。
作為東海大黃魚的主產地,浙江舟山漁場在歷史上是中國最大的漁場。這一帶大陸架寬闊,營養物質豐富,吸引了眾多大黃魚群棲息、洄游。明代的朱國禎在《涌幢小品·魚》里甚至說,大黃魚“初至者為頭一水,勢洶且猛,不可捕。須讓過一水,方下網”,大黃魚數量多得連漁民也只能先退避三舍,真真令人嘆為觀止!(參考自:澎湃新聞——饕餮中國)
當年舟山漁場的繁榮景象
那時候的舟山漁民面對著資源極其豐富的的大黃魚,堅信其千余年取之而不竭。實在很難想象,如今的舟山本地人,多得是幾十年不曾見過野生大黃魚的。一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近海大黃魚資源豐富。到了70年代中后期大黃魚的產量卻突然跌入谷底,自此一蹶不振。數據顯示,1957年到1981年間,大黃魚的生物量大幅減少,從開始的57.6萬t降到6萬t。
大黃魚資源的衰退其實早有端倪,早在明清時期,廣東漁民就率先發現,震動聲會使大黃魚頭骨中的兩顆耳石產生共振,魚的身體因此失去平衡甚至昏死。利用這一聲學原理,遂漁民們發明了名為“敲罟”捕魚法:同時出動幾十條漁船,在發現并包圍大黃魚群后,中間兩艘大漁船張好網,二三十條小船在大船前圍成半圓圈。每艘小船3人,一人搖櫓,兩人敲打綁在船幫上的竹杠,通過聲波將黃魚震昏,再把昏死的魚群趕入大船張開的網中。這種簡單粗暴的捕撈方法,讓大黃魚遭受了極大地痛苦,且整個種群無論男女老少全部一網打盡,無疑是一種毀滅性的捕撈方式,最終導致了大黃魚的“滅絕”。近年來。野生大黃魚一度賣到了“天價”。一斤以上的大黃魚可賣到1000元,且魚越大,價格就越高,可遇不可求。(參考自澎湃新聞——饕餮中國)
敲罟之法
為保護大黃魚資源,我國水產科研人員開展了大黃魚人工育苗和養殖技術的研究,最終實現了大黃魚的全人工養殖,到2018年,我國大黃魚養殖總產量已接近20萬噸,是海水養殖魚類中產量最高的品種。小黃魚的數量,雖在伏季休漁的推廣下有所恢復,但巨大的捕撈與生存壓力導致其性成熟提前,個體越來越小。今年7月,全人工養殖小黃魚發布會在浙江象山召開,樓寶老師團隊攻克了小黃魚的人工養殖技術難題,使得小黃魚的研究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小黃魚    Instagram:nawmang
然而這些遠遠不夠,大黃魚是一種多年生魚類,魚齡較長,生態資源的修復難度較大。跳出大黃魚的框架,科研人員們的最終目標是對近海漁業資源進行生態重建。雖然到目前為止,野生大黃魚種群的重建尚未成功,小黃魚種群也面臨著嚴重的種質衰退風險。
但是筆者堅信,道阻且長,行者將至,在科研人員共同努力下,“春望山頭松百株,若耶溪里好黃魚”的這一天不會太遠。
參考文獻
[1]徐兆禮;陳佳杰. (2011). 東黃海大黃魚洄游路線的研究. 水產學報, 35(3), 429-437.
[2]徐兆禮; 陳佳杰. 小黃魚洄游路線分析. 中國水產科學, 2009, 16.6: 931-940.
[3]楊衛; 王春苗. 我國大黃魚養殖產業發展研究.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20, 37.5: 71-75.
[4]林龍山; 程家驊; 任一平; 凌建忠. (2004). 東海區小黃魚種群生物學特性的分析. 中國水產科學, 11(4), 333-338.
—END—信息信息來源:水產學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黃花魚:靠叫聲互相識別,卻被人類用噪聲團滅
瑣碎金鱗軟玉膏:大黃魚
大黃魚和小黃魚有什么區別?
大黃魚
你只知道現在是東海禁漁期,卻不知道多年前可以聽著黃魚叫聲入眠
兄弟眾多,誰才是真正的黃魚?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钦县| 西华县| 孝昌县| 石渠县| 丰都县| 莱州市| 柳江县| 武平县| 武山县| 民和| 凤冈县| 衡阳市| 桦甸市| 韩城市| 湘阴县| 大港区| 中牟县| 南投县| 永福县| 阜康市| 黄石市| 油尖旺区| 龙门县| 开江县| 新绛县| 荣成市| 景谷| 聊城市| 同德县| 大余县| 钦州市| 黄平县| 印江| 通州市| 新化县| 达日县| 临夏县| 南开区| 惠安县| 本溪| 化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