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句下不為例從父母口中說出,又有多少次孩子犯錯之后你沒有管教,從小我們聽著三字經長大“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我們是孩子的父母又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有時候我們父母不能無限的寬容,應該拿出“狼爸精神”來,教育教育面前的這個沒長大的“熊孩子”,好了廢話不多說了,咱們趕緊來看正文吧。
一、不尊敬長輩
四個家長照顧一個孩子,難免會讓孩子認為:我就是天王老子。而現在學習途徑很多,孩子的年紀小又是處在模仿學習的關鍵期,孩子很容易沾染上一些惡習,這一點需要家長多多留心,平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做好榜樣。現在經常可以看到孩子在大街上撒潑耍渾,不給買東西就躺在地上打滾,這樣的孩子明顯就是被家長給寵壞了,而且這樣的脾氣性格,越長大越難教育。所以發現孩子有這樣苗頭的時候一定要早些制止并及時教育。
二、偷東西
兒童心理學研究分析,孩子喜歡拿別人家的東西有兩種原因。一是孩子占有欲強,二是從別人的手里獲得東西,能讓孩子有種勝利的快感。小孩子的內心對己有的觀念是很模糊的,如果家長不多加勸導,孩子的此種行為有可能演化成偷竊。因此,家長要明確使孩子知道,別人的東西不能拿。
三、亂要東西
如今很多家長的經濟能力都比較好,所以,對于孩子的需求,家長也是有求必應,孩子一旦得不到什么東西,就會用哭鬧撒嬌等各種方法來得到,而家長的反應就是馬上滿足孩子,這種做法對孩子的成長將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孩子不能養成良好的金錢觀,而且也不利于心理健康發育。
四、該睡不睡
晚上10點該睡覺了,孩子卻把娃娃和毛絨玩具攤到床上,繼續玩鬧,不肯睡覺。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指指墻上的卡通掛鐘,示意孩子到就寢時間了,告訴他按時休息才能保證第二天上學不遲到。沒有一個孩子會主動上床,他們永遠沒玩夠。如果父母允許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晚睡,規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難以養成。所以,無論孩子找什么理由,父母都要想辦法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