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健康有沒有進步?
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自己擔任的工作有沒有進步?
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每天四問
陶行知
首先,我們每天應該問的,是“自己的健康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
我們必須建立“健康堡壘”。要建立健康保壘,必須注意幾點:
1、科學的觀察與診斷。要用科學的衛生方法,好好地調節自己的身體,不致生病!
2、“飲食的調節與改進”。德國有一位大學教授,對自己兒子的營養,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為什么有這樣好的身體,可以擔任這樣繁重的享情?就是我的父母把我從小時候的營養就調節配備得很好,所以身體健康得像鋼筋水泥做的一樣”。
3、“預防疲勞的休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固然不對,但是過分的用功,過分的緊張勞苦工作,也于一個人身體的健康有妨害。妨害著腦力的貧弱,妨害著體力的匱乏,甚至于大病,不但耽誤了學習和工作,而且減損于全生命的期限!所以我在去年早已提出“預防疲勞的休息”問題,希望大家時時提示警覺,預防疲勞。天天能在興致勃勃中去工作學習,健康必然在愉快中進步了。
其次,我們每天應該問的,是“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
“學問是一切前進的活力和源泉”。現在我想到五個字:
第一個,是“一”字。一是“專一”的一。荀子說:“好一則博。”
第二個,是“集”字。集是“搜集”的集。
第三個,是“鉆”字。鉆是“鉆進去”的鉆,就是深入到里面去,看得清清楚楚,取得寶貝。
第四個,是“剖”字。剖是“解剖”的剖,就是“分析”的意思。
第五個,是“韌”字。韌是堅韌,即是魯迅先生所主張的“韌性戰斗”的韌。
再次,我們每天要問的,是“自己擔任的工作有沒有進步?進步了多少?”
第一點是要“站崗位”。各人所負的責任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崗位,各人應該站在各人自己的崗位上,守牢自己的崗位,在本崗位上努力,把本崗位的職務做得好,這是盡責任的第一步。
第二點是要“敏捷正確”。粗心大意,是最易弄錯弄壞事情的。
第三點是要“做好為止”。
最后,我們每天要問的是:“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
為什么要這樣問?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否則,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為非作惡愈大,所以我在不久以前就提出要我們大家“建筑人格長城”。
先說“公德”。一個集體能不能穩固,是否可以興起來?就要看每一個集體的組成分子,能不能顧到公德,衛護公德……我們在每一個行動上,都要問一問是否妨礙了公德?是否有助于公德?再說“私德”。私德不講究的人,每每就成為妨害公德的人,所以一個人的私德更是要緊,私德更是公德的根本,私德最重要的是“廉潔”。一切壞心術壞行為,都由不廉潔而起。
來源 | 《晚霞》(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