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歷史的人應該對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說法不陌生。如果從史載的夏朝算起,到今天是4000年左右;如果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算起,約為5000到6000年。然而近些年來的考古發掘卻顯示,在沒有任何歷史記載的8000到9000年左右,中國大陸卻存在過一些文明程度不亞于5000年前的文明,這些遺址的發現,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在史書都未曾記載到的遙遠年代,究竟是誰在這里生存?
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無論是三皇五帝還是夏商周的核心地區都在以河南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如果說代表著夏文化的二里頭遺址、商朝的殷墟遺址的發掘出土在歷史記載中已經有所暗示,并沒有太出乎考古學者的意料,那么,這座遺址的出土卻是BUG級別的,他就是賈湖遺址。
賈湖遺址C14測年顯示其距今7-9千年
賈湖遺址位于河南省中部,根據考古C14、釋光測年結果顯示其距今約9000-7500年,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遺存。他的BUG之處在于:擁有9項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早的“酒”;
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起源地;
世界上最早的家畜馴養地;
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樂器——骨笛,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推翻了“中國笛子西來說”和“七聲音階外來說”;
賈湖遺址出土的距今9000年左右的骨笛
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宗教與卜筮起源地;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契刻符號,早于安陽殷墟的甲骨卜辭4000多年,領先于素稱世界最早文字的古埃及紙草文書;
世界上最早的紡織業起源地,發現了蠶絲蛋白殘留物,將中國絲綢出現的考古學證據提前近4000年,證實了中國是首個發明蠶絲和利用蠶絲的國家;
世界上最早的魚類人工養殖行為;
世界上最早的鼎形器;
發現除世界上最早的釀酒坊。
賈湖遺址出土的契刻符號
與中原地區相對應的南方,也有著燦爛的文明。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于浙江一帶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雖然良渚文化僅僅局限于江南地區,未能大范圍影響其他地區,但這絲毫不影響其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如跨湖橋遺址就發現沉睡于地下8000年前的獨木舟,這一發掘與發現使我國成為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獨木舟的古船文明國家之一。
跨湖橋遺址就發現沉睡于地下8000年前的
這些發現不僅將浙江的文明史從河姆渡文化的迄今7000年前推了1000年,更證明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除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