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物產(chǎn)豐富適宜生存的中原大地始終是異族覬覦的對象,古代漢族人民的眾多宿敵中,最具威脅的便要屬肅慎系民族了。
肅慎是中國古代東北民族,是現(xiàn)代滿族的祖先。亦作“息慎”、“稷慎”。傳說舜、禹時代,已與中原有了聯(lián)系。舜時,息慎氏朝,貢弓矢﹔禹定九州,周邊各族“各職來貢”的,東北夷即有肅慎。史書記載,戰(zhàn)國以后,只見挹婁而不見肅慎,直至三國、兩晉時,肅慎之名又重新出現(xiàn)。
之后,肅慎民族世居渤海之濱,在遼東地區(qū)繁衍生息。地域環(huán)境決定了該族居民的生存方式: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雖說,肅慎系民族的人口并不多,但是,卻在發(fā)展中衍生出女真、滿洲、渤海等部族,其中,女真與滿洲兩部族更是在不同時期逐鹿中原,建立政權。
與其他民族相比,這一系民族在人口上并不占優(yōu),但是,肅慎系民族卻有著非同凡響的戰(zhàn)斗力。此外,肅慎系民族對漢族最具威脅的要數(shù)“師漢長技以制漢”的能力,他們能夠迅速接納并汲取中原相對先進的文化知識,然后,用這些來自漢人的知識來統(tǒng)治漢人。
我們不妨了解一下肅慎系民族衍生出的三大部族:
一、渤海人
隨著713年唐玄宗賜予北部肅慎人“渤海”之號,這一部族迅速崛起。由于常年的漁獵生活,渤海國的百姓身體素質頗為強健,民風彪悍,有“三個渤海人便能敵過猛虎”的說法。隨著渤海人的急速擴張,渤海人占據(jù)了東北地區(qū)大部分濱海土地,人口也增長至五百萬,堪稱當時東北最強國。
渤海人也曾覬覦過中原的土地,曾發(fā)兵侵略山東地區(qū),并與唐軍激烈交戰(zhàn)。然而,唐朝國力強盛,輕松鎮(zhèn)壓了意圖不軌的渤海人,使這一支肅慎系民族安分守己,直到925年被契丹傾覆。
渤海國人在之后的朝代更替中,逐漸被同化為女真或漢人。驍勇善戰(zhàn)的渤海人之所以未能入主中原,究其原因還是大唐之盛,讓身處濱海的渤海人毫無機會。
二、女真人
作為渤海人的親戚,女真人在創(chuàng)建金朝后給予渤海人非常優(yōu)厚的待遇。
女真人的戰(zhàn)斗力遠勝渤海人,完顏阿古打曾以兩萬兵力擊潰遼國幾十萬大軍,堪稱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jīng)典戰(zhàn)役。隨著勁敵遼國的覆滅,女真人乘勝滅掉了北宋,將中原大地納入囊中,還脅迫周邊的國家俯首稱臣,一副霸主姿態(tài)。
女真人對中原文化有著近乎狂熱的追求,他們對精彩陌生的漢族文化極其熱愛。在吸納漢族文化的同時,女真人并未被更為先進的文化同化,反而嘗試同化漢族人。若不是女真貴族并未較真,恐怕早在金朝統(tǒng)治時期中原漢人便要“剃發(fā)易服”了。
雖說,女真人始終堅守著自己的文化領域,可是,在漢人強大的文化感染力影響下,女真人被同化已經(jīng)成了必然趨勢。隨著時間的流逝,金國皇帝連女真語都說不利落,治國政策更是與漢族看齊。由于女真人逐漸失去了驍勇善戰(zhàn)的能力,最終,金國被蒙古覆滅。
三、滿洲人
滿洲人始終聲稱自己是女真人的后代,金朝覆滅后,留在中原大地上的女真人被徹底同化為漢族人,留在東北地區(qū)的女真人則仍過著一如既往的生活。
明朝末期,建州女真逐漸崛起,酋長努爾哈赤耗時三十年一統(tǒng)東北地區(qū)所有部落,對明朝正式開戰(zhàn)?;侍珮O在繼承女真統(tǒng)治權后將部族更名為滿洲,之后,借著李自成占領北京城的絕佳時機,滿洲軍隊入侵中原。
朝鮮人曾這樣評價這一時期的八旗士兵:“七千名滿洲士兵,便可抵御日本倭寇十萬兵力?!庇纱丝梢?,八旗騎兵戰(zhàn)斗力極為強盛,滿清勢力也借著軍事實力的強橫橫掃中原。
為了讓人口龐大的漢族人臣服,滿洲人汲取了女真人以及蒙古人的教訓,他們抱著模棱兩可的態(tài)度接觸漢族文化,并對不同民族的人民實行種族隔離。為了鞏固政權,滿洲統(tǒng)治者命令漢人剃掉頭發(fā)、換上滿族服飾,其后大興文字獄。
可以說,滿洲人在南下進入中原的過程中,為漢族人民帶來一場噩夢。
聰明的滿洲人明白,僅靠殺戮是無法讓漢族人臣服的。于是,他們對漢族官員許下非常豐厚的賞賜,拉攏人心,并且,也開展了諸多恢復基礎社會生產(chǎn)的舉措。這種軟硬兼施的辦法使?jié)h人徹底沉淪,直到民國顛覆滿清政權。
近代以來,考古學家對確定肅慎文化遺存十分重視,已有了一些重要發(fā)現(xiàn)。綜合文獻與考古資料,初步說明遠在3000年以前??梢哉f,肅慎系衍生的民族有著極強的學習能力,在不同時段衍生出的三個民族所建立的政權越來越先進,統(tǒng)治也越來越穩(wěn)固。
自古以來,從未有異族勢力能夠雄踞中原超過百年,滿洲人在不斷的學習中終究推翻了這一“鐵律”,這就是肅慎系民族讓古代漢人為之驚懼的能力。
參考資料:
『《湮滅在歷史中的肅慎王國》、《肅慎人的發(fā)展歷程》、《肅慎系民族衍生出的三大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