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時他的能耐大到了什么程度呢?我們都知道叫皇帝都是叫他萬歲,而對魏忠賢的稱呼卻是九千九百歲。史無前例的就是他修建了自己的生祠,并且生祠的數(shù)量還不少,關(guān)外都有,就算是皇太極也都知道這人到底是一個什么人物。
雖然說當(dāng)時的皇帝天啟,他在皇帝的這個職位上,但是他本身卻更加適合做一個木匠。而當(dāng)天啟死的時候,其實沒有任何一個人要比魏忠賢更為傷心,因為在這世界上真的是無法再找到另外一個比他還要再傻的皇帝了。
所以魏忠賢就選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好欺負的人當(dāng)皇帝,也就是崇禎帝。而崇禎帝剛登基的時候安靜了一段時間,但是后來卻突然把所有的閹黨全部拔除,魏忠賢在臨死之前都沒能想明白,為什么崇禎帝從剛開始的綿羊突然就變成了餓狼。
而當(dāng)時魏忠賢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其實就是整理東林黨。朝廷的黨派是東林黨,而他自己的黨派則是閹黨,所以這兩個黨派之間可以說是涇渭分明,而魏忠賢對他們也是恨之入骨。最后,東林黨那邊的領(lǐng)袖直接就被釘子釘?shù)搅四X門上死了。
而就算是這樣,在魏忠賢快要死的時候,他還是沒有忘記告訴崇禎,說是不可重用東林黨,但是崇禎對于這樣一個太監(jiān)的話,怎么會多聽呢。而在魏忠賢的閹黨被拔出之后,東林黨自然就上來了,崇禎本來想依靠著他們完成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再次恢復(fù)到以前強大繁盛的明朝,但是事實證明,魏忠賢的話果然沒有說錯。
這些文官根本不能救國,反而是誤國的大功臣,而在明朝滅亡之際,崇禎也是終于明白了,魏忠賢最后說的那句話,果然是真諦,這個時候他就說出來了那句經(jīng)典名言,我并不是亡國之君,但是臣子們都是亡國之臣。
或許也是因為崇禎皇帝醒悟的實在是太晚了,可以說在明朝之際,這些文官是歷史上比較特殊的存在。因為朱元璋本身是農(nóng)民出身,所以對于這些文官可以說是非常敬重的,所以才有了什么刑不上大夫,并且很多的事情都歸他們的管轄,就算是皇帝要臨幸哪位,他們也要插手。所以當(dāng)能夠制約他們的閹黨消失之后,只剩下東林黨這一個黨派,自然就會從內(nèi)部腐爛,國家也會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