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給自己取的別號有仙壇掃花人、金牛湖上會議老、百二硯田富翁、心出家庵粥飯僧……可謂是五花八門又讓人摸不著頭腦。
他就是'揚州八怪'之首——金農
金農(1687-1763),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
金農《自畫像》立軸 紙本
在金農的自畫像中,他手握藤仗,徐徐邁出右腳,寬袍大袖中微微露出的紅鞋暗喻了他'踏破紅塵'的心境。
金農手札
金農《降龍圖》立軸 設色絹本
金農天性散漫,較揚州八怪中的其他人來說,他傳世的書法作品數量較少,卻造詣最高。特別是他獨創的'漆書',作為隸書的變體,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金農《隸書》鏡片 紙本
金農《芝壽圖》立軸 水墨紙本
一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金農,曾給自己起了'三朝老民'的閑號,在'帖學'一統天下之時,金農一如寒冬里冷梅,堅持自己古樸渾厚的書風。無論隸書、行書、楷書、漆書,金農書法里處處表現出向傳統挑戰的勇氣。
金農的漆書鏗鏘有力、古樸渾厚,無疑是對當時書法風氣的一種睥睨和挑戰。
因此,他也被稱為是清代第一位自覺接受'碑學'思想并自出機杼的成功者。
金農《相鶴經軸》
'漆書'則是他在晚年創造的一種用筆用墨的方法,他自稱其為'渴筆八分'。'渴筆'即用少量的墨,字中有'飛白';'八分'則指成熟期的隸書。后世因其字好像用漆帚刷成,而稱之為'漆書'。
金農《漆書盛仲交事跡》,清代,南京博物院藏
金農《外不枯軸》,清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金農《鶴賦》
金農 《達摩老祖》
回望自己的一生,他深知繁花似錦的春天和自己此時寂寥的處境相悖,金農誓將懷抱一顆冷逸的冬心為藝。金農的'冬心'之號從此遠播!
金農 《墨戲圖冊》 水墨紙本
晚年的金農,憑借他孤絕的藝術堅持,收入頗為可觀,但歷經了人世滄桑浮沉后,散淡豪邁的性格使得他經常散盡千金!終于落得四壁皆空、無錢入殮,'怪人'金農終因自己對金錢的怪癖,終結了自己'不合時宜'的一生!
金農 漆書四言聯 鏡片 水墨紙本
數百年來,人們常慨嘆金農之怪,怪在他的堅持:人只有擁有超越了物欲的博大情懷后,方能煥發出恒久的生命之光。
對于世間所有求道的心來說,追求藝術的熱忱,冷眼看待人生起起落落,才是此生最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