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北伐匈奴,只是漢朝的局部戰爭,死傷人數也不是很多。漢朝人口減少,其實要從高祖劉邦說起。
漢高祖劉邦為恢復人口,還曾收取單身稅,規定女子十五歲未婚,每年收稅120錢,而且會累加,年紀越大收的越多,最多是600錢。
那么漢朝為何人口減少呢?其實還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說起。
漢朝是接手了秦二世丟下的亂世,秦朝兩位皇帝,都大量征用勞役,比如修萬里長城、修秦直道等。所以死于苦力的百姓就不計其數,再加上秦朝刑法嚴酷,也有不少人死于刑法。
而秦朝末年,天下起義軍很多,就是一個混戰的局面,自然也是死傷了不少百姓。等到楚漢之爭劉邦取勝后,他所建立的漢朝,真的就是一個殘破不堪的中華大地。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劉邦才下令收取單身稅,來逼迫女性早日結婚,恢復人口。其實單身稅在漢朝后來的幾位皇帝中也有施行,比如漢惠帝,將單身稅增加到劉邦時期的五倍。
在漢武帝之前的幾位皇帝中,其實都是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來恢復人口,壯大實力。那時候,為了能有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他們采取與匈奴和親的辦法,來安定北方邊境。這才有了后來“文景之治”的局面。
到了漢武帝時,漢武帝不想再讓皇族女子與匈奴和親,于是籌劃與匈奴的戰爭。在北伐匈奴的戰爭中,漢朝軍隊死傷十幾萬,其實更大的隱患是女子獨居,才導致人口銳減。
對于古代一個國家來說,一場戰爭死傷十幾萬人,雖然有些心痛,他也不至于人口大規模減少。但是,戰爭前線的都是男性,女子獨居家中,生孩子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情,女性獨居,導致漢武帝時期,人口出生率很低,在出生率很低,死亡率增高的情況下,人口自然會減少。
《漢書·賈捐傳》中記載,漢武帝時期的賦稅既不是按照每家每戶收,也不是按照耕地面積收,而是按照人口來收的。這樣一來,家中多一個人,就意味著要多交賦稅,這無形之中增加了家庭負擔,所以很多家庭不愿意生孩子。
此外,漢武帝長年北伐,戰爭就是花錢,那些北伐的軍費都是從百姓身上來的,百姓賦稅自然比以前重多了,多一口人家中就多一個吃飯的,甚至有可能是多一個餓死鬼。因此盡管漢武帝鼓勵生育,當時百姓很多還是不愿意要孩子。
漢朝積弊已久,而漢武帝又窮兵黷武,這才導致漢朝人口銳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