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恭幾百兄弟堅守西域漢土
時代背景分析:
東漢初年無力顧及西域,西域各國重新被匈奴控制。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以智慧和勇敢率領三十六人襲殺匈奴百余使臣。迫使鄯善、于闐兩國歸服漢朝。公元74年,東漢王朝重建西域都護府。耿恭和關寵被任命為戊已校尉,鎮守西域。第二年,漢朝大軍得勝后回歸酒泉。西域都護府留三千軍隊鎮守。西域對匈奴來說同樣重要。西域意味著無數的牛羊、糧草和源源不斷的優良戰馬(烏孫和大宛)。所以匈奴單于想趁漢朝沒有徹底完成對西域的掌控前,把漢軍趕出西域。匈奴迅速出兵攻占車師,斬殺車師王后兵圍金蒲城。今天的講述從這里開始。
西域爭奪戰
漢、匈慘烈的西域攻防戰:
耿恭出自扶風耿家。云臺二十八將中的開國名將耿弇就是他的叔叔。此刻,他和這些幾百個兄弟面對這城外的數萬匈奴軍隊,怎么辦?無論是攻還是守都堅持不了多久。耿恭戰斗的血液在燃燒,云臺大將后裔的驕傲不容妥協。耿恭彎弓搭箭,朝著敵人射去 。烏云密布的天空下,一箭射中左谷蠡王的侍衛。中箭的侍衛就像受到了詛咒,傷口開始化膿發臭。漢軍高喊“大漢箭神在,中箭者必有邪異“。此時,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匈奴尚處于奴隸社會,對神靈是極端畏懼的。伴隨著瓢潑大雨,驚懼的匈奴軍隊撤退了(其實就是箭上有毒)。大家都知道,這點伎倆很快匈奴人就會明白過來。如果再不做出決斷,唯有等死。耿恭做出了大膽的決定,趁著雷雨交加的夜色對匈奴大營突襲。耿恭率領幾百軍隊殺入匈奴大營。一邊沖一邊喊“大漢雄獅又殺回來了“。慌亂中,匈奴根本不知道來了多少漢軍。驚魂未定的他們組織不起像樣的反擊,如驚弓之鳥一般的向北撤走。
耿恭趁機帶領將士退守疏勒城。此時匈奴發現上當受騙了,左谷蠡王大怒發誓必殺耿恭報仇。當匈奴人截斷疏勒城外的水源的時候,耿恭知道最大的危機來了。人可以少吃飯,但是不能不喝水。守城將士開始打井,但已經挖的很深了連濕土都沒有,更別說水了。耿恭急了,對著枯井一揖到底。禱告說大漢的忠義之士不能處于危機之中,祈求神靈護佑(記載就是這么記述的,真假咱們就別較真了)。奇跡出現了,泉水汩汩涌出,疏勒城得救了。雙方再次處于對峙狀態。大家期待著大漢援軍到來后,前后夾擊匈奴,徹底解決匈奴的威脅。
《后漢書》記載:北單于遣左鹿蠡王二萬騎擊車師。恭遣司馬將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騎多,皆為所歿。匈奴遂破殺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戰,以毒藥傅矢。傳語匈奴曰:“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因發強弩射之。虜中矢者,視創皆沸,遂大驚。會天暴風雨,隨雨擊之,殺傷甚眾。匈奴震怖,相謂曰:“漢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恭以疏勒城傍有澗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據之。七月,匈奴復來攻恭,恭募先登數千人直馳之,胡騎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擁絕澗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馬糞汁而飲之。恭仰嘆曰:“聞昔貳師將軍拔佩刀刺山,飛泉涌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為吏士禱。有頃,水泉奔出,眾皆稱萬歲。乃令吏士揚水以示虜。虜出不意,以為神明,遂引去。
然而此時的漢明帝駕崩,漢章帝繼位也不順利。整個朝野正在切換的關鍵時刻,西域的急報就淹沒在繁雜的事務當中了。耿恭特使范羌深知耿恭的緊急狀況,但是朝廷的旨意遲遲不來。都尉府是不見旨意無法出兵。此時消息傳來,西域形式進一步惡化。西域都護陳睦戰死,耿恭部退守疏勒城。此時,距離疏勒萬里之外的洛陽朝堂上為西域出兵的事情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從時間上計算時間已經過去半年之久,耿恭部是否還在?萬里奔襲去救是否有意義?經過激烈的爭論,最終形成統一意見:耿秉為征西將軍,總管邊境事務。秦彭統兵六千,奔赴西域援救耿恭、關寵、班超等部。
跋涉千里的援救經過
公元76年正月,風雪中六千漢軍出玉門去拯救千里之外的袍澤。西征軍首先出擊車師。斬首三千八百級,俘虜三千余人。駐守此地的匈奴人逃跑,車師再度降漢(也許就是小國的悲哀)。打下柳中城后,援軍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因為駐守柳中的關寵部已經全軍覆沒。那么需要向西北跨越天山,距離大漢更遠的耿恭所部現在是否也陣亡了?因為如果真是這樣,這六千將士跨越天山后將面對數萬匈奴軍隊的包圍。最后秦彭把實情傳令全軍,大家自愿組隊前往疏勒營救耿恭。雖然明知生死未卜,但還是有兩千勇士愿意跟隨范羌翻越天山去疏勒城營救耿恭。
黃色箭頭是攻殺叛變的車師前國,粉色箭頭是范羌援救耿恭路線
勇士風雪出天山
此時天降大雪,大雪很深前行困難。兩千勇士放棄輜重,翻山越嶺趕往疏勒。半夜,這兩千漢軍抵達。此時疏勒城中的耿恭所部僅剩二十六人,會師以后雙方百感交集。在返回漢朝的途中,匈奴緊緊咬住漢軍。本著對耿恭的仇恨,匈奴上下都想要留下耿恭。疏勒到玉門,千里之遙。路上有雪山、荒漠,同時還有兇狠的匈奴追兵。沒有補給的漢軍勇士此時已經筋疲力盡。不斷有勇士倒下再也沒有起來,但是回家的希望鼓舞著大家不斷向東。抵達帶玉門關的時候,僅剩十三人。這就是東漢歷史上著名的十三將士歸玉門。這場慘烈曲折的營救行動,堪稱漢朝版本的拯救大兵瑞恩。這種不拋棄、不放棄,勇救袍澤的精神和事跡將永載史冊,激勵后人。
十三勇士
耿恭將軍戰記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