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枉此生》已陸續(xù)在各大新華書店及當當、京東、亞馬遜等網(wǎng)上圖書商城上架銷售(登陸相關(guān)網(wǎng)上書城搜索 不枉此生 即可)。
內(nèi)容簡介
《不枉此生》收錄了劉全統(tǒng)48篇散文/隨筆,13篇詩歌以及20幅書法作品。以真摯的情懷、經(jīng)世的感悟、樸實的文筆,闡述了對生活、對情感、對生命的態(tài)度和認知,同時也從不同的角度解讀了人生中對于親情、愛情、友情以及事業(yè)、名利與追求的問題,是一本能夠引起讀者共鳴的書。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帶有獨特性的原創(chuàng),為什么很多人活成了他人的盜版?人生總是在求得與求不得之間糾結(jié)往來,苦苦追尋著,在悲喜交加中或堅定或迷惘著,或許有緣的你能在書中找到自己的感悟與答案。
作者簡介
劉全統(tǒng):1977年生人,祖籍山東德州,現(xiàn)居住于浙江杭州。
一個農(nóng)家子弟,在從貧窮的農(nóng)村走向奢華的城市中歷練著一顆心性,17歲起便有詩歌、散文等作品散見于各報刊雜志,自幼喜歡文字的習慣在經(jīng)歷了起起伏伏的人生后把不愿屈從于世俗的個性重新交給了文字,在文學、哲學、宗教的啟迪下開始思考人生的活法,把感悟變成文字,用文字滋養(yǎng)心靈,讓靈魂在塵世的喧囂中找到一方凈土。
目錄
本書分為七個篇章:
序:寫給不惑之年
第一篇:心懷慈悲便是福:
收錄了《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爭即是慈悲》、《放生是對生命的尊重》、《盡一份屬于自己的孝道》、《別再傷害你的信仰》、《順福》、《挽救綠色》、《為別人著想》、《一顆愛國心》、《一份福報一份緣》十篇文章;
第二篇:總有風景在心中:
收錄了《運河之畔》、《云棲竹徑》、《美麗的月夜》、《再行十里瑯珰》、《情是景之根》、《心歸田園》、《夜雨》、《跨海大橋》八篇文章;
第三篇:那抹生活的色彩:
收錄了《大富大貴》、《清心寡欲》、《幸福可以長久》、《擠公交》、《快餐文化》、《女性的力量》、《風輕云淡的心》、《再見》、《熬,是一種心靈的沉淀》、《那份生命真精彩》十篇文章;
第四篇:人生需要一種態(tài)度:
收錄了《一心不二》、《由奢入儉》、《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真的不喝茶》、《不要輕易改變你的計劃》、《富而不貴是一種風險》、《生命中的那些坎兒》、《這才是人的樣子》、《活好自己,不比他人》、《莫讓人生輸給茍且》十篇文章;
第五篇:莫失心性的本源:
收錄了《孤獨才是成長的本源》、《人生珍貴是重逢》、《被綁架的人生》、《一生太長,將就不起》、《此情不渝》、《人生是獨知而非秀場》、《成全》、《最真的愛情》、《做個不后悔的人》、《不枉此生》十篇文章;
第六篇:詩行里的情懷:
收錄了《春》、《秋》、《等待》、《母親》、《遷徙還是流浪》、《南方中秋的風》、《悟》、《一個人的日子》、《一輪圓月》、《又是一個雨天》、《莊稼人》、《致生活》、《愛的花朵漫山遍野》十三篇詩歌;
第七篇:翰墨情緣:
收錄了積健為雄>、鶴舞>、寧靜致遠>、福德>、抱樸守真>、諸法皆空>等二十幅書法作品;
部分書摘
心可以與山河為舞,游遍千山和萬水、浪漫海角與天涯、行跡春夏與秋冬,體悟大地之風韻;
生活需要一種態(tài)度,生命需要一種品質(zhì),
著一件楓色的風衣,輕拈一葉楓紅,配上最甜蜜的微笑,留下永恒的記憶。
當我們懂得了因尊重生命而放生時,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必定會充滿了慈愛、充滿了平靜、充滿了和諧。
看得見的傷口是很容易愈合的,有一種傷口難以愈合,那就是痛在心理的傷。
一個人如果對一個地方?jīng)]有情懷或情感的留駐,即便此地景色美妙絕倫也只會是贊其美妙而已,事后便如過往云煙,漂浮于記憶而非沉淀于心靈。
享受孤獨是一種妙不可言的意境,學會了享受孤獨,就學會了成長的核心價值,如果說生命的價值是在于其存在于世的成長性,那么唯有孤獨才是生命的本源。
如果站在陽光下,卻感受不到陽光的溫暖,佇在雨露里,卻享受不到雨露的滋潤,過著別人看來幸福的生活,卻體會不到生活的幸福,那么我們究竟是誰?我們到底在追逐什么?
真愛難尋,有幸真心相愛的兩個人能走到一起,攜手人生,那必將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在愛中學會克制、學會隱忍、學會相處,才是最美好的愛情和人生。
人生就是一個獨知的過程,成就自己的過程,這才是人生的價值所在,而非一場場演繹在他人眼光中的秀場
上帝是一種信仰,佛是一種信仰,愛情也是一種信仰。
“自我價值”的真實意義并不是以擁有多少物質(zhì)財富為衡量標準,而是一個人的心靈境界是否達到了能夠開悟自己,開悟他人,不被外界物欲所左右,不為世俗言論所捆綁,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
每個人都在苦苦追尋,追尋著永遠都不確定的未來,求得與求不得相互交替上演著,在四季的輪回里,在歲月的更替中,不斷變換著角色。
我們感觸過沙漠的荒蕪蒼涼,享受過籃天白云的祥和寧靜,體會過青山綠水環(huán)抱輕饒,驚恐過狂風暴雨的襲擊折毀,贊嘆過長城、金字塔的古老神奇;再踏過一馬平川的遼闊平原,穿過遍地牛羊的廣闊草原,站上連綿起伏的高原脊梁,這一切都是蒼天大地的恩賜,神圣而和諧。
當一個人在離開這個紅塵俗世時能夠沒有貪戀的苦惱,沒有舍棄的悲傷,保持坐看風云起,空然無一物的清心與寡欲,即是功德圓滿。
什么是世俗?我想所謂的世俗,只不過是由自己和他人組成的生態(tài)鏈,而人在這個生態(tài)鏈中,只有三個選擇,要么做自己,要么做他人,要么在自己和他人之間痛苦的來回糾結(jié)著。
在世俗中不為名利金錢的欲望所控制,不被別人的價值觀所綁架,不為周圍的輿論所脅迫,全力以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歸屬一份能夠致遠的寧靜,贏得一身健康、一生幸福、一世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