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職業生涯規劃中的角色定位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項全員參與式的管理活動,只有充分調動員工本人、管理者、公司等各個方面的積極主動性,才有可能實現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在一套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體系中,這幾個方面承擔的責任,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但又缺一不可。
1. 員工
職業生涯規劃從某個角度講,就是員工對自己人生的規劃和設計。那么企業在開展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應該讓員工承擔哪些責任?或者說讓員工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呢?
首先應初步了解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理論知識,明確自身所處的職業生涯階段和開發需求。這一步應該是員工所扮演的角色中的重中之重。其次,應該展現出良好的工作績效。這樣,員工才會有在公司中進一步發展的可能。而反過來,職業生涯規劃也有助于員工提高自己的績效。主動從上司和同事、客戶等信息源那里獲得有效的反饋,從而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優勢及不足;確定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只有員工本人才能確定,別人是難以強加的;主動了解公司內部有哪些學習活動、培訓項目,通過自我評估,員工確定了自己需要的知識技能,這時就需要主動收集公司內相關的教育培訓信息;跟管理者開展有關職業生涯設計的面談;與來自公司內外不同的群體進行接觸,例如一些專業協會、項目小組等等,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收集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2. 管理者
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相當重要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員工要從管理者那里得到有關信息和有關職業發展的建議。
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管理者要承擔起教練、評估者、顧問和推薦人這些角色。
教練,是指管理者要在工作中及時發現員工出現的問題,比如,工作松懈、精神不集中、績效下降、在工作中流露出不滿的情緒等。發現這些問題后,管理者應與員工進行細致的面談,傾聽員工所面臨的問題;然后根據員工的訴求以及現實的客觀分析來確定出員工的需求,并加以詳細的界定。
評估者,是指管理者要針對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做出反饋。職業生涯規劃的目標就在于激勵員工提高績效,因此,管理者要明確公司的標準、明確工作職責、明確公司的需求,從而使得員工的職業生涯目標沿著公司目標的軌跡前進。
顧問,是指管理者應該能夠向員工提供不同的職業生涯選擇,協助員工設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提供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建議等等。
推薦人,是指管理者要向員工推薦其他方面的職業生涯規劃資源,比如公司的培訓、業務研討會等;還要向員工反饋有關職業生涯規劃情況,適時向員工推薦不同的學習和提升機會。
3. 公司
開展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公司既是策劃者又是監督者,除了做好咨詢幫助和信息支持等以外,還應從組織和制度上給予保證。
一是要設立相應的部門完成相關的職能和工作。這是實施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一般來講,有兩種組織模式。一是設立專門的機構,承擔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系統設計工作。比如,AT&T在1987年成立了公司員工職業生涯系統部,由15人組成,專門負責員工職業生涯開發工作,組織員工職業生涯開發顧問委員會(由來自各業務單位的中層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組成)完成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各項具體工作,并且向各級員工提供職業生涯規劃相應的咨詢。
二是授予人力資源部門相關的權利,使其承擔起相關的責任。例如在麾托羅拉等企業,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功能被劃分到人力資源部的不同職能領域。在員工績效考核系統中,員工個人承諾包含了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目標,以及實現這一目標所需要的相關培訓和主管人員的支持,并且在與主管的面談中不斷完善職業生涯規劃;在招聘系統中,特別為目前崗位與職業目標不很匹配的員工設立了內部機會系統,企業內部滿足條件的員工優先填補職位空缺,保證員工優先在本企業內部尋找到更適合自己職業發展的崗位。